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国结 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结,感受中国民间技艺的魅力,激发热爱祖国艺术文化、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2、学习用绳结法编织中国结--鞭炮结。 3、在编织过程中培养动手动脑能力,增强团结协作精神和创新意识,陶冶审美情趣。 学情分析 到了五年级,有些学生的作品想象力还不够,审美和鉴赏能力还有待加强,在学习制作中还缺乏毅力与耐心,集体协作精神合作能力还不强。在掌握技艺中渗透文化内涵的同时,还要养成良好习惯、培养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形成安全意识、节约意识、成果意识、环境保护意识等。? 重点难点 重点:“井”字互套编织方法 难点:鞭炮结的串联 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诗词导入 ?1、古典诗词是我们伟大民族的文化精髓。早就听说,我们班同学能诵读许多脍炙人口的古诗词。今天老师就来考考大家,请猜出这首诗中描写的是什么节日? (出示:王安石的《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2、春节时,你们会怎样装饰自己的家呢?中—国—结(老师——会用红红火火的鞭炮结装饰自己的家) 师: "结"字是一个表示力量,和谐和充满情感的字眼,无论是结交,结缘,团结,永结同心,"结"给人一种团圆、亲密、温馨的美感。中国结,它渗透着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精髓,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 3、(图片配音部分:中国结年不仅造型美、色彩美,而且还有很深的含义。如 “盘长结”,寓意永不分离。 “如意结”,表示万事如意。“吉祥结”,代表大吉大利。有些人还喜欢把中国结装饰在扇子和佩玉上。) 4.人们给小小的中国结赋予了那么多美好的祝愿,深厚的内涵,足见对中国结的钟爱。你想拥有一个自己的中国结吗? 活动2【讲授】 自主探究,了解编法 1.师:这就是鞭炮结(出示一串鞭炮结实物),是由一个一个的小鞭炮组成的,(出示单个实物)过年过节时挂在家里特别喜庆。 ?2、请同学们拿出老师发的一个信封里的鞭炮结,仔细地观察一下,你发现了它有什么特点? (1)顶端有小孔——(一会儿我们就知道这孔是怎么留出来的?) (2)外形:圆柱体 (3)鞭炮结的底部像哪个汉字?(田) 3、那编织一个鞭炮结,需要哪些材料和工具呢?它的编织过程又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们观看一段视频(一)。? 活动3【活动】学习编法,动手实践 1、师生学习“井”字互套 从大家的眼神中,可以看出你们都想试一试。不仅大家想试,老师也想试一试。请同学们拿出材料,我们一起来做一做。 生齐说编织步骤,师示范,生跟做,教学1——3步 ???(首先,拿出两根彩绳摆十字形,先摆竖线,再摆横线,横线压在竖线上,注意:交叉点尽量是两根线绳的中间点,这能有效节约材料。紧贴横线上方放好铅笔。好了吗? 我们把自已面前竖线的上方看做1线,按逆时针方向依次是2线、3线、4线。(边说边记号码)分清楚了吗?小组内再指认一次。 “井”字互套是个难点,但是还是有窍门的,只要同学们记住这几句话就行了:1压2, 2压3, 3压4, 4穿1(出示“井”字互套的分解图片) ?最后,收紧的时候要轻轻的将四根绳子朝着不同的方向用力,最后形成一个“田”字形的边截面。 穿的时候注意用力匀,收收紧。瞧,一个“井”字就出来了!? 总结并出示“井”字互套的方法:即“1压2、2压3、3压4、4穿1、用力匀、拉拉紧”的口诀。? 2、小结: ?师:制作鞭炮结需要哪些材料和工具呢?? (生:两根彩绳、剪刀、打火机、铅笔等) ???编织的步骤又是如何的呢?(生说) 活动4【练习】展示评价,拓展延伸 1、看着同学们手中一个个的鞭炮结,从你们脸上喜悦的表情看出大家做得很棒!鞭炮结做好了,现在我们来收尾,请看视频(三) 交流:在收尾时,(板书:收尾))我们应该注意什么呢?(安全) 下面,同学们试着收尾吧! 2.师:我们一起回头看看刚才的提示,(课件出示)你做到了哪几点?拿出表格自己评一评,看你能得几颗星?(生自评)带着你们的作品上来展示一下吧。(指名小组展示交流,师生从其余几点点评) 3、师:那么单个的鞭炮结编好了,如何把它们串联到一起呢?师在实物投影上演示讲解。老师还带来了一串流苏穗子,课后在组长的组织下,按这种方法把你们的鞭炮都串在一起装饰班级!(挂到黑板上,边说边演示) 4、师:你们看,这个小组的成员牢记了老师的提示,把桌面整理的干干净净。下面谁来说说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啊? 5、师小结、拓展: 是呀!仅靠几根简单的线绳,就能编织出这样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品! ?(1)如果按逆时针和顺时针交替互套编会是什么样子的呢? (2)同学们也可以将鞭炮结编结得长长的,任意弯曲组合成其他样式的饰品。 小小中国结,充盈大智慧,动手又动脑,才能有创造,希望同学们多动手制作更多的作品,在我们身边创造更多的美! 活动5【作业】课后作业 试一试按逆时针和顺时针交替互套编,完成一个方形的鞭炮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