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国结——鞭炮结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中国结的特点,寓意及应用; 2.正确掌握鞭炮结的操作流程图; 3.掌握鞭炮结的基本编法。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技术探究活动,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2.通过操作实践活动,提高动手实践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验编织的乐趣; 2.培养审美的生活情趣。 【教学重难点】 “井”字形互套 【课前准备】 教师:51人的编织材料——40厘米长的彩绳若干,铅笔51枝 五组编织工具——剪刀、打火机每组各两个 教具——课件以及范作、展示作品的KT板等 学生:教材一本 【教学过程】 一、欣赏视频,准备做鞭炮结(2分钟)(先板好:中国结) 1.播放一段中国结的视频 (孩子们,知道中国结吗?请跟着老师一起来欣赏) (什么感受?) 2.出示教师范作——鞭炮结,导入 (这是什么结?<对,由一只只鞭炮串成一串鞭炮做挂饰,能增添喜庆气氛><挂好>猜猜这一串是谁做的?想学吗?(板书:鞭炮结)) 3.揭题 二、技术探究,做一个鞭炮结(15分钟) 1.自我探究,初步感知 (1)学生自主探究 教师提出要求:组长打开信封,分发材料。请大家拆一拆、然后试着编一编。再想一想鞭炮结需要哪些材料和工具,是怎样编织成的。(可以结合看书) (2)交流探究情况 会用到哪些材料和工具呢?——相机介绍编织的材料和工具 怎样编成的?——让学生交流自己的发现 (说步骤:1.摆十字形;2.井字互套;3.匀力拉紧;4.反复互套;5,剪绳烧结。) 2.典型示范,突破难点 (1)所有步骤中,你觉得哪一步比较难?能做给大家看看吗? (2)指名上黑板展台示范井字互套,形成口诀(1压2,2压3,3压4,4穿1) (3)师生一起做2个井字套(完成一个井字套之后,了解学生完成情况) (再完成一个井字套,再了解情况) (4)观看手上编的视频 想编得快些吗?看大频幕。尝试编一个 (5)还有哪一步需要帮助的? 看剪绳烧结的视频(根据线绳粗细,共完成8—10个井字套,就可以剪绳烧结啦,通常剪一个线头用打火机烧结一次,待绳头软化将其迅速在铁盖子上按一下,如此反复四次,一个鞭炮结也就完成了。) 3.激发创新编织 (1)你学会编鞭炮结了吗?(出示PPT要求) (2)敢不敢接受挑战?(个人挑战——编织方向、小组挑战——一串) ①刚才制作时,我们是沿着一个方向编织的(让学生说出顺时针或者逆时针) 如果按顺时针或者逆时针方向交替互套穿编,作品会变成什么形状?每组至少编一个有创意的鞭炮结。 ②将一个个鞭炮串成一串,想一想,怎样才能错落有致?一会儿请展示在展板上。 三、实践发展,串一串鞭炮结(15分钟) 1.布置任务: 下面请每组合作完成鞭炮结编结成串。 要求:①用上流苏②错落有致③用上创意鞭炮结。 2.学生分组制作。(教师巡视) 四、成果展示,评一评鞭炮结(5分钟) 1.教师贴好学生作品展示的KT板,让每组学生挂鞭炮结。 2.评价:(围绕数量、正确美观、创新等方面进行评价) 3.重点评析不一样形状的作品,让学生介绍一下是怎么编的。 七、拓展延伸,激发创新(3分钟) 1.回顾一下,我们刚才编的鞭炮结是用几根绳编的?如果用3根(6股)绳编,会吗?口诀怎么说?编出来的横截面是怎样的?如果是3根3股绳呢? 2.刚才我们用鞭炮结编的都是小鞭炮,其实,我们还可以编小鹿、小人等等。 3.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机器也能编中国结了。不过很多人还是愿意用手工编织,因为手工编织,乐在其中……下课!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