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美版 四年级上册书法 3.斜钩 教案(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湘美版 四年级上册书法 3.斜钩 教案(表格式)

资源简介

第3课 斜钩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颜体斜钩的形态特征和书写要领,初步掌握斜钩的基本运笔方法。学生借助米字格基本准确地临写出范字的字形结构,提升书写能力。
2.通过观察讨论、小组交流、教师示范、自主探究、临写与摹写结合等方法学习斜钩以及范字的写法,提高观察能力和书写能力。
3.通过斜钩及范字的赏析和临写,使学生感悟颜体楷书横细竖粗、藏头护尾、方圆并重的变化之美,体验书写的乐趣。
教学重点:
斜钩的运笔方法,范字的结字特点。
教学难点:
在掌握范字结字特点的基础上,书写具有颜体风格特点的范字。
教学方法:
观察交流、小组讨论、教师示范、摹临结合、作业展示、欣赏评价。
教学用具:
纸、墨、毛笔、字帖
教学过程:
教学程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媒体运用

复习导入 1.观察图片中的高空坠石,你会联想到汉字中的哪一个基本笔画?
2.教师小结:
点入高空坠石;
横如千里阵云;
钩如屈金,
观察图片中出示的是什么?像哪一个基本笔画?
揭示课题:斜钩
(板书) 点


观察自然界的事物,感受书法起源于自然万物。
张满的弓
课件出示图片

观察分析 问:斜钩又叫什么?书写时应该注意哪些方面?
斜钩又叫戈钩,书写时既不可僵直,也不能太弯。当如张开之弓,有强劲的张力。 媒体出示斜钩
教学程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媒体运用

观察分析斜钩的写法
教学程序 观察运笔示意图,思考:要想写出强劲有力的斜钩,该如何运笔?
师带领学生疏通运笔步骤。
4.微课:斜钩的写法。
作业点评修改(生评)
教师活动 1.讨论归纳:
①逆锋起笔②折锋向右顿笔、铺毫。③中锋向右下斜弧行笔。
④稍顿、收笔、聚豪。⑤稍回锋
⑥向上出钩,力送锋尖。
练习书写斜钩
点评后再次练习
(坐姿,执笔)
学生活动 媒体出示运笔示意图
微课斜钩的写法
媒体运用

(一)
赏析范字临写练习 出示范字“成”,思考:这个字有什么特点?书写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从整体字形、笔画粗细、笔画位置、起收形态等方面思考)
教师示范书写“成”字。
学生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作业展评。(师评)
1.观察分析,小结汇报:“成”字上紧缩下疏伸。横画不宜长。左撇略有弧度,收笔略带钩。斜钩从短横中部偏右处穿过。右撇从斜钩中部偏下处穿过。
2.书写练习
3.再次练习 出示“成”字,借助媒体动作,展示“成”字的结字特点。
教师利用白板5展台示范。

教学程序 小组分析“武”字的结字特点,如何才能写好“武”字?
教师活动 1.讨论汇报:“武”字为半包围结构,上窄紧下宽伸。
学生活动
媒体运用

(二)
赏析范字
自学探究
教师归纳小结。
学生尝试书写练习,教师指导。
作业展评,归纳学生书写中出现的问题
教师示范书写“武”字。
竖短,横不宜长,横画平行长短不一,斜钩长大伸展,中宫收紧。
尝试书写练习。
3.针对书写中出现的问题,再次书写练习。 课件出示“武”字

运用展台示范
归纳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斜钩的运笔方法,
斜钩不可僵直,不可太弯
学习了范字“成”“武”的结字特点。
教学程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媒体运用
对比欣赏 1.教师出示欧体、柳体、赵体中“武”“成”字进行对比欣赏。 说一说各体中斜钩的不同和相同之处。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