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案-第二十九课 珍爱生命|北师大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一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案-第二十九课 珍爱生命|北师大版

资源简介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下册心理健康第十一课《珍爱生命》。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感受生命孕育、成长的过程,进而体会到父母的艰辛和生命的可贵。
2.让学生理解生命的意义,懂得敬畏生命。
3.通过一些事例对比,让学生知道一些行为不可取,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和人生价值观。
教学重点:肯定生命、尊重生命、永不放弃生的希望、生命的意义
教学方法:情感体验法
教学过程:
1、
情境导入
课件显示胎儿在妈妈肚子里的图片,让同学们猜猜看。进而引出一个生命的到来,给所有人带来的欢乐和为了这个小生命父母的艰辛及社会、他人的付出。让学生知道生命的可贵;生命的意义。
设计意图:通过老师绘声绘色的讲解,引导学生初步感受生命的可贵,明白生命对于他人的意义。
2、
实例对比
1.
课件出示一些人因一些小事选择自杀的真实事件。先让学生来评价这些人的行为可取吗?引导学生遇到挫折时,不能产生轻生的想法。
2.
课件显示:给同学们介绍5.12事件。再讲一些5.12中为了“生”而坚强、坚持的事例,进而让学生敬畏生命,尊重生命。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让学生明白无论遇到什么事,都不能轻生,要尊重自己和他人的生命。
3.
课件显示:一些身体上有遗憾却从不放弃、坚强的追求梦想的人们,让学生感受省的意义。
设计意图:让学生对省的意义有新的高度认识,明白生命的意义不在于长短。
3、
联系生活实际
课件出示:真实事例,让学生明白困境中要自救。
4、
总结结束
5、
板书设计:




---------健康成长
珍爱生命
远离伤害
学会自救
6、
教后反思:
活动是小学心育课堂常用的一种方式,?在活动过程的设计上,我遵循了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实施原则:即全体性、主体性、活动性、情感性、开放性和过程性。每一项小活动的目标都是具体、明确的,实施中好操作、易实现;在活动中充分体现了各活动之间的层次递进性,没有为了活动而活动所呈现出的假热闹的场面。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