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错落有致》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是北师大版小学书法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内容,三年级开始已经系统学习了欧体楷书的基本笔画,四年级后也对各种基本偏旁进行了练习,从本学期的第三单元开始学习欧体楷书的结构规律,这一课之前,已经学习了主次分明、奇正相成、收放得宜、穿插让就四个结构规律。 《错落有致》这一课主要分为三部分。“主题讲解”部分是从笔画和结构两方面来认识错落有致在三个例字中的不同体现;“看看想想”部分对字的结构规律进行更细致的分析;“书法园地”部分介绍了字无常体。 学情分析: 从三年级开始,我班学生就系统学习了欧体楷书的基本笔画、基本偏旁以及相关的一些例字,对书写技巧的掌握会相对好一些。但多数学生只是在课堂上练习一下,平时很少动笔写毛笔字,所以总体的书写水平也不算高。另外,大多数学生对书法知识了解不多,书法的欣赏水平也不高。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书法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3课,P31-32。 教学目标: 1.掌握错落有致的基本结构规律。 2.掌握例字中的笔画和结构两方面错落有致的结构规律。 3.简单了解字无常体。 教学重难点: 1.汉字结构规律中的错落有致。 2.围绕错落有致的结构规律,分析、思考例字中的笔画和结构关系。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手机,无线同屏器。 学具准备: 毛笔,毛边纸,墨汁,砚台,书画毡或报纸。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学习欧体楷书已经快三年了,从最初的笔画学习开始,到后来的偏旁部首,本学期来,我们在又学习了欧体楷书的结构规律和结构特色。你们还记得我们学过了哪些结构规律吗? 生:主次分明,奇正相成,收放得宜,穿插让就…… 老师小结学生的回答,并举相应的例字说明。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个新的结构规律吧——错落有致。 (设计意图:回顾已学的欧体楷书的结构规律和结构特色,引入新课。) 二、探究活动 1.错落有致的基本含义。 师讲解: 错落:参差不齐。致:情趣。 错落有致:形容事物的布局虽然参差不齐,但却极有情趣,使人看了有好感。 师:简而言之,就是参差不齐、极有情趣。分析一个字是否错落有致可以从各笔画和部件的长短、高低、大小三个方面来分析。 2.分析例字中错落有致的笔画和结构特征。 左部:长、高、大;中部:短、高、小;右部:长、低、大。 左部:长、低、小;右部:长、高、大。 左部:长、高、大;中部:长、高、小;右部:短、低、大。 每个例字分析之后,分别出示一个各部件整齐排列的字与例字一起让学生比较,看哪个字更有情趣。 3.小结错落有致的基本结构规律。 师:错落有致指的是字的结构关系中位置的变化关系,往往通过上下、左右移动笔画或者整个部件来表现。单字中的错落有致,除了表现为各个笔画间的关系,还往往表现为不同部件之间的关系。 (设计意图:讲解“错落有致”的基本含义,分析三个例字中各部件的长短、高低和大小,通过比较让学生明白:通过创造性的重组各个部件,可使字显得活泼别致。) 三、书写例字 1.老师范写。 老师先示范书写“仰”字,“彼”字和“砌”字播放范写视频,同时讲解书写要点。 “仰”:中部短横起笔处略低于左侧单人旁,并且为左尖横,笔画形态显得有姿态变化。这个字是左右结构,左窄右宽,斜向笔画少,竖向笔画多,整体来看呈左高右低的体势。 “彼”:双人旁第一笔起笔位置明显低于右侧的竖画,左侧第二笔撇和右侧横钩呈左低右高的姿态,下部左侧竖和右侧两撇末端也呈左低右高的姿态,显得整个字的笔画错落有致。这个字是左右结构,左窄右宽,斜向笔画多,要注意变化协调各个笔画的长短、粗细以及角度,整体来看呈左低右高的体势。 “砌”:左部和中部高低一致,而右侧明显低于左侧的两个部件,呈高低错落分布,整体看来和谐有序。这个字是左中右结构,三个部分的外轮廓呈高低起伏分布,整体左高右低。 2.学生练习。 学生练习例字,老师巡视指导。 3.习作讲评。 手机连接屏幕,实时展示学生的习作,师生共评。 (设计意图:范写时细致分析例字的结构规律,使学生对例字的各部件组合有更深的理解。学生练习中,通过手机实时展示学生作品到屏幕中,方便学生欣赏、点评。) 四、书法园地 简介字无常体。 师:字无常体更多的是指行书和草书姿态多变。用兵没有固定的阵法,写字也一样,没有固定的体态,这就是“字无常体”。 (设计意图:通过介绍,使学生了解书法中的字无常体。) 五、课堂总结 说一说: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对自己的习作满意吗?为什么?你觉得哪个字写得好,好在哪儿?你认为哪个地方需要改进,怎样改? (设计意图:总结本节课内容,让学生评价自己的学习情况。) 《错落有致》教学反思 《错落有致》是北师大版小学书法五年下册第四单元的内容。至此,学生已经学习了近三年的欧体楷书,从笔画到偏旁部首,第三单元开始学习欧体楷书的结构规律和结构特色。《错落有致》是结构部分的第五课。这节课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分析例字的笔画和结构,让学生掌握错落有致的基本结构规律。 回顾这节课的教学,感触良多! 1.少讲多练,讲练结合。必须由老师讲解的部分,我也是结合例字讲,更形象,学生较易理解。比如:分析“砌”字的结构规律时,我以前面两个例字的分析为基础,先让学生讨论,再让学生说。 2.教学方法力求多变。书法课教学中,老师范写是必不可少的环节。第一个例字的示范我是直接书写,通过投影仪展示给学生看,后两个字用事先录制好的视频播放给学生看。 3.运用移动设备辅助教学。在学生练习书写时,我在巡视指导的同时,把手机通过无线同屏器连接到屏幕,学生的书写情况直接展示到屏幕上。讲评时,我拍摄一些有代表性的字,让学生点评,方便快捷,效果很好。当前,运用手机等移动设备辅助教学的还不多,我也是在摸索中,有待进一步研究。 4.不足之处。反思整个教学过程,发现还有很多有待改进的地方。比如:范写时笔尖有点干涩,书写效果未达预期效果;学生的书法欣赏水平还不高,点评时过于简单……这些都有待今后的教学中不断改进。 - 4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