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清明节 活动目标: 1、通过教育活动,希望学生作为一个炎黄子孙能全面正确的了解清明节,深切感受清明节的文化内涵,积极的过一个有意义的清明节。 2、通过这节课引导学生了解中华民俗、风情和传统美德。有利于青少年对孝悌、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的理解和升华在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的基础上,继承先烈遗志,发扬革命精神,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 3、通过这次活动,增强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热爱民族文化,主动地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文化。 教学重点: ? 知道清明节的由来。 教学难点: ? 让学生懂得珍惜并继承中国的传统文化,热爱祖国。? 【活动实施】 一、活动导入 一起朗诵杜牧的《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过渡语:清明节是一个节气。家里的老人说,过了清明天气就变暖了,再也不会冷暖无常了,所以我们就把清明当作冬和春的分界点。而现在,我越来越习惯把清明当作一个怀念的节日。今天,我们大家就一起走进——清明节。 二、七嘴八舌话清明 下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自己清明节的有关资料,看谁的资料更精炼、丰富。(3分钟) 小组汇报:按照小组顺序,每小组找出一位发言人,根据小组内交流的内容,介绍清明。 清明的由来(简介、起源)习俗?? 清明节的诗词文学作品 搜集到的清明图片 清明节的书声——推荐阅读书目 周作人?《背景的春天》 梁遇春?《又是一年春草绿》、《春雨》 老? 舍??《大明湖之春》 罗? 兰??《为了这个春天》 冰? 心?《一日的春光》 三、清明节的寄语 通过上一环节的介绍,大家对清明节的来历、习俗,关于清明节的文学作品等都有了解和认识。 那么清明节作为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究竟有多么沉重的内涵呢?下面老师为大家介绍一篇祭文《清明时节雨纷纷》,让我们共同去感受对逝去亲人的思念。 配乐朗读,师生共读。?????????????? 四月的微雨,吹落零零星星娇弱的花瓣,雨雾中那柔柔的柳色,也沾染上潮湿的思念。每一年的清明,总是有雨。在这雨中漫步,总是能想起那古诗中欲断肠的意境。千百年来,每到清明,人们总念起同一首诗,即使心中思念的人是如此不同。 四月因清明而特别,浓浓淡淡遮不住岁月记忆的思念,陪伴我们走过这样一个怀念的季节。跟随记忆,我们一起走过,那段飘雨的岁月。纷纷细雨中,谁走进了你的记忆? 四、我们想起,那些走了的人 (给学生1分钟的时间,播放背景音乐。) 教师引导:那些疼爱我们的亲人,那些为人民的解放事业而努力奋斗的人,那些令我们敬佩和感动的人,在这思念的季节里,你想到了谁? 请学生谈自己所想的人。(亲人、朋友、敬佩的人、…) 五、清明节,我想对您说—— 1、请同学们每人写一段话,“清明节,我想对您(你、他、她)说——” 要求:字数不限,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5分钟) 2、活动小结配着音乐,学生展示自己的文字。 又见清明。那些在我们生命中划有留痕的人们,在这个应该飘雨的日子,我们深深地深深地,想起他们……让我们再次朗诵起那首耳熟能详的清明节的歌谣——《清明》 六、制定计划进一步走进清明 此时,清明在我们的心中,已经很神圣和沉重了。下面小组讨论你们将制定那些小组计划进一步去走进清明呢? 小组讨论: 小组汇报: 1、整合家长资源,学生跟随家人祭祖、扫墓,了解家族中各人的姓名、经历。 2、关注祭祖、扫墓活动中的现象和习俗,并与家长一起讨论,谈谈自己对清明节各种习俗的感想, 3、我们小组将研究清明节作为我国的传统节日,有哪些是作为文化传统可继承的,哪些是封建迷信活动应破除的。 4、我们小组搜集清明诗词筹备一节清明诗词诵读会。 5、我们小组以书法、手抄报的直观形式组织班级感受清明节。 6、组织学生与家长一起进行网祭,达到绿色祭奠。 (课下小组长将进行分工) 在下一阶段中,我们将根据以上计划采用多种形式,去感受清明,感受这个极富特色又特别的节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