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案-第二十二课 我也能举手发言-我有点怕 北师大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一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案-第二十二课 我也能举手发言-我有点怕 北师大版

资源简介

《我也能举手发言?》——我有点怕
教学设计
教学背景:
现在的孩子给人最深的感觉就是自私,娇弱、胆小骄蛮是当前众多独生子女普遍存在的现象。如果这些儿童得不到及时的教育和锻炼,长大后就可能缺乏勇敢对额精神,就很难适应如今社会的发展。因此,本课的教学旨在引导学生正确区分勇敢、胆小和蛮干,消除不良的心理倾向,培养学生的勇敢精神,使学生成为一个勇敢、健康向上的孩子。(适合一,二年级)
教学目标:
1、通过充分体验让学生正确认识到有些事情不必害怕,树立自信心,争做大胆的孩子。
2、培养学生仔细听、认真看、大胆说的能力。
活动重难点:
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勇敢精神。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调查表。
活动过程:
 活动(一)故事导入,体验胆小
  1.谈话导入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小动画片。
  2.课件出示画面,播放视频。
 师:请小朋友们一边听一边思考,故事里在什么?小动物们为什么害怕?
  3.互动交流并小结。
  (1)师:你们从视频照片中看懂了什么?
  (2)学生交流。
  4.揭题板书:
  (1)谈话:我们小朋友平时都有害怕的时候,那也是因为我们对一些事物不了解。但是只要我们找到害怕的原因,明白事情的真相,你就会变得勇敢多了!今天我们这堂课的活动主题是《我有点怕》。
  (2)板书课题并齐读。
  师:小朋友们,让我们先一起为自己鼓鼓劲儿,大声说:——我不胆小!
  活动(二)敞开心扉,走近胆小
  1.看插图,了解胆小
  师:我们在学习、生活中,会遇到哪些令人害怕的事呢?我们先来看看图上的小朋友,他们害怕什么?
(播放多媒体:书上的插图内容)
  生交流图上的内容:有晚上不敢一个人睡觉;有怕疼,不敢打针;有不敢在小组内发言;不敢游泳……
  2.联系实际,交流胆小
  师:小朋友们,昨天老师给每个小朋友发了一张调查表,写写自己害怕什么,小朋友们都完成得很好。能敢于说出胆小,面对胆小,这就是勇敢的表现。老师要表扬你们!
  3.学生交流。
  师:下面谁来说说自己害怕的事?
  活动(三)引导体验,克服胆小
  1.引导提问
  (出示调查统计表)看,这是老师根据你们填写的内容做的一个统计表,我们班大多数小朋友害怕……(依次板书)这么多让我们感到害怕的事,是不是我们就拿它们没办法了呢?下面我们来召开“勇敢者点子发布会”,一起来帮他们出主意,想办法,治一治胆小的毛病。
  在黑板上贴上“勇敢者点子发布会”。(好,大家先自由分组讨论讨论)
  2.小组内畅所欲言。
  3.指名交流,注意正确引导生成。
  师:你想对哪个胆小的小朋友说说你的金点子呢?(指名回答,取下相应的牌子,回答得最好的贴上大拇指。)
  ▲怕黑,不敢一个人睡觉
  师:我们班哪些小朋友是一个人睡觉的?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帮他们克服胆小?
  (一个人晚上睡觉,可以放些音乐,听听音乐,不知不觉就睡着了,也就不会害怕了。)
  (睡觉的时候,还可以开一盏小灯,等你睡着了,再叫妈妈把灯关掉。)
  ▲怕疼
  (打针的时候,你可以闭上眼睛,不看尖尖的针,就不会害怕了。)
  (还可以想一些快乐的事。)
  (只要咬紧牙,就不疼了。)
  ▲怕当众发言的
  (把自己想说的在脑子里想好,默默地多说几遍。)
  (如果是参加比赛,可以事先在家里把爸妈、朋友当观众,多练习练习。)
  (经常发言,胆子会越来越大,就一点儿也不觉得害怕了。)
  ▲怕鬼的
  (世界上根本就没有鬼,都是人想象出来的。)
  (多看一些科学书籍。)
  ▲怕小动物的
  师:我们班一定也有喜欢小动物的,那你们是怎么跟小动物友好相处的呢?
  (不伤害小动物,小动物也不会伤害你。)
  (动物是人类的朋友。)
  ▲怕打雷
  (注意正确的避雷方法,就不用害怕。)
  (打雷是自然现象,不是什么可怕的事物。)
  4.师小结:同学们的好主意真多,不光帮胆小的同学战胜了胆小,也帮助我们自己变得越来越勇敢了。
  活动(四)接受挑战,战胜胆小
  1.点明主旨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小朋友是不是真的变得勇敢了呢?让我们一起进入竞赛环节,勇敢者的挑战!
  2.指名接受挑战,点击课件。
  师:看,喜羊羊和他的小伙伴们向我们发出了挑战,你们敢于接受吗?下面我们每组选一名代表到前面来,分别抽签,接受他们的挑战!(分成四组进行比赛,每组推选一个代表到前面接受挑战。)
  ▲挑战一:请你为大家表演一个节目。
  ▲挑战二:我们班谁最勇敢?说说理由。
  ▲挑战三:对你的班主任老师或者同学说一句你最想对他(她)说的话。
  3、师小结:相信小朋友们一定能变得更勇敢!老师等着你们的好消息。
  活动(五)回归生活,辨析“胆小”
  1.谈话导入:可是,在我们的生活中,一些同学的行为是不是真正的勇敢呢?我们来看一看淘淘的故事,他一直认为自己是个勇敢的小男子汉,是不是这样呢?(播放多媒体)
  看了这些图片,他们做了哪些自认为很勇敢的行为?
  2.行为辨析,进行交流
  这些行为是勇敢吗?你想对他说什么?(板书:勇敢)
我们身边有没有这些现象?
3.小结:这些同学为了显示自己的本领,不顾生命安全,有时还会给别人带来麻烦,这些行为都不是勇敢的表现,而是鲁莽、逞强!(板书:逞强) 希望大家今后都能做个真正勇敢的孩子!
活动(五)制作卡片,树立信心
  1.出示勇敢树
  (1)?师: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也许还会有胆小的时候,现在,老师在黑板上种下一棵勇敢树,让我们用自己的信心让它结出累累的果实吧!
  (2)?师出示两张苹果形信心卡,指名读,贴在树上。
  师:这是老师制作的信心卡,谁来读一读?
  经常想想这些话,你一定会变得更勇敢!
  2.学生制作信心卡。
  (1)师:想不想自己动手做一做信心卡?请拿起手中的苹果卡片,在上面写一句鼓励自己的话,使自己勇敢起来。
  (2)学生自主制作(音乐)。
  3.交流,把自己的信心卡贴在勇敢树上。
  师小结:瞧,我们的勇敢树结满了累累的果实,小朋友用自己的信心把小树装扮得多美呀!
  4.说一说这节课你有些什么收获。(谁来告诉老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5.总结延伸:小朋友们,我们在不断地长大,在成长的路程上一定能留下你不断克服胆小,逐渐变得勇敢的足迹。回家以后,跟爸爸妈妈一起分享你们今天的收获,同时,在今后的生活中,让我们真正做到(再次齐读课题)——我不胆小!
活动后记:
本活动课以“挑战胆怯,相信我能行”为内容创造性的将《课程标准》的内容标准与儿童的现实生活建立联系。把握好二者之间深度与广度的平衡,就能够着眼于儿童的现实生活,关注、引导儿童的现实生活,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真正做到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的特征,以及他们的兴趣、需要、经验背景等来组织教学内容,帮助学生走出胆小,相信“我能行”。
“胆小”是学生生活中较普遍的现象,如何帮助学生正确处理胆小问题呢?我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通过多媒体以及语言描述把课堂变为真实的生活场景,并选择学生所喜爱的学习方式展开了有层次的系列活动:“谈话导入,走进胆小;敞开心扉,交流胆小活动;欣赏动画,克服胆小;接受挑战,远离胆小;联系生活,辨析“胆小”;填写卡片,永不胆小。”自然地引出学生生活中的“胆小”问题,然后帮助学生找方法,解决问题,最后在辨析中深化认识,让学生在活动中发展,在发展中学会生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