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北师大版《书法练习指导》三年级上册第1课《横》 教 学 设 计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枕腕、悬腕与悬肘,掌握悬腕书写姿势。 2、认识笔毫各部分名称。 3、认识欧体楷书长横的一般形态。 4、学习长横的写法,尝试表现长横的粗细变化。 5、理解有多个横的字中横的不同笔画形态。 6、初步掌握带长横的相应例字的书写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 1、掌握悬腕书写姿势 2、认识横画形态 3、长横的写法 4、认识笔毫各部分名称 5、一个字中横的不同形态 三、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机动)分享书法名言:蒋勋先生在他所著的《汉字书法之美》中说 —— 每一次磨墨,都像是找回静定的呼吸的开始,磨掉急躁,磨掉心虚的慌张,磨掉杂念,知道“磨”是在心境上的踏实。 古人习字,都会磨墨,这既是必要的准备,更是可以磨掉急躁,磨掉慌张和杂念,让自己静下心来。作为初学者,我们更应该戒去焦躁,静心习字! 稳定学生情绪,伴随舒缓的音乐调整呼吸和坐姿。 (二)引导阶段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小故事,讲的是东晋书法家王献之幼年时学习书法的趣事。(视频播放) 问:谁知道小献之正在练习什么笔画?(横) 当他反复练习,书写多遍,不想坚持的时候,他的父亲教导他说:“千万不要小看一横,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集腋成裘,积石为山呐!” 横是汉字的基本笔画之一,写好它尤为重要。 今天,咱们就来学习横的写法。请打开课本第4页,第1课《横》(课题页) 历史上有著名的楷书四大家——欧、颜、柳、赵,分别是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和赵孟頫。这四位书法家创立了各自独特的楷书书体,其字形、笔法各不相同、各有千秋。其中,欧阳询的楷书法度严谨,笔力险峻,被誉为唐人楷书第一。咱们的书法课本选用的范字就是欧体楷书。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欧体楷书“横”的写法。 (三)发展阶段 1、分析横画形态及写法 引导观察,认识横画形态,结合“横画练习歌”分析横画的写法。 2、教师示范 教师示范横的写法,结合“练习歌”强调书写要点。 3、学生练习长横,教师巡视辅导 4、认识笔锋各部分名称 横画有长短,形态各不同。书写时,会用到笔毫的不同部分。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笔毫各部分名称。(讲解略) 笔根在书写时不直接接触纸面,起着储墨和支撑笔毫前段的作用;笔腹既储墨又常常接触纸面,写较粗笔画时常用到笔腹;一般笔画的起笔和收笔都会用到笔尖部分。 5、“工”与“非”的分析与书写 引导分析“工”与“非”的用笔和结构特征(长短、粗细、仰卧等方面的不同变化)。 6、教师示范 补充讲解“工”与“非”的书写要点 7、学生练习“工”与“非”,教师巡视辅导 8、讲评 学生互评、教师讲评。 9、书法园地 向学生介绍枕腕、悬腕与悬肘三种书写姿势。 写毛笔字时,手指、手腕、前臂、肘关节及上臂和肩关节都会参与运动。为了使他们运用自如,更有利于书写,前人总结出枕腕、悬腕和悬肘三种常用的方法,我们一起来体验一下吧。 (让学生拿起毛笔,引导尝试用这三种方法写一写) 由于时间关系,先体验到此,有兴趣的孩子课后再练习。 (三)小结拓展 (故事片段欣赏、拓展) 我们接着把王献之的故事看完。(播放视频)年幼的王献之也和你们一样,有时会很贪玩,习字不专心。其父鞭策他说:“要想练得一手好字,不是三朝五载就能练好的,若想成功,唯有刻苦,别无捷径。”这就是王献之墨砚十八缸水的故事。看来,想要写得一手好字,一定要静下心来,持之以恒,刻苦练习才行。 下课!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