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两点水》书法教案 课题 《两点水》 课型 新授 教材分析 本课是北师大版四年下册书法第4课两点水的写法。重点研究左右结构的字的写法。两点水由点和提两个笔画组成,通常点轻提重,点一般更靠近字的右部,偏旁整体向右倾斜:点往往会在收笔时顺峰向左下带出笔尖,与提的起笔相呼应。两点水的提画出锋收笔,指向字的右部第一笔的起笔处,使左右笔画相互关联。通过本课的教学让学生掌握楷书中两点水字的间架结构,把汉字写的正确、工整、美观,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让学生初步认识带有两点水字的用笔以及结构规律,“书法园地”向学生介绍成语“入木三分”,扩展学生的视野,激发对书法学习的兴趣。 学情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小学四年级学生,这是我们第二学年度教学软笔书法课,经验和方法都不足,所以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习惯的养成需要贯穿教学的始终,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正确的书写习惯、熟练掌握基本笔画和偏旁的书写多么重要。四年级学生年龄小,心智尚不成熟,审美品位有待提升,而书法教学需要有效的利用课程资源,教师的指导来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 教学理念 1、面向全体,让学生写好每一个汉字。 2、规范书写要求,关注个性体验。 3、加强技能训练,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文化品味。 教学目标 1.了解“冰”字在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五种书体的形态变化。 2.理解掌握两点水的书写要点。 3.通过对例字的学习,提高书写部首的能力及观察能力。 4.初步了解与书法有关的成语“入木三分”。 5.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 教学重点 掌握两点水的书写方法。 了解“冰”字在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五种书体的形态变化。 3、两点水在教材范字位置字中的结构特征和书写的注意事项。 4、了解与书法有关的成语“入木三分”。 教学难点 1.掌握两点水的书写要点。 2.两点水在教材范字中的结构规律和书写的注意事项。 教学方法及教学具 教法:激趣法 示范法 讲解法 1.多媒体课件。 2.实物投影。 教 学 环 节 设 计 教 学 流 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 二 三 谈话 导入 新课 教学 书法 园地 一、组织教学: 要求学生准备好书写工具,强调坐姿,稳定情绪。(出示书写姿势) 二、激趣导入:同学们,中国的汉字书法是一门古老的独特的表现艺术,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它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而且在世界艺术宝库中独放异彩,因为没有哪一个国家的文字可以当做艺术来书写,唯独我们的汉字。 出示多媒体,学生自豪的齐读:中国的书法是…… 旧知引入,今天我们来学习两点水的写法,在学习之前,我们先来欣赏五种不同碑帖中“冰”的写法(出示图片进行欣赏) 3.复习五指执笔法的要领 指实,掌虚,掌竖,管直 两点水的书写方法 今天我们来学习两点水的写法(板书) (一)分析两点水的形态 讲解:两点水是有点和提组成的,通常点轻提重。提画出锋收笔,指向字的右部第一笔的起笔处。两点水整体较小,写得靠上一些,与右侧部件相配合,使得左右成一体。 (二)提示笔画的起笔和收笔的细节,以及笔画的位置。? 提示:第一笔起笔时以笔尖触纸,按照点的整体方向右下按,最宽时候要略停,调锋改变行笔方向,写成上侧边与下侧边的角,收笔是根据点锋成角,笔锋上提来完成的,点画往往会在收笔时顺锋向左下带出笔尖,与提的起笔相互呼应。提画起笔从左上到右下切笔,转笔右斜上行提笔出锋。提的收笔指向右部的第一笔位置。 教师示范:强调所需之处 教师巡视指导 四、初步掌握带有两点水范字“冰”、“准”、“资”的书写方法。 出示范字“冰”、“准”、“资” 1.引导分析范字结构特征,学生观察范字 。 2.思考:这些字有什么共同特征? 3.引导学生了解欧体字 (一)引导分析“冰”的用笔与结构特征? (1)讨论:“冰”字书写时有哪些特点:(板书:呼应协调)(2)教师讲解? (二)引导学生分析“准”的用笔与结构特征 ?1. 讨论:“准”字书写时有哪些特点? 2?.讲解: (三)引导学生分析“資”的用笔与结构特征 ? (四)教师归纳总结并对三个字的书写作出示范,学生仔细观察? 五、学生练习“冰”“准”“資”,教师巡视指导? 拓展延伸 1.同学们还知道哪些两点水的字? 2.出示“凉”冻,学生练习书写。 同学们知道成语“入木三分”吗?大屏幕出示“入木三分”指名读 王羲之写的字非常有力。相传有一天,王羲之应邀到一位学生家做客。学生见老师来了,赶紧忙里忙外,热情招待。王羲之颇为感动,就想给学生留几个字。他走进学生书房,看到一张新做的木方桌,还为上漆,光洁平整,桌上放有笔墨。他书兴大发,在桌面上挥毫疾书。 学生送走王羲之后,回到书房一看,父亲正让木匠刨去桌上王羲之写的字。学生赶紧阻拦,夺下了木匠手中的刨子,只见桌上的字虽然被木匠刨去了一层,但是笔画仍很清晰。 后来,“入木三分”就成了一条成语,用来比喻分析问题深刻、透彻。 想一想,还有哪些与书法相关的成语?他们各有什么含义? 准备好用具 倾听 齐读: 无言的师 无形的舞 无图的画 无声的乐 观察 喜欢哪种字体就在桌子上临摹哪种字体 学生观察 学生明确两点水的书写要点 学生独 立练习 学生观察三个范字 思考、交流、汇报些字的共同特征,回答:都带两点水 交流 倾听 学生观察、汇报、观察教师范写 学生练写 学生汇报 读成语“入木三分” 强调书写姿势 激趣导入引发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热情。 激发学生热爱汉字、热爱传统文化,增强爱国情感。 学生掌握正确的书写姿势。 引导学生自己去观察、发现。 去感受欧体字的够字特征。 教师的范写,激发学生的书写热情。 观察是临帖的前提,有效的观察,才能提高学生的书写能力。 让学生学以致用、灵活掌握,了解更多的汉字。 了解更多的与书法有关的成语。 交流分享,从而让学生了解更多的成语。 拓展延伸,使学生开拓视野。 结合作品加强对两点水的进一步认识 使学生树 立自信心 在练习 中提高 四 五 六 交流 感受 课堂 小结 课后 作业 笔走龙蛇:笔下龙蛇腾跃。形容书法_??????_雄健洒脱。也代指挥毫写字。 龙飞凤舞:如龙飞腾,似_??¤é??è??_。原形容气势奔放雄壮。现多形容书法笔势活泼,形容灵活熟练地书写,也形容栩栩如生的_é????¤_造型艺术。 剑拔弩张:剑从鞘里拔出来了,弓也张开了。形容形势紧张,一触即发。后也比喻书法雄健,有气势。 谈收获 展示学生作品 我们也要向王羲之学习,书法笔力要强劲渐渐地就能越写越好。 教科书43页作业 交流成语 观察、汇报 展示学生作品 练写 学生通过学习树立写好字的自信 练习 板书设计: 两点水 冰 准 資 呼应协调 相互咬合 相互呼应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