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湘教版书法练习指导三年级下学期 第十二课 长捺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师引导观察长捺,学生了解其笔画特点。通过教学道具和范写指导,学生知道长捺的书写方法。 2、通过观察、书空、描红、双钩、临写及师生评改,学生基本掌握文和吏字的结构特点,并能在田字格中准确的临摹书写。学生的眼、手、脑在写字方面的技能谐调发展。 3、通过欣赏范字,学生了解欧、颜、柳、赵体中,长捺的不同的形态美。 4、通过榜样展示,激发学生练习写字的兴趣,通过练习双姿,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教学重点:长捺的笔画特点。 教学难点:长捺的弧度和最后收峰的方法。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具准备:捺书写小视频,捺画剪纸模型,约50CM的大头刀模型,卡纸捺笔模型(奖品)、双钩字,描红字,笔墨砚和大字本。 课前准备:双钩、描红、临写、仿影的概念提前沟通;长捺书写的情况。 教学过程: 一、坐姿导入 师:同学们,已经上课了。大家准备好了吗?上课。请坐! 师:书法课上的坐姿可是有讲究得,我来说,你来做。 腰要直、肩要沉、脚要平。听课的时候,头正。嗯!真美! 二、观察长捺 (1)、由刀到笔画 师:我喜欢电视剧《亮剑》中战士使用的大刀。我也做了一把,看,像不像? 生:…… 师:刀把,刀身,刀尖,从这个角度看,还真挺像 师:那这样看呢,像什么? 生:像我们学过的捺。 师:刀把像? 生:起笔部分, 师:刀身像? 生:行笔部分 师:刀尖像? 生:收笔部分。 师:是的,捺同样包括起笔行笔和收笔三部分。捺大致可以分为短捺,长捺,平捺。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像大刀一样的长捺。 板书课题:12 长捺 (2)、形态特征 师:那长捺有什么特点呢? 生:起笔较细,头略圆;行笔由细到粗,收笔前是最粗的,略带弧度;收笔由粗到细,出尖。 师:你观察的很仔细。这也是颜真卿71岁高龄书写的颜勤礼碑的风格——笔力沉着,庄重浑厚 (3)、拓展延伸 师:这捺画可不简单!汉字可以分为五种书体,是哪五种? 生:篆隶楷行草。 师:2200多年前,小篆出现了。小篆字形稍长,只有直线和圆转的笔画,笔笔如铁线,讲究严格的对称美,这个时期还没有诞生捺呢。后来,隶书出现了。隶书字形略微扁宽,讲求出锋舒展,蚕头燕尾,一波三折,从笔法的发展史来说,波磔无疑是最伟大的一笔。从这时候开始捺就慢慢形成了。后来的楷书将这种波磔只用在了捺画上。在永字八法中捺叫做磔。“磔” 是什么意思呢?磔本来指古代祭祀时分裂牲畜的肢体称为磔,,在这里有笔锋开张的意思,) 这捺一用又是1800多年。 咱们中国的汉字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能写好汉字,特别是能写好毛笔字真的特别了不起。咱们是不是要把长捺学会呀? 生:是! 三、揣摩书写 (1)、齐读口诀 师:你们还记得长捺的写法吗?来,跟老师一起温习温习。 笔锋逆入又轻翻,渐行渐按略带弯。捺脚一顿即轻提,向右平抽尾出尖。 生:跟读口诀 (2)、书空练习 师:伸出食指,一起书空两次,记住长捺的书写过程。 生:(边读边书空) (3)温习双姿 师:写毛笔字对握笔和坐姿是有讲究的。温习一遍。头正,臂展,背直,足安。左手拿笔,右手伸开,弯指,搁笔,握稳。顺时针转一圈,逆时针转一圈。 (4)、观看视频,学生临写 拿着笔,看小视频,三次,看完后然后拿出这张纸练习。 (5)、观察讨论 看看这个笔画(将小的长捺模型放在这个笔画旁边,对照看),他抓住了长捺的什么特征? (6)教师范写 生:没逆入,尖头 师:示范:逆入, 生:直线行笔 师:示范:略带弧度 生:顿笔的时候笔画粗,写完了出锋变成了尖;收笔上翘;粗细没变化 师:看老师手中的长捺(模型)如果收笔成这样,对吗?那不对? 生:向上收笔了 师:你的意思是这样吗?(粘贴示意图)这样写不对。那如果是这样对不对呢? 生:收笔是直接出去了 师:是这样。(粘贴示意图)这样也不对。怎样写才对呢?谁来动手调整下捺脚。 生:(接过模型,动手调整) 师:对吗? 生:对 师:你有什么发现? 生:…… 师:像这样(粘贴示意图)收笔时候要注意上边沿线。顺着行笔的方向往下写,边写边提笔。顿笔后的收笔方向是朝这个方向的。 师:按照刚才讲的,我们完整的写一个长捺(教师示范书写) 边写边说:逆锋入笔,轻顿,渐渐用力向右下铺毫,稍带弧度,准备收笔了,要先顿笔,下面我们要注意什么?长捺的上边沿在一条弧线上,看,顿笔后边写边提,出锋。 (教师第二次示范书写)我们连贯的书写一遍,请注意看。 四、双钩填墨 (1)双钩长捺 师:下面,请拿出这张作业纸练习(双钩),尽量做到一笔完成。 生:临写长捺 师:写完的同学,拿出字模和纸仿影。 (2)表扬先进 师:放下笔,看前方。这位同学写的很好。你能发现他写的好在哪里? 生:逆锋入笔,折锋行笔,起笔就是圆润的。中锋行笔,渐行渐按,由重到轻,上沿在一条弧线上。收笔由重到轻,向右平抽。 五、例字描红 (1)学习读帖 师:我们知道了长捺的写法,下面将这个笔画放到汉字中去练习。难度增加了,所以咱们写之前要认真读帖。 唐朝著名书法家孙过庭曾说过:察之者尚精,拟之者贵似。意思是说读帖时,对要书写汉字笔画的长短,粗细,方向,位置等方面要观察精准,成字在胸后临摹,要做到形神相似,就像一个模子里出来似的。 (2)描红“文”字 先来看文这个字。你能看懂老师画的这些观察辅助线吗? 生:上窄下宽,字形纵长,点靠右,竖中线上,撇起笔在点下方,撇轻捺重,撇捺舒展。收笔在同一水平线上。 师:字帖上是没有这些线条的,我们在临摹之前,要认真看清字形,看懂每一个笔画后,胸有成竹了,再来练习。(教师范写“文”) 师:下面拿出这张纸练习。如果还没看清楚的,可以看大屏幕上的视频。描红完的同学仿影“文”。 师:放下笔,看前方。这位同学写得不错。他注意到了文在米字格中的位置。请看点,点和横,点和撇,横和捺,撇和捺。我们要像这位同学学习,认真观察,书写到位。 (3)描红“吏”字 师:咱们再来写一个难一点的字,请看。先认真观察,吏在书写的时候要注意哪些地方? 生:三横间隔距离均匀,像倒着的三。左右两边的笔画往中间收,上宽下窄,撇。先向下竖,再向左下撇出。长捺起笔带一点小弯。与口挨着,带弧度,但收笔位置与撇尖在同一高度。 师:记住字形,咱们再来书写。(教师范写“吏”)大家下面描红吏字,写完的同学仿影吏字。 师:你觉得这位同学书写的吏跟字帖有哪些地方相似? 生:…… 师:宋代著名书法家黄庭坚说:“古人学书不尽临摹,张古人书于壁间,观之入神,则下笔随人意。”(古人学习书法不完全是临摹。把古人的书法作品张挂在墙壁上,入神地观察(读帖),书写时就可以尽情发挥了。)由此可见,读帖多重要。只有让字入于眼,记于心,才能在临摹时出于手,显于纸。不光是读帖后再临摹,临摹后还可以继续在对比中读帖,这节课我们就采用了这种方法。 六、对比欣赏 师:下面我们再来练练眼力。捺,成了区分书法家书写风格的主要特征笔画。不同的书法家书写的捺各不一样。大家请看。你能发现这些字中的捺有什么不同吗? 生:…… 师:撇捺露锋,重按轻提,笔力雄浑。“颜体”形如“燕尾” 撇捺多用圆笔,“欧体”,笔画劲挺,形如“雁尾”, 撇捺有弧度,出锋挺拔。爽利挺秀“柳体”形如“弯刀”。 赵体姿态繁多,圆活生动,笔画圆秀,顾盼呼应 七、总结: 师:这节课我们认识了长捺,知道了长捺的书写方法。在不同书法家的笔下,长捺也呈现不同的特征。在以后的练习中,希望大家认真临摹字帖,做到不仅形似,而且神似。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