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案-第十七课 学会观察-小眼睛动起来|北师大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二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案-第十七课 学会观察-小眼睛动起来|北师大版

资源简介

心理活动课《小眼睛动起来》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从心理发展的角度说,小学低年级是学生智力发展的第一个高峰期,而观察是智力活动的基础。人认识事物的基本过程为:由观察开始,然后就是记忆和思维。科学研究表明,人获取的各种信息中,来自眼睛的信息占83%,而其中相当一部分是通过观察获得的。学习需要观察,没有观察就不可能产生学习活动,没有观察,就无法获取大量、丰富的感性知识。因此,帮助学生认识观察力的重要性,帮助他们提高观察力,是提高其学习效果的有效方法。
活动目的
1.培养学生观察事物的兴趣和能力。
2.学会观察事物的三种方法:观察需要细心;观察需要有全面;观察需要顺序。
3.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
活动重点、难点:让学生学会观察事物的方法。
活动准备:多媒体课件;三个杯子;墨汁和调色盘若干。
活动过程
一、热身游戏寻找“卧底”
选择一位头上戴有头饰的女生,请她和老师握手数秒,“老师现在和她已经心灵感应了哦!”征得同意后,摘下她的一个头饰。
“我手中有三只杯子,你们把头饰随意放在其中一只杯子里,我都能猜到,相信吗?”邀请学生将头饰放进倒扣在桌子上的三个杯子里,老师蒙上眼睛。
老师猜,猜对!
第二次,对老师增加难度,背对桌子,继续猜对。
第三次,对老师增加难度,离开教室,回来继续猜对。
“想知道老师的特异功能是怎么回事吗?哈哈,其实老师在同学们中间安排了一位小卧底,他用动作帮助了我。看谁的眼睛亮,能把‘他’找出来!”
学生寻找“卧底”。
教师揭示课题:我们常为福尔摩斯的观察力惊叹不已,实际上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向他学习,将观察力训练得更敏锐些。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要来训练我们的观察力,让我们的《小眼睛动起来》。
二、活动体验
活动一:请你跟我这样做
设计理念:此环节让学生明白观察要仔细。
请你注意观察老师的动作,并跟着做一遍。教师在讲台上准备一只装有墨汁的调色盘,学生桌子上也准备了调色盘,然后要求同学们注意观察教师的一举一动并尽量进行模仿,看谁模仿得最正确。
教师用食指蘸上墨给学生看一下,然后快速用中指按在另一只手的手心,抽出中指,然后紧握手心。要求学生也照着教师的样子去做。
“老师数1、2、3,一起打开你的手心,看一看。”
这时,大部分学生的掌心是留有墨汁的,请和老师一样掌心没有墨汁的孩子说说观察到了什么?
“为什么老师的手心没有墨迹,有的同学却画上了一个圆点呢?”
慢动作重复一次,学生找出原因。
教师小结:“老师在将一只手的手指蘸墨后,已将有墨的食指换成了干净的中指。手心画上墨汁的同学正是由于观察不细致,只注意到老师蘸墨的大动作,而没有看到换指的小动作。手心没有墨汁的同学观察就比较细致。他们不仅认真看,而且注意到了老师的每一个细小动作。这才是正确的观察方法。
过渡:让自己的眼睛变得更亮,老师就要带领大家进入
“观察力训练营”。
活动二:观察力训练营
1.观察细致性训练
(1)说出下面各图中少了什么东西
(2)数一数,你看到了多少个人脸?
2.观察概括性训练
考考咱们班同学的数学能力!
5+9-10-9+2+8-5=?
3.顺序性观察训练
(1)你能看出哪一组里哪一行有一个“下”字吗?
(2)你能看出哪一组里哪一行有一个“工”字吗?
(3)图中有两张图片是一模一样的,你找出来了吗?
4.三个秘诀:观察需要细心;观察需要全面;观察需要顺序。用这三个秘诀一起来闯闯最后一关,请在最短时间内找出这两幅图中的不同。
三、教师总结
结合鲁班的事例谈谈观察的重要性,引导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勤于观察,善于思考。
板书设计
小眼睛动起来
细心
观察需要
全面
顺序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