7.1.1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课件(23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7.1.1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课件(23张PPT)

资源简介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教学课件
讲课人
7.1.1
学习目标
01
中东动荡的原因
(了解)
02
中东战争
(了解)
相关史实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做出表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和发展”。这一理论体系,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全面、系统、深刻地理解和坚定不移地坚持这一理论体系,对于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胜利,谱写人民美好生活新篇章,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元朝疆域范围
1.邓小平理论
(1)1982年,在中共十二大上,邓小平明确提出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自从1976年10月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经过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艰苦努力,中国共产党已经在指导思想上完成了拨乱反正的艰巨任务,并且在各条战线的实际工作中取得了拨乱反正的重大胜利,实现了历史性的转折。为了总结过去6年的历史性胜利,进一步肃清十年内乱所遗留的消极后果,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确定继续前进的正确道路、战略步骤和方针政策,中国共产党召开了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邓小平主持了大会开幕式,并致开幕词。他高度地评价了这次大会的历史地位,认为这次大会将是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以来最重要的一次会议,他还总结了我国建国以来的历史经验,正式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新命题。
1.邓小平理论
(2)1987年,邓小平为中共十三大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自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和党的十二大以来,九年时间,我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的总方针的指引下,在拨乱反正的基础上,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决而有步骤地进行全面改革和对外开放,在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国防、外交等各个领域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其中以经济建设尤为突出。它开辟了建国以来党的历史发展的新阶段。党明确认识到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在此基础上寻找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为了继续发展这种良好的局面和深化改革,中共中央决定召开党的十三大。
1.邓小平理论
(3)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影响。
邓小平视察南方谈话,发生在1992年1月18日—2月21日。当时已正式告别中央领导岗位的党的第二代领导核心、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以普通党员的身份,凭着对党和人民伟大事业的深切期待,先后赴武昌、深圳、珠海和上海视察,沿途发表了重要谈话。3月26日,《深圳特区报》率先发表了“东方风来满眼春——邓小平同志在深圳纪实”的重大社论报道,并集中阐述了邓小平南方谈话的要点内容。南方谈话标志着中国改革进入新的阶段。南方谈话最主要是加快改革。
1.邓小平理论
(4)1992年召开的中共十四大,提出必须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
在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刻,邓小平视察南方并发表重要讲话,高屋建瓴地阐述了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指明了继续前进的方向,也为此次大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大会的任务是: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为指导,认真总结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14年的实践经验,确定今后一个时期的战略部署,动员全党同志和全国各族人民,进一步解放思想,把握有利时机,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夺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
1.邓小平理论
(5)1997年,中共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这次大会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的关键时刻召开,是一次承前启后、继往开来,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定不移地沿着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正确路线胜利前进,动员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的大会。江泽民在会上作了题为《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的报告
1.邓小平理论
对邓小平的评价: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邓小平是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公认的享有崇高威望的卓越领导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战士,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者,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创立者 。
他所倡导的“改革开放”及“一国两制”政策理念,改变了20世纪后期的中国,也影响了世界,因此在1978年和1985年,曾两次当选《时代周刊》“年度风云人物”。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江泽民
(1)2002年,在中共十六大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2)内容: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3.科学发展观——胡锦涛
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2003年7月28日的讲话中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的方法论——科学发展观,也是中国共产党的重大战略思想。
3.科学发展观——胡锦涛
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面,就是要在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同时,加快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建设,形成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格局;协调,就是要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区域协调发展、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可持续,就是要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4.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1)2017年,在中共十九大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2)十九大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作出了战略安排:
{5940675A-B579-460E-94D1-54222C63F5DA}到2020年
到2035年
到本世纪中叶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
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课堂探究
1.下列关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中共十七大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B.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C.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课堂探究
【解析】 在中共十六大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课堂探究
2.A县党委宣传部准备就“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在主要街道悬挂一些宣传标语。下列宣传标语中与该主题不符的是(  )
A.践行科学发展观,我为A县作贡献
B.以解放思想为先导,以追求速度为目标
C.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
D.明确新思路,树立新标杆,谋求新发展,实现新跨越
课堂探究
【解析】 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所以B项强调追求速度为目标与科学发展观的内涵不符。
练一练
2018年5月5日,是马克思诞辰200周年纪念日。马克思主义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指引中国成功走上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康庄大道,中国共产党人正在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而执着努力。下列属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是( D )
A.邓小平理论
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科学发展观
D.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练一练
邓小平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指明方向,与此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 )
A.发表南方视察谈话
B.粉碎了江青反革命集团
C.召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D.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思想
练一练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习近平总书记讲到的“中国梦”就是( C )
①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②到建党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 ③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④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练一练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经过长期努力,我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这个新时代是( A )
①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 ②已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
③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 ④实现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①②
谢谢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教学课件
讲课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