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轮子》教学设计 教材版本:长春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四年下册第3课。 教学目标:1 在观察中让学生了解轮子的形状。 ????????? 2 在实验中熟悉对比实验的方法,理解轮子的作用。重点 ????????? 3 在活动中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难点 教学准备:1 .学生:各组分发一块石头,一辆车身和轮胎可以随意分离的小车厢,一根细圆棍,中心钻有圆孔的三角形、正方形、五角形、圆形等硬纸板。 ????????? 2 .老师:一辆玩具车(去掉轮子),小木棍,三角形硬纸板两块、圆形硬纸板六块(中心有孔),楼梯模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直奔主题 1.谈话:同学们,你们看,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什么呀? 2.(出示玩具小汽车)大家仔细看看,这辆小汽车有什么问题吗?(没有轮子)没有轮子的汽车能行驶吗?(不能)这么说,轮子对于汽车很重要吧。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些关于轮子的知识好吗? 二.提问调查,积累感性知识 1.提问:你们平时都在什么物体上发现安装着轮子呢? 这些轮子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呢? 2.指名学生上黑板前画个轮子。(这个轮子画的真漂亮啊!) 三.讨论猜想,实验证明 1.分组讨论:为什么在那么多的地方都要安装上轮子呢? 2.指名学生说出他们组的猜想及这样猜想的根据。(可以省力、方便,、轻松) 3.分组实验,证明自己的猜想。 (1)谈话:到底轮子省不省力呢?我们来做个实验看看。 (2)老师给每个小组分一辆小车,和一块石头,请学生自己想办法,来发现轮子的作用。 (3)学生自己实验,老师巡回检查。 (4)汇报实验情况: 你们组是怎么做这个实验的?发现了什么? 其他各组那一个组和他们不一样? (5)小结:同学们,你们可真聪明啊!通过做实验证明了自己的猜想:应用轮子真的可以省力呢。大家刚才做的真棒!把轮子安装上和去掉来比较拉石头所用的力,很快就完成了实验任务,这就是对比实验,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还会常常用这种方法去实验的。 四.拓展知识,训练创新 1.了解轮子的种类 谈话:(出示定向轮)刚才我们说到的这种轮子,可以前后滚动,能不能左右滚动呢?(不能)这种轮子人们叫它定向轮。有没有一种轮子可以向任何方向都能滚动呢?(出示万向轮)这种轮子叫万向轮。想想看,什么地方都用了它呢? 2. 发散思维训练 (1)谈话:轮子还有没有其他的样式呢?会不会有正方形,三角形,五角形的轮子呢? (2)学生活动:让学生试试把三角形纸板穿在小木棍上来滚动,观察有什么不妥? (3)老师给两个三角形纸板的三个角上分别装上圆轮子在桌面上和楼梯模型上滚动,学生观察,看它有什么特别之处?(可以上楼梯) (4)提问:从这个奇怪的轮子中,你受到了什么启发?自己试试来设计一个新型的轮子好吗? (5)学生自己设计制作新型轮子,老师巡回查看,和学生一起讨论,问问他们的设想,适当帮助学生解决一些困难。 五.汇报交流互评延伸 1.各组推荐本组的出色作品,展示给大家看。各组取长补短,讨论还有什么新的想法。 2.回家再用其他的材料来试试,看还可以做出怎么样的轮子? 教学反思: 本课的教学思路是:先引导学生对实际生活中常见的事情进行分析,提出研究课题,然后通过对比实验及实验的分析,得出结论。把学生的生活经验上升到理论认识,建立概念。最后再回到实际生活中,用实验研究得到的理论去分析、解释生活中的事例,从而达到实践——认识——再实践的认识过程。课文可以分成三部分: 第一部分,课文出示了两组对比图,提出“用哪种方法好”的问题。每一组图都画出了两种工作方法,其中一种是使用轮子工作的。究竟用哪种方法好?学生实际生活中是有经验的,通过对这两种工作方法的分析,引导学生指出利用轮子工作可以省力。为了验证使用轮子是否省力,教学自然地导入第二部分。 第二部分,试一试哪种方法省力?课文安排了一组对比实验:在桌面上用手指推一块砖头,第一种方法直接推,第二种方法在砖头下垫上几根铅笔推,试一试哪种方法省力?通过这个实验,引导学生运用归纳、概括的方法,得出使用轮子工作可以省力的结论。 第三部分,要求学生观察周围的物体,说一说哪些物体安装了轮子?有什么好处?课文出示了几件装有轮子的物品,它们是医用小车、行李小车、缝纫机、皮转椅。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对照图找出这些物品轮子的位置,并分析其作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