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编网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在多媒体课件的辅助下,激发学生编网袋的兴趣,并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掌握最基本的绳结编织法,编织一个小网袋。 2、在学习、交流、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创新能力,培养学生做事认真细致的良好习惯及合作意识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学习绳结编织法,编织小网袋,注意相邻打结、等距操作是关键之所在。 教学难点: 使学生从实践中感悟到绳结之间的距离能控制网袋的大小,并设计制作有创意的网袋。 1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小网袋成品,多媒体课件,塑料瓶(瓶身较粗),编网袋的线绳,剪刀或者小刀。 2、 学生准备:书中所示工具和材料。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再过两天就是夏天的第一个节气‘立夏’了,大家知道‘立夏’节气我们会有什么传统活动吗? 生:“斗蛋。” 2、联系生活,说说你还见过哪些网袋?各有什么作用?(学生自主交流) 3、播放“生活中的各种网袋”给学生看,开拓学生的视野,使学生对网袋有较深刻的印象,充分调动学生操作的兴趣。 二、自主探究,学习编织方法,体验实践的快乐 1、观看多媒体课件,拿出准备的工具、材料比划比划,弄清它们的作用 2、小组讨论,理清编织思路。 3、学生尝试编织,师巡视。几分钟后,发现有的学生可能把网袋编成了片状的网,就及时放在实物投影上给同学们看,使学生对相邻打结的第一根与最后一根线绳的联结留下深刻的印象。再投影一个编织步骤正确的半成品的网袋,让学生仔细观察,感悟出相邻打结、等距操作是最关键的。(屏幕出示:相邻打结 等距操作) 三、实际操作,个别指点 1、师:刚才同学们已经开始尝试编织,编对了的继续往下编,编成片状的稍微修改一下就成袋状了,有什么困难吗? 2、学生自主编网袋,教师加强巡视,对有困难的学生个别指导。 3、编织到一半时,请学生暂停。同学们可以自由组合成小组互相观摩一下,及时发现自己编织过程中的长处和不足之处,及时修改。(这一环节可以明显地提高编织的实效,融洽了生生、师生之间的关系,课堂格外轻松愉快。) 4、编织到尾声,给网袋结扎余下线绳,将须坠修剪整齐。 四、灵活运用,体验成功,有所感悟 1、鼓励学生用自己编织的心爱的网袋放上小物品。 然后交流:我们的小网袋里放了些什么?(当学生流露出喜悦、自豪时,教师及时给予称赞,让他们充分体验成功的快乐。) 2、引导学生观察各自网袋里盛放的物品的大小,比较一下:你有什么新的发现吗? 当学生纳闷地提出:老师,我们用同样长的线绳编织的网袋,为什么他放的物体大我放的物体小呢?(教师及时告诉学生那是因为你们的网袋大小不一样,学生就更加好奇地观察了。) 教师问:弄明白其中的奥妙了吗? 学生经过反复观察、思考、讨论,终于明白了:网袋的大小是由网眼的大小来控制的。(教师要对学生的这一感悟给予热情地赞扬) 3、 继续引发学生思考:怎样控制网袋网眼的大小呢? 4、 鼓励学生上台用老师准备的材料试一试。(多让学生上台试验,别的学生可站在旁边观察、思考) 5、 师生形成共识:网眼的大小是由绳结之间的距离决定的。 五、学会评价,民主公正 1、待学生作品全部完成后,按标准相互评议,进行自评、互评,分别填上☆、☆☆、☆☆☆ (同时播放轻松优美的音乐) 扣结距离一致□□□ 认真仔细严谨□□□ 须坠处理协调□□□ 文明安全操作□□□ 网袋美观牢固□□□ 相互帮助合作□□□ 2、请所有获三星的学生上台展示作品。(老师和同学们报以热烈的掌声。) 3、请未获三星的学生说说原因,老师肯定其优点,鼓励他课后继续创作。 六、拓展延伸,激励创新 1、师:刚才我们编织的是普通的网袋,其实网袋的种类很多。 投影出示:网上搜集到的各种网袋资料。 2、请学生说说看了以后的体会。 3、自然过渡:你们想自己设计新的网袋吗?(学生肯定回答:想) 4、伴着音乐,学生画想象中的网袋图。 5、课后作业:用自我准备的材料编织新网袋,下节课进行展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