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主题班会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七年级主题班会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案

资源简介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教学理念
1、当前初中生学习习惯问题的调查
通过我们访谈任课教师和学生,了解到,初中生学习成绩欠佳的主要原因并非智力问题,也不是学习环境、学习条件不利,而是他们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七年级学生的学习习惯问题
从小学升入初中后,课程增加了,内容知识增加了,作业量变大了,各科要求都提高了,刚进入中学的新鲜感很快被“课业负担”代替,学生没有了往日的无忧无虑,多了几分忧郁和焦虑。同时我也注意到,一部分在小学阶段就养成了一些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学生,能较快适应初中学习生活;有些学生虽然认真努力你,但是成绩不理想,在学习习惯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本节课,旨在以活动为契机,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分析自己的学习习惯状况,知道自己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不良学习习惯的行为表现;
让学生认识到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性;
让学生找出纠正自我不良学习习惯的方法,并作出改善计划;
引导学生掌握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方法。
教学重点
使学生明白学习习惯对自身发展的影响;
了解自己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不良学习习惯的行为表现。
四、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掌握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方法;
让学生在实践中坚持改善不良学习习惯。
五、教学方法
交流探讨式教学法、多媒体教学、角色互动
六、教学准备
准备好的和不太好的学习习惯的情境各一;
多媒体课件;
相关视频:《21天习惯养成效应》和范晓萱的《稍息立正站好》
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方法。
七、教学对象
七年级
八、教学过程
(一)【猜谜语】
老师:首先在上课前,我们一起来猜个谜语。?
我不是你的影子,但我与你亲密无间。我不是机器,但我全心全意听命于你。对成功的人来说,--我是功臣;对失败的人来说,--我是罪人。培训我,--我会为你赢得整个人生;放纵我,--我会毁掉你的终身。我到底是谁?--我平凡得让你惊奇。聪明的你,猜到我是谁吗?
老师:很好,有的同学已经猜出了谜底,那就是“习惯”。有人说世界上最可怕的力量是习惯,最宝贵的财富也是习惯,对人的一生至关重要。那究竟什么是习惯呢?我们一起来做个热身活动,近距离感知一下习惯。
(二)热身活动
老师:同学们,我们一起来做个小游戏:
1、先把我们的手掌张开,十指交叉合起来。重复,再重复,再重复。然后停下来,观察你是左手还是右手的大拇指在上。再重复,是不是同样的结果呢?(是的)我们发现,大家好像不自觉地都是在重复同样的做法,好像是习惯了这样的行为了。
2、接下来,请同学们可以反过来交叉,就是刚才右手大拇指在上的改为左手在上,反过来做。那么现在,你们有什么感觉呢?(别扭,不习惯,不舒服......)这又表明什么呢?(改变习惯是不舒服的,不太适应。)
3、大家继续按照刻意反过来的动作,用力重复一次,再重复,重复21次以上,现在有什么感觉?有没有觉得不是那么别扭了?这又表明什么呢?(有些行为,只要不断重复,你就会慢慢习惯,所以说习惯是可以改变的。)
(三)引入课题
老师:通过刚才的游戏我们可以发现,习惯可以养成,也可以改变。我们每个人都有这样或者那样的习惯,比如说有的同学习惯早起早睡,有的人习惯用右手写字,也有的习惯用左手写字,当然习惯也有好的和不太好的,好习惯能帮助我们变得更好,而有些不良习惯就可能会成为你进步的绊脚石,那么你们在日常学习中的习惯是怎样的呢?有哪些好的习惯促使你不断进步,哪些不好的习惯让你的学习成绩不见起色呢?这节课我们要探讨的主题就是怎样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角色互动
老师:老师准备了两个小情景剧,有没有同学愿意为大家表演一下?
情境一:
苗兰:妈,我回来了。
妈妈:回来了,今天在学校过得怎样?老师留作业了吗?
苗兰:好!今天我们班数学测验,我得了第一呢!
妈妈:不错不错!
苗兰:妈,我现在先写作业了!
(旁白)苗兰走到书桌前,开始写作业。她先把语文老师教的课文复习一遍,找出生字词,翻阅字典,非常认真,完成之后,又把数学老师留的习题写完,把老师讲过的这节课又复习一遍,并往下预习了一节。
老师:感谢两位同学的表演,掌声送给他们。那么接下来这个情境,谁愿意扮演小强和小强的妈妈呢?
情境二:
小强:妈,我回来了。
妈妈:回来了,今天在学校情况怎样?老师留作业了吗?
小强:哎呀,妈,先别说作业的事情,我都饿死了,想吃东西。
(边说边往厨房,打开冰箱,吃面包、喝水,拿着吃的坐在沙发上,打开电视机。)
妈妈:你看你,一回家就知道吃,快去写作业,写完再玩儿。
小强:好了好了,我现在就去写作业。
小强拿起面包、水走到书桌前,边吃边拿出语文卷子。过了一会儿,他就嚷起来:“什么破卷子,不会,得了,不写了,明天找别人的抄一下”。他走马观花地把卷子划了几下,又拿出数学课本翻了一会儿,之后就开始玩玩笔,喝口水,吃口面包,既不专心,也不自己动手。
老师:好!感谢两位同学的表演,同样的掌声送给他们。
(五)探究交流
老师:1、苗兰和小强,大家更喜欢谁的学习习惯?为什么?
2、请同学们想想自己,你认为自己身上有哪些好的学习习惯使你的学习成绩提高?有哪些不太好的习惯阻碍了你的进步?分享一下你是如何成功纠正某个不良习惯的经历。
老师:给大家5分钟的时间来思考。
老师:好!现在请同学们举手,和大家分享一下你的感想。
(六)培养好习惯
老师:嗯,你们发现了吗?刚才这几位同学分享了自己好的学习习惯,不知道同学们是否注意到这几位同学纠正自己不良习惯时都会用到一些方法,你的方法是什么呢?接下来请同学思考一下,你认为改善习惯需要哪些好的方法和策略呢?
老师:改善不良学习习惯的过程中会遇到一些困难,接下来老师要和大家分享一些葵花宝典帮助我们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你们想知道吗?
视觉法
将要培养的习惯画成图案记于心中。贴墙、写于笔记本首页、放于垫玻璃的桌面等,就是为了增强视觉方法。为了加强我们的习惯培养,可以制作了一些卡片、图片,放于自己方便看到的地方。
2、叫人帮助法?
(他人监督法)?请人监督或向亲友许诺,也会有不错的效果。
3、行动法
用行动、重复地行动。对自己说“我做得到”“我要去做!”如果你能连续行动21天,你就会发现习惯已经基本培养起来了。21天习惯培养法,让学生观看视频
(七)探究与活动(收获)
我的愿望卡
请同学们根据今天所学关于良好学习习惯的知识,结合自己新学期的实际情况,制定一个下阶段学习的习惯养成计划,1——2项即可,用你自己喜欢的方式写下来,并折叠好,放在我们的档案盒里,作为我们班的愿望盒,等21天后,再来上课的时候再发给大家,到时候我们一起分享胜利果实。
每天给自己打打分
如果满分是100分的话,每天给自己坚持情况打分,用点标注在坐标系中,最后把分数点用光滑的曲线连在一起,就可以看出你的习惯的养成过程。请随时把你在期间的感受记录在如图表格中
(八)教师寄语
? 英国有句谚语:行动养成习惯,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说的就是,要养成好习惯,贵在行动!新学期,就让我们在每天的学习活动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吧!只要坚持下去,它将成为我们终身的财富,引领我们走向成功。?
(九)看视频,跟着动起来,结束
学生观看视频,跟着动作做一做
九、课后反思
上完课有很多感想。
?1、课设计的好学生才可能有话说,才去说话,积极性才能被调动起来。一个经常上课写作业的学生竟然多次举手回答问题。
2、跟进点评很重要,我这方面很差,以后要多加学习,多读书,心中?才能说出来。点评要因势利导,根据情景不同,学生的不同有不同的点评。点评还要上升到一定的高度,有深度,这样更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 ? 3、?提问中,我的情绪应该不是一成不变才对,应该五彩缤纷的,能在不同情绪中带动学生,让学生到我的情绪中来,才能让学生得到内心的体验,或者激发学生内心真实想法。
从听课的张老师的点评中,我收益很多。
1、我的标题本来是参照老课本一个主标题和一个副标题,那么通过张老师的提点,我也明白了,何不只是用一个标题更醒目,目标更清楚呢?另外标题还可以新颖一点,这节课我的标题是《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如果换成一个新颖的标题应该是什么呢?我思考了一下,可以是《拿什么拯救你我的坏习惯》,《向坏习惯说拜拜,向好习惯说love》,《改造我的坏习惯》,《我要和好的学习习惯交朋友》……
2、课堂的紧凑和好的课程设计紧密相连,每个环节的设计要环环相扣,才能在课堂中娓娓道来,领着学生渐入佳境。
3、问题的设置要体现一下:好的学习习惯=好成绩,坏的学习习惯=学习没有起色,可以提问一些好学生和一些学困生,他们的成绩和习惯显然能打动学生,从内心上让学生意识到还习惯的好处,这样更能调动学生情绪融入课堂,参与课堂。
4、分个心理课的学习小组,让学生熟悉我的课堂组织形式。多次给学生强调心理课的重要性,多讲,平时拉近学生距离,跟学生培养一种互动学习互助的关系,寻找到师生共同的成长点。
5、穿着打扮还要加强,要阳光干练不能“萌萌哒”,不能偏运动“不正式”,这一点边老师也多次跟我强调。由于有了孩子,孩子才几个月,胖的太多,很多衣服没法穿,又没来得及买,总是凑合一下。这一点得注意,还得“爱美”一点,起码走上讲台的我应该给学生一个好印象,不邋遢。
6、课堂的气氛不一定要活跃,但是一定得有掌声,用掌声来鼓动学生参与。要让学生的思维因我的引导而达到高潮,这就要求我的问题设置要考虑不同层次,与不同学生产生共鸣,还要有好的跟进点评。应该让学生跟着我达到思维的高度,激发学生内心小宇宙,掌控课堂的导向,不能任其发展,要有方向,进而“引爆课堂”。
7、课程的选择要贴合学生实际,多跟其他老师交流,从老师学生关心的话题中选择,从学生亟待解决的问题中选择,这样才能让课堂成为师生交流,学生成长的天地。
虽然是心理健康专业老师,已经站在讲台上5年,可是在讲心理健康课的道路上我还是个新手,没有同行的领导,总觉得自己不够好,再加上优质课选拔也在学校被pass掉,内心不够自信。张老师和孙老师也肯定我的很多优点,比如课堂的视频选取非常新颖非常到位,让学生制定目标计划书的时候,提点学生很到位,最后还跟学生分享自己好习惯对自己的影响……,也有很多的优点,要自信,让我也觉得自己不是那么差劲,起码我的课还是值得学生去听。以后我要做的就是多思考课堂,多学习,学习其他科目的经验,不断锤炼自己的课堂,争取下次讲课时候我的进步最大。
十、相关知识点
1、21天习惯养成效应
行为科学研究发现:一个人一天的行为中大约只有5%是属于非习惯性的,而剩下95%的行为都是习惯性的。研究还发现:21天以上的重复会形成习惯,90天的重复会形成稳定的习惯。这个过程大约需要经过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7天。此阶段的特征是“刻意、不自然”。你需要非常刻意地提醒自己去改变,所以会不舒服、不自然。
第二阶段:7-12天。这个阶段的特征是“刻意、自然”。你已经觉得比较自然,比较舒服了,但是一不留意,你还会恢复到从前。因此,你还要刻意去提醒自己改变。
第三阶段:21-90天。此阶段的特征是“不经意、自然”,其实这就是习惯。这一阶段被称为“习惯稳定期”。一旦跨入此阶段,这种习惯会自然而然地不停为你效劳。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