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通用 一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快乐的沉与浮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全国通用 一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快乐的沉与浮 

资源简介

快乐的沉与浮 
  活动目标1、让学生感知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现象,学会用简单的图标来表示物体的沉浮。
  2、探索调节物体沉浮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发展学生探索求知的精神。
  活动准备1、
每组一个盘子,内有木块、玻璃球、石子、泡沫板、钥匙、枣子、葡萄、硬币、树叶等物体。
  2、每组一只盛满水的大盆子。
  3、每组一张记录表、一支记录笔。
  4、大记录表一张,大玻璃缸一只。
  活动过程一、开始部分出示材料(树叶和钥匙),激发学生操作的欲望。
  二、基本部分(一)初步感知,认识沉与浮1、师做示范,介绍沉浮2、小结:树叶浮在了水面上,我们把这样的现象叫一一浮,钥匙沉到了水底,我们把这样的现象叫一一沉。
  (二)学生探究、感知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现象。
  1、认识实验的各种物品。
  2、教师和学生合作,示范做玻璃球沉浮的实验,并示范做记录。
  3、提出实验要求:学生四人友好协商,一人猜测,一人尝试,一人记录,一人观察。将沉与浮的物体进行分类,动手时要挽衣袖,以免打湿衣袖,有水洒出来了,要用小毛巾擦干净。
  4、学生分组操作。
  师巡视指导学生的实验。
  5、交流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6、小结。
  师:在操作中,我们发现玻璃球、石子、钥匙、沉到了水底,这样的现象叫"沉",木块、泡沫板、空饮料瓶、饮料盖、树叶、浮在了水面上,我们把这样的现象叫"浮"。
  (三)学生尝试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状态。
  1、怎样使浮起来的东西沉下去a、师:小朋友们,现在我们的瓶子宝宝浮在水面上,可是它想到水底去看一看,让我们来帮帮瓶子宝宝,想办法让它沉下去,好不好。
  b、学生尝试。(如果学生一下子想不到办法,可以给学生1-2分钟的时间去尝试、讨论,如果还是没有小朋友想出办法再加以引导。)c、师:小朋友们,同一个瓶子宝宝,不装水时浮在水面上,装满水后,就沉到水里了。为什么呢?
  d、教师总结:不装水时,瓶子宝宝很轻,所以浮在上面;装满水后,瓶子宝宝变重了,所以就沉下去了。
  2、怎么样使沉下去的东西浮起来a、师:小朋友们,我们刚刚让瓶子到水底去旅游了一趟,它玩得好开心啊。可是,还有一个物品宝宝也需要你们的帮助,看,橡皮泥宝宝它好想浮在水面上来玩一玩,让我们来帮帮他们!
  b、学生尝试。(如果学生一下子想不到办法,可以给学生1-2分钟的时间去尝试、讨论,如果还是没有小朋友想出办法再加以引导。)c、师:现在橡皮泥宝宝能和树叶宝宝一起玩了,他好开心。可他有一个问题想问小朋友们"我的体重没变,当我团成球状时,我沉在底下;当把我做成船的形状时,我就会浮上来,为什么?
  (三)结束部分1、教师提出尝试题:沉与浮在我们的生产、生活有哪些应用?
  学生尝试回答:救生圈的应用、淘米做饭时的应用以及在轮船、潜水艇上的应用等。
  2、教师总结(演示课件):
  沉浮现象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不可分,它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国防等领域,能为人类做许多事情。
  活动延伸:在日常生活中观察,还有哪些物体是利用沉浮的原理制成的。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