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储蓄罐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储蓄罐的结构特点,掌握制作方法。 2、培养学生运用纸质材料和透明塑料片等非纸质材料,使用工具进行剪、刻、粘的动手能力。 3、培养学生初步的创新意识、环保意识和合作意识。使学生养成节约零用钱的好习惯。 4、进一步让学生学会制订简单的制作计划。 教学重点: 通过制作储蓄罐,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教学难点: 掌握制作方法的技能。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已制作好的储蓄罐作品、示范用材料(包括可拆解的储蓄罐、设计图示范稿等)、剪刀、小刀、尺子、胶水、双面胶、垫板。 学生准备: 纸工制作工具、小刀、尺子、剪刀、双面胶、液体胶水、垫板、家里的储蓄罐。 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 师:同学们,上课之前我们先猜一个谜。听好啦! 一个好宝物, 肚子大又圆。 头上一个口, 专门来放钱。 (打一物,谜底:储蓄罐) 板书《储蓄罐》 二.认识储蓄罐 1.师:同学们今天也带了自己心爱的储蓄罐,你能从形状、颜色、材质介绍一下吗? 生:我家的储蓄罐是。。。样子的,是。。。色的,它是。。。做成的。 2.师:其实,储蓄罐的祖先是扑满,它只有入币口,没有出币口。它是用陶土做成的,颜色也很单调。随着社会的进步,储蓄罐的颜色、形状和材质也多种多样。(边说边放图片)这么多漂亮的储蓄罐,他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呢?同桌讨论半分钟派代表回答。 相同点:进币口、大大的肚子(储钱的位置)、出币口 不同点:材质、形状、颜色 三.制作储蓄罐 1.师:看了这么多漂亮的储蓄罐,同学们想不想自己做一个呢? 生:想 2.师:(出示两张卡纸ppt)这就是我们要做的储蓄罐的材料。 用这些材料,分哪几步可以做出一个储蓄罐,小组讨论一下。 3.师:请同学们来汇报一下你们做储蓄罐的计划。(训练学生课前有意识的用卡纸举着回答) 生:把这些部件都剪下 按照谷线折 粘贴 (板书:剪——挖——折——粘) 3.师:同学们说的都很棒,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视频里的老师是怎么挖、怎么折、怎么贴的? (播放视频 可根据书本回答) (1) 制作过程: 安装取币口 将取币口的盖子切割开 将取币口挖空后贴在盖子外侧 制作储蓄罐体 切割投币孔和镂空的孔洞 把塑料片安装到罐体上 制作储蓄罐体 将耳朵粘贴在储蓄罐体上 完成 (2)难做的是哪几步: ①难刻 师:有哪个同学可以帮帮他,解决这个问题? (教师示范) ②难粘 (教师示范) 四.学生作业 1.师:通过刚才的讨论,我们已经知道怎样做一个储蓄罐了,有些同学已经迫不及待想试一试了。 在做之前,老师还有一些小提示 剪刻线光滑 粘贴牢固 剪刻注意安全 保持桌面整洁(垃圾放入指定的袋子里) 比一比,谁做的又快又好(保持安静) 先做好的拿上来展示 五.学生作业 按步骤制作一个储蓄罐 六.作品评价 七.课后拓展 1.扑满 扑满,是我国西汉时民间的一种储蓄工具。这种用黏土做成的封闭式的小瓦罐,只有进口,没有出口,钱币能进而不能出,储满后,只有打碎“扑满”才能取出钱币,具有防止钱币被耗散的优点,因此而受人欢迎,流传至今。 2.变废为宝 在我们生活中还可以用哪些废旧物品做储蓄罐?你能用废旧纸盒做个储蓄罐吗?(出示实物:如用牙膏盒做的储蓄罐、牛奶盒做的储蓄罐等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