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教学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 计划伴我走向成功-(目标与我同行)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一、政策依据 《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修订)》指出初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应包括把握升学选择的方向,培养职业规划意识,树立早期职业发展目标,因此,让学生了解目标的重要性,学会分阶段制定目标,并有计划地实现目标,能够帮助学生掌握未来升学方向,培养人生规划意识。 二、理论依据 1. 舒伯的生涯发展理论 生涯发展是一个连续不断、循序渐进且不可逆转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有次序、具有固定形态的过程,因此每个阶段都是可预测的。一个人的自我概念在青年期前就开始形成,而初中正式自我概念形成的关键期,个体实际的人格特质及社会的现实环境等都会因年龄、时间的增长而增加对人的影响力。在初中阶段对学生进行分阶段的目标教育利于他们将来职业生涯发展规划。 2. 马斯洛的自我实现理论 马斯洛认为自我实现就是人的潜能充分发挥,力求变成他想成为的样子。自我实现是一个人人格、潜能在个体发展过程中不短展现,是个体对自身内在本性更充分把握和认可。学会如何分阶段制定目标,有计划地实现目标,有利于初中生逐步发挥潜能,自我实现。一个自我实现的人,应该有积极的自我意识,对现实有卓越的洞察力,行为方式自然真实的人。初中生了解目标及计划的重要性,就能拥有更卓越的洞察力,按照计划行事,行为方式更加自然真实。 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 人格发展阶段论是埃里克森提出的一种以精神分析的观点阐述人格发展的理论,他认为人格发展分为八个阶段。初中生正处于青年期,发展任务是建立同一感和防止同一混乱感。青年期是青少年在追求性别、职业、信念、理想等方面同一性的标准化时期,自我同一性必须取得整合才能使人格得到健全的发展。对学生进行计划与目标的教育,能够帮助学生更好整合人格,形成自我同一性。 背景分析 一、初中生心理发展特点和生涯教育的辅导内容 初中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也决定了他们目标不明确,对未来没有规划,一切只根据父母或老师的要求进行。他们的眼界比较窄,只能看到眼前的生活及学习,对未来的概念不清,或者只是有过模糊的构想。因此初中生生涯教育的辅导内容应包括: 1. 帮助学生了解什么是生涯规划及生涯规划辅导的意义。 2. 帮助学生对个人的兴趣、人格特点、潜能、价值观、需求、动机等进行分析,增进学生自我了解和评估,这是对自我的认同和生涯发展的起点。 3. 帮助学生确认人生目标并制定行动计划。 4. 增强学生信心,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和生活技能,帮助学生解决目前面临的问题和困惑,增强心理健康水平。 5. 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提高生存技能。 6. 让学生对未来的工作世界有一定的了解,进一步探索个人兴趣与职业结合的关系。 7. 帮助学生在生涯规划中得到成长和进步。 二、学情分析和设计思路 初一学生富有理想,憧憬未来,但缺乏知识,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思维有独立性和创造性,但看问题比较片面、偏激;好奇、敏感、争强好胜,但感情脆弱、缺乏意志力;思维敏捷,精力充沛,勇于拼搏,但自我控制能力不强,缺乏坚强的意志和顽强的毅力。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辅导和帮助,培养学生正确的生涯观和职业观,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和科学的择业态度,能用长远的目标对待职业。 本学期心理健康课中,设计了生涯辅导的内容,学生在一系列活动中认识了职业及生涯规划,明白了早期职业规划的重要性,为学生表达将个人兴趣、能力和生涯联系起来提供了一些思路。之后又设计了探索能力,学生了解多元智能理论,探索自己在的语言、数理逻辑 、空间、身体-运动、音乐、人际、内省、自然探索这八个方面的能力。上学期讲过如何发现并坚持适合自己的兴趣,以此为内容铺垫,本节课的设计,旨在通过分阶段是确立目标的讲解和应用,帮助学生了解并制定适合自己的阶段目标。在之后的课程中,将设计“确立目标,更要实现”的课程,讲解如何将目标落地落实,真正和学生的学习生活发生;联结。 遵循“亲历、体验”的心理健康教育原则,本课设计了确立目标等内容,目的是让学生在亲自思考设计确立自己的阶段目标;在了解他人确立阶段目标并为之奋斗的故事后,明白确立阶段目标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 重点:使学生意识到树立目标的重要性,并对自己的未来积极憧憬;掌握确定长期和阶段性目标的方法。学会制定适合长期目标的阶段性目标。 难点:使学生在设定目标的训练中积极参与,真诚、开发地表达自己;积极进行自我探索,并在实践目标中进行评估和不断修正。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目标及其重要性,学会制定适合目标的方法。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分析案例,了解目标的重要性;在亲自写下目标之后,掌握如何确定阶段目标;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主动树立目标的强烈愿望,引导学生明确发展目标。 活动流程示意 1. 画嘴巴 2. 他人的目标和他人的奋斗 3. 如何订立目标 4. 制定我的目标 5. 与目标对话 6.总结和延展 教学准备 1、教具类:眼罩一个,学生每人一份学案 2、资料类:PPT,背景音乐 3、场地布置:课桌椅摆成四组 活动过程 活动序号 活动名称 活动目的 活动内容 活动时间 1 画嘴巴 热身,活跃气氛,引出拥有明确目标的重要性。 活动规则: 黑板上有画有两双眼睛 (1)请一名同学来为其中一双眼睛补上嘴巴。 (2)再邀请一名同学来补剩下一双眼睛的嘴巴。 (3)第二名同学需要带上眼罩,原地转三圈再开始画嘴巴。 (4)第二名同学画嘴巴的时候,底下的同学不能出声,不要提醒或者打扰他。 (5)请第二名同学分享一下感受:闭上眼睛画感觉如何?(感觉不知道画在哪,并且还有各种障碍,看不到,感受不到方向。) 分享与讨论: (1)哪个嘴巴画的更加好,位置更加准确呢? (2)为什么两个人画的嘴巴会有差异呢? 教师小结: 第一个同学目标明确,知道嘴巴应该画在哪里。第二名同学闭上了眼睛,没有目标,不清楚应该把嘴巴画在哪里。那么什么是目标呢? 引出主题:目标---一个人想要达到的境界或结果。 5’ 2 他人的目标和他人的奋斗 通过故事讲解,学生了解确立阶段目标并位置奋斗的重要性。 1.大家有目标么?你们的目标是什么样的呢?让我们来看一看别人关于目标的故事,看一下他们拥有什么样的目标,又是怎么样一步步成功的。 2. 讲解 首先讲解五月天的故事(短期目标:中期目标:长远目标)。然后讲解教师自己经历(短期目标:中期目标:长远目标:)。 3.分享与讨论: (1)五月天和你们的老师我,都是怎么确立自己目标的? (2)为了实现这些目标,我们做了哪些努力? (3)听了这两个故事,你们现在有什么感受? 3. 教师总结: 从他们的经历中我们可以看出,不仅对自己有明确的认识,同时还有着清晰的人生目标。 10’ 3 如何订立目标 通过讲解目标制定的方法,让学生对确立目标有初步认识,知道应该确立什么样的目标。 制定目标要分阶段并且适合自己。 目标的分类,短期目标,中期目标和长远目标。长远目标是前进的大方向,短期和中期目标是迈向长远目标的方式。合适的目标是符合自己实际情况的。目标还需要积极正能量。 2.目标要足够具体,越具体的目标越容易实现。 3.要给为目标想好奋斗的方法和努力的方向,并且及时检查自己执行目标的情况。要有实现目标的步骤和方法。 8’ 4 制定我的目标 通过思考,初步制定自己的目标,对自己的阶段目标有思考 1.活动规则: 现在我们讲解了如何制定目标,请大家写一写目标。短期目标,一年后,中期目标大概五年后。长远目标,十年后或者更远。写下目标后,要在相应位置写下,为了实现你们的目标,需要自己做出哪些努力 (1)根据学案提示,学生写出自己的短期、中期、长远目标; (2)再写出为了实现自己的阶段目标,要付出怎样的努力。 (3)学生在组内分享与讨论自己的阶段目标与将要付出的努力。 (4)每组请一名同学来分享自己的目标与努力。 2.教师小结:很高兴看到大家都确立了自己阶段目标,并且有决心为了自己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12’ 5 与目标对话 与未来的自己对话,为实现目标提供希望和动力 让我们来和十年后的自己做一个对话。十年之后,我们的目标肯定都已经实现了,坐上时光机,来到未来,你会想和十年后的自己说些什么呢? 活动规则: 学生闭上眼睛,跟随教师的指导,听着背景音乐,畅想十年的世界。 遇到十年后那个目标都实现的自己,在心中和未来的自己对话。 请同学分享,自己与十年后的自己说了什么 教师总结: 感谢同学们的分享,十年后已经达成目标的你,一定会感谢今天拼命努力奋斗的你。 5’ 6 总结和延展 引导学生学习生活中坚持自己的阶段目标,不短努力实现自己的阶段目标。 1. 作业布置:继续完善短期目标、中期目标和长远目标,思考自己应该如何努力实现目标。 2. 课堂小结:这节课带领大家感受了目标的力量,我们也都写下了自己的目标。但是永远别觉得目标太遥远,只要你从现在开始,他离你不过就是一步之遥。 3.播放五月天坚持自己的目标奋斗过程的一首歌《任意门》:每个梦都 像任意门 往不同世界 而你的故事 现在正是起点。 2’ 效果评估 此次课程效果将分为两种方式来进行评估: (一)观察法 教师在课堂上及时观察孩子们对于相关问题的看法,以及投入程度,可以了解学生在课堂的参与度、关注度、以及对相关主题的兴趣度、认识水平如何。 (二)文字调查法 在下课后,老师将给学生发放问卷,了解学生对课程评价。 参考资料 俞国良. 2013. 心理健康教七年级上册[M].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 田文. 2009.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设计与实施[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刘视湘,伍芳辉. 2015. 心理健康教育初中教师用书下册[M]. 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附录(活动过程中所需的问卷、文字材料等) 附件一:教学效果评估表格 请依照下面的访谈记录表进行记录和总结,然后与人分享。 序号 题目 完全同意 基本同意 完全不同意 1 2 3 1 通过这节课我对阶段目标有了深刻的了解。 2 这节课激发了我制定目标的兴趣。 3 我学会了一些指定目标的方法。 4 我觉得老师的讲解对我有很大启发。 5 课堂中我能积极参与讨论与分享。 6 我喜欢在这样的课堂氛围中学习。 附件二:学案 班级: 姓名: 目标伴我同行 我的短期目标(一年内): 为了实现这个短期目标,我要:A B C 我的中期目标(二到五年内): 为了实现这个中期目标,我要:A B C 我的长远目标(五到十年及以上): 为了实现这个长远目标,我要:A B C 与十年后的自己对话 我想对十年后的我说: 5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