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15课 横折折折钩 教学目标 掌握横折折折钩的写法。练习转折和出钩的写法。培养书写兴趣,提高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掌握横折折折钩的写法。 教学难点 掌握出钩和转折的写法 教学过程 课程导入 复习横撇弯钩的书写要领。“郡”字怎么写,还有哪些有横撇弯钩的字? 学生聆听思考。 探究新知 介绍笔画。 横折折折钩的写法与横折折撇类似,只是撇变成了钩。 2、观察笔画形态。 以《九成宫醴泉铭》中的“乃”字为例,打开PPT,出示原碑和米字格中的“乃”字。说说哪个笔画是横折折折钩?学生指出。 跟老师读帖,“乃”字中的横折折折钩都有哪些特点?由横折和横折钩两部分组成。横折和横折钩中的两个横画向不同方向倾斜,两个折笔均向左倾斜;整体粗细变化大。以原碑字为主讲解。学生跟随读帖。 观察米字格中的“乃”字,看到横折折折钩从哪儿起笔,在哪几个地方出现了转折,最后在哪儿收笔,还可以看到横明显左低右高,三个折倾斜度不同。学生思考回答,培养细致观察能力。学会利用米字格。 讲解示范 1、分析笔画写法。 分析一下应该怎样写横折折折钩?点名回答下列几个问题(出示白板例字“乃”):(1)从哪儿起笔?如何起笔?从米字格的左上方,靠近斜线的位置起笔,确定好位置逆锋入纸,顿笔调锋,向右上行笔写横。(2)怎样写第一个折?在横的末端顿笔调锋,向左下行笔,写出第一个折。(3)怎样写后面的两个折?怎样出钩? 提笔调锋,向右行笔,写第二个折;再顿笔,向左下方行笔,写第三个折;最后顿笔向左上方出钩。(4)需要注意哪些问题?笔画的长短,倾斜度,弯曲度,以及转折的角度。 2、教师示范 播放视频 “乃”字的写法,提醒学生注意观察横折折折钩起笔,三次转折和出钩时的位置与写法。学生观察,聆听讲解。观察课本和白板课件中的“乃”“楹”“颓”中横折折折钩的形态,再分析它们的写法,心中有数,最后拿笔,描红,填墨,提醒三个横折折折钩的形态有不同之处。 教师强调,起笔、行笔、收笔过程中要沉稳。学有余力者可以继续原字直接进米字格的书后练习。学生检查书写习惯,练习。 展示评价 自评、互评教师点评。自评是否学会了横折折折钩的写法,转折是否自然,笔画是否写得饱满。互评看谁起笔、行笔收笔更沉稳。教师鼓励学生进步,建立信心,指导改正不足。学生自我总结,发现别人闪光点,培养兴趣。 知识拓展 在颜真卿,柳公权等人的经典碑帖中找一找带有横折折折钩的字,观察各自的特点,共同欣赏,分享。学生积累。 四、书法园地 赵孟頫 《道德经》积累祖国书法艺术审美意识,塑造传扬传统文化品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