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心理健康 第三十六课 学会谦让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二年级下册心理健康 第三十六课 学会谦让 教案

资源简介

18 《学会谦让》教学设计
教材:北师大版《心理健康教育》二年级下册18课《学会谦让》
教学理念 :
设计理念,以学生为主题,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通过亲身的活动用自己的方式探究问题,解决问题,教师在活动中主要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学习空间,鼓励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学习中,从活动中体验所学知识,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谦让是一种美德。
教学目的 :
认知:
1、知道《孔融让梨》、《小羊过桥》的故事。
2、了解平时的学习、生活中一些不讲谦让的事例。
3、知道讲谦让是一种美德,人与人之间要学会谦让。
情感:
1、愿意向讲谦让的小朋友学习。
2、当自己谦让别人时感到心情愉悦,别人谦让自己时,有感激的情感产生。
行为:
在和别人相处时,同情并理解他人面临的困难处境,乐于帮助他人,能相互谦让,能把好处和方便让给他人。
教学重点:
让学生知道热心帮助有困难的人是一种高尚的品德,具有这种品德的人能在别人遇到困难,最需要帮助的时候给予热情的帮助。
教学难点:
认识谦让是一种美德,是中华文明古国的优良传统,激发学生学会谦让,乐于助人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1、小朋友们喜欢看故事吗?今天我们先来看一个故事。
2、看动画片:小羊过桥
3、两只小羊为什么都掉进河里了?
4、小朋友讨论一下,他们怎样做才可以避免掉下河去?
5、小结:是啊,如果他们两个可以相互让一下,小白羊让小黑羊先走,或者小黑羊让小白羊先走,就不会撞在一起了。
出示课题:学会谦让
二、感知明理:
小朋友们,你们认识东汉大文学家孔融吗,他小的时候就是一个懂得谦让的小朋友,让我们来听听他让梨的故事吧。
1、听《孔融让梨》的故事。
2、听了故事,你觉得你应该向谁学习呢?学习他什么呢?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
3、讨论、交流。
4、师小结:对呀,孔融就是我们的榜样,讲谦让是中华名族的传统美德,我们要向孔融学习。(要学会谦让,谦让是一种美德。在好处、方便面前不争、不抢。要想着别人。)
5、出示两位同学接水图,对这两位同学的做法,你有什么看法?
创设情境,学习讨论:
1、是啊,孔融他把好的、大的让给哥哥、姐姐,他不觉得是吃亏,他从小就懂得谦让,但是在我们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就有一些小朋友不懂得谦让。
2、请看下面图中的这些行为属于谦让的行为吗?为什么?这些行为告诉我们什么?
这些事例告诉我们:要学会谦让。在好处、方便面前不争、不抢。要想着别人,因为懂谦让才能有次序。
创设情境:假如你遇到下面这种情况,你会谦让吗?
情境1:公交站牌前,大家都在等公交车,车来之后,你争我抢,谁也不让谁,我的做法是_______________
情境2:球场上,两个同学为了争篮球吵了起来。我的做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朋友们再想一想,在我们平时的学习、生活当中还看到过类似的不讲谦让的场景吗?
四、体验谦让的快乐
1、小朋友们刚刚说到了很多不讲谦让的事例,也说到不谦让会导致不好的结果,那我们来想一想,
预设1:我和他都想看同一本书,我( )。
预设2:家里来了客人,我( )。
预设3:上下楼梯时,我( )。
预设4:乘公共汽车时,人们都争着上,我( )。
预设5:同桌把我的闭合弄坏了,我( )。
4、是啊,我们小朋友平时在自己家里也好,在学校里也好,和别人相处,处处懂得谦让,就会体验到这种谦让的快乐。
五、学习儿歌,激发情感
小朋友们说得真好,我们平时就要做一个懂得谦让的好儿童,一起来学一首儿歌吧!
《谦让歌》
好儿童,要谦让,
有方便,我不抢,
要学孔融把梨让,
不抢先,能让人,
先别人,后自己,
人人夸我“你真棒”!
六、板书设计
懂得谦让 才有秩序
礼让三分 文明做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