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制作康乃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 1.知道康乃馨的结构。 ? 2.学会常用剪刀的使用。 ? 3.学会康乃馨花瓣的制作。 过程与方法: ? 1.通过模仿操作,初步学会纸花加皱的方法。 ? 2.通过制作实践和探究活动,掌握康乃馨花瓣制作的加工流程。 ? 3.通过小组分工协作与组合活动,培养合作意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 ? 通过亲历纸艺花卉的制作,感受制作过程中互相合作的价值和获得成功的愉悦。 学情分析 1、以纸花康乃馨制作为载体,继续学会工具(剪刀)的正确使用。 在康乃馨花瓣的制作过程中,使用的主要工具是剪刀。在《向日葵的制作》中学生基本学会了剪刀的操作姿势、力度的把握及安全使用剪刀,学会剪切直线、弧线的技能。本节课中,在复习剪刀使用的基础上,继续学习剪切锯齿的正确方法,从而学会工具(剪刀)使用的基本要求。 康乃馨花瓣的修剪是康乃馨花瓣制作过程中最关键的一步,修剪的好与差直接影响着康乃馨花瓣的好与差。在修剪过程中,要求综合运用剪刀剪切直线、弧线、齿状线等三种技能,掌握操作要点,需要进行有指导的反复实践,而不是一讲就会的,所以形成本课的难点。 2、知道康乃馨制作的加工流程,学会纸艺装饰花制作的一般流程方法。 任何一项加工的技术活动都是在一定时间内发生、发展和结束的,都是为了一定的目的,按照一定的顺序和规则进行的。这些连续的、有顺序的规则程序,叫做加工流程。它是任何一项技术活动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要素。 本课通过康乃馨花瓣制作实践和探究活动,让学生亲历“剪圆——折叠——修剪——加皱——按压成型”的过程,掌握康乃馨花瓣制作的加工流程,形成对流程的初步认识。 3、放映相关录像,克服教学过程中的难点。 利用电化教学手段,通过播放花瓣的修剪录像,放大细节,增加示范的能见度;展示较复杂操作过程的慢动作分解,便于学生进行模仿练习;循环播放示范录像,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康乃馨花瓣的修剪和加皱。 教学难点:康乃馨花瓣的修剪。 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教师活动 (一)展示真实康乃馨花和图片 1、展示一束各种颜色康乃馨花: 提问:这是什么花?它用于什么场合? 康乃馨的寓意: 红色:寓意亲情,祝母亲健康长寿。 粉色:寓意母爱,祝母亲永远年轻,美丽。 黄色:寓意长久的友谊,表示对母亲的感谢之恩。 白色:寓意纯洁和运气,还可寄托对已故母亲的哀悼思念之情。 2、展示一枝花的整体结构,再展示一朵花的特写图片: 提问:康乃馨花有几部分组成? (花瓣、花蕊、花萼、花叶、花梗。) (二)康乃馨纸花实物展示 提问:这些康乃馨花是用什么做的? (每组有一朵康乃馨纸花样品。) 出示课题。 学生活动: 欣赏并了解康乃馨的寓意。 欣赏并回答康乃馨花的组成结构。 欣赏、回答。 教学意图: 课前伴着民乐《春江花月夜》,滚动播放纸艺花作品图片。 先展示一束各种颜色康乃馨花,再展示一枝花的整体结构,再重点展示一朵花的特写图片,一层一层地引导学生认识康乃馨花的特征和结构。 鲜花和纸花作对比,激发学生制作兴趣。 活动2【讲授】康乃馨花瓣的特征 教师活动: (一)康乃馨花瓣的特征 (二)指导学生看书 思考:怎样制作康乃馨花瓣? 小结康乃馨花瓣制作的加工流程: 剪圆—折叠—修剪—加皱—按压成型。 (三)材料与工具 制作康乃馨花瓣的材料与工具: 材料:各色手揉纸。 工具:剪刀。 学生活动: 观察康乃馨,思考康乃馨花瓣的特征。 颜色:各种颜色。 形状:花瓣呈扇形,有褶皱,边缘呈锯齿状。 学生看书P15,思考书上是如何制作康乃馨花瓣的? 观察、思考 教学意图: 知道康乃馨花瓣的特征。 看书上步骤,梳理康乃馨花瓣制作的加工流程。 知道制作康乃馨花瓣的材料和工具。 活动3【练习】康乃馨花瓣的制作 教师活动: (一)剪圆: 提问: 1、为什么要剪三种不同大小的花瓣?(有层次感) 2、如何使加工的速度更快? 交流归纳:同样大小的圆可以2层、3层叠剪,这样可以简化加工工序,提高工作效率。 (二)折叠: 思考:如何折叠? 讲解、示范:先将圆对折,再一分为三,折成60度大小的扇形块面。 (三)修剪: 1、提问:哪些地方要修剪? 2、剪切锯齿的正确方法。 讲解、示范:剪锯齿时,是从两边剪至转折点剪开;薄的纸张用剪刀头剪,厚的纸张用剪刀根部剪。 3、播放示范录像。 4、强调修剪要点: ①将扇形的两边修剪成圆弧形时,圆边要剪吗? (不能改变花瓣的大小。) ②圆心处剪一小孔,多大比较合适? (大小以能方便花梗穿入为宜。) ③折痕如何剪开? (由圆边向圆心剪开约一半。) 5、循环播放示范录像,教师巡视,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四)加皱: 1、讲解什么是加皱?如何加皱? 加皱是利用纸柔软易皱的特点,把纸处理成凹凸不平的纹理效果。 将花瓣折成扇形横过来,用折叠的方法加皱(像折扇子一样上下折叠五次左右),使花瓣形成褶皱。 2、教师现场示范,边示范边讲解操作要点:像折扇子一样上下折叠五次左右。 3、教师巡视,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五)按压成型: 讲解、示范:展开纸花瓣放入左手心,用右手大拇指按压圆心,使之形如碗状。也可以把大小相同的花瓣叠在一起按压成型。 学生活动: 分别剪出小花瓣直径为6厘米的2层、中花瓣直径为7厘米的3层、大花瓣直径为8厘米的2层。 思考、回答。 小组分工协作,同时制作三种不同大小的花瓣。 要求:剪下的圆要保留圆线,使直径不变,且边缘圆滑。 将圆形纸折成六分之一圆大小的扇形块面。 ①请学生示范。 ②学生练习,同桌之间相互检查,相互纠正。 1、交流归纳:将扇形的两边修剪成圆弧形,圆心处剪一小孔便于组装;将圆边部分剪成锯齿状,锯齿要剪得细、小、均匀,突出花瓣的特点;每条折痕剪开约一半。 2、聆听、观察。 3、观看操作过程。 4、思考、回答。 5、学生修剪花瓣。 1、聆听、观察、思考。 2、观察操作过程。 3、学生制作,体验加皱技能。 学生制作。 教学意图: 采取多层叠剪的策略,可以简化加工工序,提高工作效率。 小组分工协作,同时制作三种不同大小的花瓣。 在折叠过程中有的学生可能会出现折成八分之一(45度)的问题,教师要强调、纠正。 剪切技能的运用。 强调在修剪过程中会出现的一些问题。 循环播放示范录像,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 知道什么是加皱,初步学会加皱技能。 活动4【练习】组合花瓣 教师活动: 要求: 1、按照小花瓣2层、中花瓣3层、大花瓣2层的顺序从花梗底部穿入。 2、固定时注意花瓣位置的交叉变化。 学生活动: 小组合作,共同组合一朵康乃馨花。 教学意图: 学生一节课很难完成七层花瓣的制作,通过小组合作组合花瓣,培养学生合作意识。 活动5【活动】评价与交流 教师活动: 1、出示康乃馨花瓣制作的评价标准: 花瓣大小符合要求; (2)花瓣呈60度的扇形; 锯齿修剪得细、小、均匀; (4)花瓣有褶皱。 2、教师点评。 学生活动: 1、学生作品展示。 2、学生互评。 教学意图: 加强学生的交流与反思。 活动6【活动】拓展与延伸 教师活动: 1、染色技能的应用。 (涂染、吸染和洒染。) 2、加皱技能的应用。 (压皱、扭皱) 学生活动: 观察思考:各种技能的应用。 教学意图: 知识拓展。 活动7【活动】课堂小结 教师活动: 康乃馨花瓣制作的加工流程。 学生活动: 小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