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 三年级下综合实践 2观察小动物 蜗牛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教科版 三年级下综合实践 2观察小动物 蜗牛 教案

资源简介

观察小动物——蜗牛
学情分析?:
??? 蜗牛是一种常见的小动物,容易捕捉.易于饲养,好观察。有的学生从小就很喜欢,经常捉来玩。而且学生在小学三年级科学中已经过学习蜗牛的一些知识,有不少关于蜗牛的感性认识。了解蜗牛的外部形态结构,如蜗牛身体柔软,体外有硬壳,头上有触角,还可能了解蜗牛触角的作用,运动方式,食物,生活习性等。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基于学生已有经验和知识,进行有效教学,防止“零起点。”并且学生已初步具有使用放大镜的技能,对动手操作、探究也充满浓厚的兴趣。因此,本节教学重难点是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观察能力并能进行探究实验。?
教学目标:
1.科学探究目标:学会合作探究; 观察蜗牛的运动,发现蜗牛运动中蕴藏着的奥秘,与同学分享。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验合作探究,感受在探究活动过程中发现知识的乐趣。
3.科学知识目标:通过观察,知道蜗牛是用身体的哪一部分爬行的,它的身体是怎样前进的,它爬行留下的黏液有什么用处等。
2、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
①让学生通过学习了解动物习性、生存环境的知识,培养学生保护动物的意识。
②指导学生通过收集和整理有关资料,培养初步的获取资料、处理资料和应用资料的能力。
(2)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通过收集和整理有关资料,培养初步的获取资料、处理资料和应用资料的能力。
课前准备:
1.学生6或8人为一个小组(桌子抽屉里事先放好放大镜、一块玻璃片、一块木板、小刀、滑板、)
2.学生自带铅笔、直尺等各种文具。
3.用纸盒装若干蜗牛,塑料杯若干只,用报纸盖好。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大家快看屏幕,这些是什么?”
【设计意图:老师边展示几组漂亮的蜗牛图片边问。】
生:“蜗牛!”“蜗牛!”学生已陶醉在精美的画面中。
师:“仔细想想,你在哪里见到过或捉到过蜗牛?”
生:“夏天,下过雨后的墙上,墙角边。”“路旁的草丛里。”“草地里。”“树下。”? “砖缝里。”
【设计意图:学生已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不断地相互补充着】
师:“这说明蜗牛喜欢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里?”
生:“阴暗,潮湿的环境里。”学生顺理成章地归纳出了结论。
师:“那我也想请大家说说就目前你对蜗牛的认识有哪些?”
?生:“有壳!”“没有骨头,身体软绵绵的,能缩进壳里去,也能从壳里伸出来!”“身上有粘液!”“头上有四条伸出的角,我想大概是它的触角,两条长,两条短!”“没有脚,但它却能爬行!”……
【设计意图:看来学生已对蜗牛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可以帮助本节课的学习。】
师:“真不错,今天啊,老师已经把蜗牛请进了我们的课堂,等一下我们再一起来观察蜗牛,但为了使我们能更大、更清晰地看清蜗牛,我们还得使用一件工具,这是什么?”“放大镜!”“以前用过吗?”“用过的!”学生非常自信的回答着。“请大家用放大镜先观察一下放在桌子的纸片上写了什么字?”老师用2号字在每张纸片上印上了“观察蜗牛的运动”四个字,大约过了10秒钟左右,“观察蜗牛的运动!”“观察蜗牛的运动!”回答声此起彼伏。
【设计意图:检查学生对放大镜地使用。】
二、观察蜗牛的爬行
??? “现在,每组可以把蜗牛从烧杯内轻轻地取出来然后轻轻地放在玻璃板上用放大镜从上到下仔细地观察,它可是一条小生命呦,要小心!看看有没有什么新的发现?”
生:蜗牛没有脚,它是靠腹部一伸一缩前进的。
师:对,蜗牛的腹部肌肉很发达,它就是蜗牛的运动器官,叫腹足。(教师板书:腹足)
生:蜗牛前进时是像波浪式的。
师;这个同学观察得真仔细啊。请同学们看一个录像。(蜗牛爬行的录像)从录像中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蜗牛运动时腹足上有波浪的图案,那是因为蜗牛是以波浪方式前进。请同学们把蜗牛放在手心上,说说你有什么感受。
生:有种吸起来的感觉。
师:是的,这种吸起来的感觉正是蜗牛以波浪式的前进方式在你的手心上爬行。
你们还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蜗牛爬过的地方有一条湿漉漉的痕迹。
师: “你们组观察得也很仔细,这痕迹是什么啊?”
生:“是蜗牛分泌的粘液。”
师:“对了,那蜗牛的身体就是在粘液中滑行。”老师顺着学生的思路,不断地启发着。那么你还想了解有关蜗牛分泌出来的粘液的什么情况呢?
生:我想了解这种粘液有什么用?
生:我想了解这种粘液是由什么组成的?
。。。。。。
师:“这些问题大家都提得太好了,都非常有价值。那么,今天我们就先重点来探究蜗牛的粘液有什么作用?
【设计意图:深入浅出,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确立探究课题。】
三、观察蜗牛的粘液
温馨提示:
1.每个小组组长专门记录观察记录
2.观察蜗牛时,请先把观察步骤读一遍,然后再进行观察,边观察边记录
3.小组成员要认真配合组长
4.观察时不要吵闹、大声喊叫,有问题时要举手提问
5.观察完一个内容,并完成观察记录,才可以进行下一个内容的观察。
观察内容 材料或工具 观察步骤 观察记录 结论
1.蜗牛的爬行痕迹 木板、放大镜 1、把蜗牛放在木板的一端,并看着它在板子上向前移动。
2、观察蜗牛爬行的痕迹。
3、用手触摸痕迹。
4、将木板放在阳光下。(一个同学拿到外面并注意观察有什么变化) 1、蜗牛爬行时留下的痕迹是(直的线还是弯曲的线)。
2、触摸蜗牛的爬行痕迹,会发现有的感觉。
3、这种粘液一遇到空气就变(干还是湿且闪闪发光还是变暗)? 1、蜗牛爬行时分泌?,这种粘液在阳光下变
并且会?( )?
2.蜗牛在滑坡上爬行 滑坡、放大镜 把蜗牛放在光滑的滑坡上,观察蜗牛有没有分泌粘液。
2、观察蜗牛会不会从滑坡上滑下来。 蜗牛在滑坡上爬行时?(有还是没有)分泌粘液,蜗牛?(会还是不会)从滑坡上滑下来。 蜗牛分泌的粘液可以帮助蜗牛在光滑的斜坡爬行,说明粘液具有(吸附作用、加快往下滑的滑行速度)
3.蜗牛在刀刃上爬行 小刀、放大镜 1、把蜗牛放在小刀的尖尖的一端。
2、观察蜗牛在刀刃上怎么爬行的。 1、蜗牛在小刀刀刃上爬行时分泌的粘液比较?。(多还是少)
2、刀刃会不会伤害蜗牛?????? 1、蜗牛在刀刃上爬行,分泌的粘液是为了?(保护、伤害)腹足
2、蜗牛分泌的粘液??????(有、没有)助于蜗牛的爬行作用
师:同学们,你们完成了相关的观察任务了吗?哪个小组上来交流你们的观察记录表?
生:。。。。。。。
师:从同学们的观察中,我们知道蜗牛爬行时分泌出来的粘液有很多作用。可以保护蜗牛不受伤害,可以帮助蜗牛的爬行,可以吸附在物体上爬行等等。蜗牛粘液的作用是很多的,我们这节课了解到的只是它的其中一小部分。你们还想不想知道蜗牛粘液还有什么作用吗?
生:想
师:请同学们利用这节课学会的观察方法,进行相关的观察设计,进一步了解蜗牛粘液的其他作用。
【设计意图:通过实验,交流总结。】
四、拓展延伸:
师:同学们发现的可真多,简直可以称得上是小科学家了。当然,其实蜗牛的身上还有很多秘密。如果继续进行研究,你还想研究蜗牛的什么?
生:我想研究蜗牛是怎样吃东西的。
师:我想研究蜗牛的外壳。
生:我想知道蜗牛的外壳是怎样与身体连接起来的。
……
师:我也很想陪你们继续研究,可惜要下课了。那么,如果我把这些蜗牛送给你们,你们会继续研究下去吗?
生:会。
师:好,我相信你们一定会发现更多的知识。如果有什么发现或问题,请及时告诉老师。
“同学们,今天的课马上就要结束了。想想看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又学到了哪些本领或方法?”
生:“观察的方法,可直接观察,也可借助工具观察。” “按一定的顺序去观察,并且要有目的。”“观察一定要仔细,一丝不苟,要耐心、细心!”“还要学会能够从观察到的现象来推知实验的结果。”……
师:其实,我也要感谢大家,通过你们的参与让我对蜗牛也有了一种全新的认识。在这里我还有两个要求:1、把蜗牛养好,比一比,哪一小组养得最好。2、继续做一个有关蜗牛的探究实验,探究的主题可以是刚才大家提出来的,但还没来得及解决的问题,也可以是自己新生成的?也可以是从老师提供的课题中选一个”
【设计意图:拓展延伸,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兴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