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美版三年级下册书法 11竖折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美版三年级下册书法 11竖折 教案

资源简介

基本信息
教材版本 人民美术出版社 年级册课 三年级下册
课 题 竖折 授课教师
课时 一课时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1.指导思想:书法教育是弘扬传统文化的主要突破口。几千年来,书法的学习方法就是通过对中国经典碑帖的临摹,使传统书法文化得以继承和传播。 本课通过“竖折”这一笔画写法的学习和相应字的临摹,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通过自己比较、作业展示、同学之间的评议等方法,进行针对性的练习,进而提高学生的书写能力,逐步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2.理论依据:依据对《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的理解:“中小学书法教育必须以中国传统经典碑帖为基本内容,加强对祖国文字的理解与热爱,以提高汉字书写能力和书法艺术审美能力为基本目标,以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为基本途径,适当融入中国其它传统文化教育。”
遵循“软笔适古,硬笔适今”的原则。在课堂教学中,面向全体,让每一个学生写好汉字!遵循书写规范,关注个性体验。加强技能训练,提高文化素养。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教 学 目 标
任务 目标 基本目标 初步掌握书写竖折的基本方法。
高级目标 写竖折时转折的写法,写出轻重变化、力道均匀、美观的竖折。
三维 目标 技术目标 说出竖折的写法掌握转折时顿、转笔的方法。
艺术目标 写出轻重变化,力道均匀、美观、规范的笔画,临摹楷书碑帖 。
文化目标 书写过程中享受经典碑帖之美,感受书法文化,提高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 学习竖折的基本写法。
教学难点 掌握竖折的形态对字的结构及布白的影响。
教学准备 书写用具,教学课件
教 学 过 程
环节 教学内容与教学思路 本人教学特色批注
复习 与
导入
3-5 课前演讲:(学生,带领同学复习)
出示“竖”和“横”
复习:“横”“竖”两个笔画的写法
1、学生观察说出笔画的写法
2、用毛笔各写2遍
3、请同学生们注意执笔和坐姿
复习“竖”和“横”的写法,能较好地完成笔画的书写
新知 传授

讲解
示范
8-6 导入
课件出示竖折,
认识这个笔画吗? 生回答
是哪个笔画? 生 回答
师: 对、是竖折(板书“竖折”)
来,伸出右手食指跟老师一起把这两个字写一遍,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竖折的写法。
“竖折”是由哪两个笔画组成的〉
学生观察,说出笔画。(板书 | - L)
想一想:怎样才能写好这个笔画?
学生用毛笔写一个,边想边写。
教师 提示执笔、坐姿。 学生说出“竖”和“横”组合而成,引入本课。
培养和思考问题能力。
学生 实践

作业
讲评
15 竖折的写法
出示有竖折“山”字,引导学生观察竖折
怎样写好这个笔画,学生说一说
教师总结:利用课件分析、讲解书写方法。
逆锋入纸,轻轻顿笔、调锋向下行笔写竖;
在竖的末端顿笔调整笔锋,向右行笔写横;
横的末端回锋收笔。
示范书写,讲解要点:笔画的长短、倾斜、弯曲、 转折的角度。
学生描红练习1个。
展示1-2幅作业,提示描红时该注意什么
继续描红练习,教师巡视 指导(执笔、坐姿、书写方法等)
7、通过描红我们已经掌握了“竖折”的基本写法。对照字帖书写一个。
8、作业展示讲评(可对照课件进行,笔画的长短、倾斜、弯曲、转折的角度。)
9、学生再写1个,同学间交换作业,找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10、继续练习写2-3个(根据时间)
三、“山”字的写法
1、出示“山”字
2、怎样写好这个字,学生描红一个
3、学生说一说
对照原帖写1个
展示作业 (解决 各笔画的起笔位置)“横”画左低右高会使字的姿态更好,感觉上字会有活力
教师示范书写
学生继续写1个
作业展示(解决 左右两部分 宽、窄问题)
右边略宽会让字变得更平稳。
学生再写1个(解决 三个竖画的长短问题)
7、优秀作业展示(4-8人)
9、书写练习(注意对照原帖进行书写练习)
使学生初步掌握“竖折”的写法,顺利完成笔画书写,做到美观、规范。
学习“山”字的写法,借助习字格能较好完成字的书写,书写符合规范,端正、美观。

培养利用米字格观察、分析例字的习惯和能力。
拓展 提高

作品
展示
10-8
拓展提高:
课件出示“山”、“出”、“皆”三个字
学生观察:三个字中竖折的形态有什么不同。
竖短横长,竖画倾斜。竖长横短竖画正直
“出”“皆”任选一个写一写。
课件出示:横幅、竖幅、斗方三种形式的“高山流水”“山水有神”“大好河山”
喜欢哪一个,在作品纸上写一些看谁写的最有美感。
作品展示 知道同一笔画在不同字中形态会略有不同,感受书法变化之美,体验书写乐趣。
课堂 小结

下节
预设
3-5 今天,我们学习了竖折这个笔画和“山”字的书写方法,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 反思

板书设计
竖折 组成 竖 横
说明:
1.“教学过程”中的“第二三项”、“第三四项”或“第二三四项”根据实际情况可以合并写。
2.教案可以电子共享,最看重的是“本人教学特色批注”部分。
3.此教案作为“北京市书法学科课堂教学师资库”的主要评价内容。
4.页边距:上2厘米,下2厘米,左2.5厘米,右2厘米,页角0.9厘米。
5.“对称页边距”、“奇偶不同”。正反面打印。
6.内容用“楷体”字,标题用“黑体”与“宋体”。字号“小四”。

2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