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泠版 四年级书法上册 4.突出主笔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西泠版 四年级书法上册 4.突出主笔 教案

资源简介

《突出主笔》课堂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西泠版书法教材四年级上册第四课 突出主笔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通过本课学习,引导学生理解主笔与重心的关系,并在书写中学会运用使字突出主笔的方法。
2、逐步学会书写“中、下、手、寸”四个字。书写时注意突出主笔。
过程与方法:使用教育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图解、观看教师范写,尝试练习等方法,理解主笔与重心的关系,学会运用突出主笔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力求把字写得规范端正,整洁。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使学生理解主笔与重心的关系,书写时注意突出主笔。
难点:学会运用在书写时突出主笔的方法。
四、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已经掌握颜体基本笔画的书写方法,了解了独体字笔画间组合方式及重心平稳的结构原则,希望掌握使独体字字体重心平稳的方法,完成漂亮的书法作品。
五、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旨在第三课《重心平稳》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体会独体字中主笔与重心的关系,并运用突出主笔的方法写好独体字。本课包括“要领图解、我来动笔、练一练、单钩比对“四部分。
“要领图解”板块包括了本科主要知识点,即掌握“突出主笔”的结字原则,集体说明了“突出主笔”的要点,用辅助线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突出主笔”的含义。
“我来动笔”板块为互动板块,通过对具体例字的揣摩,加强学生对突出主笔的认知。
“练一练”板块通过实践帮助学生理解“突出主笔”的结字原则,重点引导学生注意例字中的主笔。
“单钩比对”板块通过纵向比较使学生学会突出主笔。
教学媒体与资源的选择与运用:
西泠版书法教材四年级上册教材。
“义务教育3-6年级书法教学指导配套光盘---四年级上册”中的相应教学资源,与书法教材中的教学内容同步,为本课微课及ppt课件、及学生“试写纸”的制作提供了页面素材。
到颜真卿《多宝塔碑》字帖中寻找的例字素材,为制作学生“集字练习纸”。
实物投影展台。在学生试写后,即时展示学生作品,体现教师的指导与修改过程,同时示范运笔方法,以突显与强化教学要点。
智能手机与电子白板中同时安装“希沃授课助手”app,可在学生练写作业纸时,教师使用“同步投屏”功能,用手机动态展示学生书写成果,实时直播教师个别指导、评价的过程。
使用电子白板,随课运行本课微课、ppt课件。
制作与使用教师范写板、学生“试写纸”“作业纸”“集字练习纸”。
其他教具准备:
笔墨纸砚,毛毡、磁力范写板、“作品展示区”装饰
八、教学实施过程:
一、微课导入,认识主笔
播放微课(见附件1)。
1.欣赏《多宝塔碑(局部)》(在第三课《重心平稳》基础上引入)
2.互动:这几个字中,你们能辨别出起支撑作用的笔画吗?
3.微课讲解(见附件1)。
4.揭示: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如何突出主笔?
板书课题 四 突出主笔。
二、学练结合,突出主笔
(一)双钩描写,初步感知主笔的特点
1. 描一描
课件出示(见附件1)“不、平、于”。请同学们在试写纸(见附件2)上把这三个字描一描,边描边体会:这三个独体字的主笔和其它的笔画相比,有什么不同?
2.说一说
学生初步感受到,主笔粗壮(板书:粗)、位置居中。
3.小结:独体字往往笔画较少,靠主要的一两个笔画来支撑重心,因此我们在书写时就要有意识地对主笔要稍稍加粗,用来稳定重心。
(二)学写“中”字,体会突出主笔的方法
下面,我们就以“中”字为例,进一步感受突出主笔的方法 。
1.看一看,想一想
(1)课件出示例字“中”,学生观察,思考:
请大家仔细观察,中字的主笔是哪一笔?
②它的主笔有什么特点? 粗 长
我们借助借助米字格来观察(课件出示米字格),主笔和“口”的位置在哪里?
课件出示例字,小结:“中”字上大下小,口呈扁状,竖画居中,支撑全字。竖画作为主笔,我们在书写时,要有意识地稍加粗拉长来突出它。
教师在范写板上范写“中”,口述要点。
先看老师来写一写吧:“口”形状扁长,居上,竖画稍用力按下,将笔豪铺开,加粗,慢慢行笔,拉长、提笔。
2.试一试
(1)试写2个中字
“请同学们在试写纸上试写2个中。写完第一个以后,和例字对比一下,争取第二个写的更好。注意双姿。”
(2)(开启实物投影展台)师生评改。
谁来评一评,看看他写的“口”(扁)和主笔(粗长、居中)对吗?教师用红笔修改笔画,强调主笔运笔方法。
再试写。
大家对照例字,按照书写要领再写一个更好的“中”字。和前面的字对比一下,是不是很有进步呢?
(三)举一反三,巩固认识。
1. 读一读,想一想
(1)课件出示其他例字,分辨例字中的主笔,发现位置的不同。
师:①你们能分辨出这些字的主笔吗?②借助米字格来观察一下,这些例字的主笔的位置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不同?
(2)交流
原来主笔的变化都是为了平衡字的重心,使字体端正。
(3)怎样突出这些字的主笔呢?同学们看教材,请一位同学来读一读教材上的书写要领吧!生边读,师边课件逐一出示要领。
2.看一看,说一说。
老师在范写板上写,学生一起书空要点。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写一写这几个字。请同学们随着老师的运笔进行书空,当老师写到主笔时,同学们就大声提醒老师书写方法,好吗?
师逐一书写:下、手、寸,生书空,重复要点。
3.小结
看,突出主笔,字的结构不仅显得安稳,而且显得有精神。
三、自主练写,尝试运用
1.练一练
(1)课件出示练写内容。学生练写,教师巡视,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突出主笔的方法,下面请同学们拿出作业纸(见附件3),练写这几个独体字,将突出主笔的方法运用到每个字里,看谁写得好。写前教师提示:单钩描写、双钩描写、临写的要点,提示双姿、运笔。
师巡视指导。
教师使用手机“同步投屏”,动态展示学生书写成果,实时直播教师个别指导、评价的过程,在发现共性问题时,提示全班注意。
(3)作品展示。
(师用磁性角花等在黑板上布置作品展示区)小书法家,你愿意把你的作品展示给大家吗?(生自行在黑板上粘贴自己的作业纸,展示练写成果)
书写成语
师课件出示集字作品纸(见附件4)
师:看来同学们已经能将突出主笔的方法运用到这些独体字里了,其实我们运用这种方法还能完成一幅书法作品,你们愿意试试吗?请写完了的同学们拿出老师准备的作品纸,写一写吧!(生集字练习:每人分发到的作品纸不同,学生将自己作品纸上学过的独体字进行描写,感受书法作品的美感)
3.欣赏评析:
成语和书法都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把你的作品送给你的好朋友吧!你还可以拿着你的作品,向写得好的同学们请教请教。
四、拓展总结
1.课件出示例字。
师述:不同的书法家虽然风格各异,但是这些他们在突出主笔时使用的方法却是相同的,那就是把主笔加粗、拉长。
2.总结: 清代书法家刘熙载在《艺概》一书中提到:“主笔有差,则余笔皆败,故善书者必争此一笔。”可见突出主笔是写好一个字甚至一篇书法作品的关键。课后,同学们要多读贴、勤练习,认真体会主笔的作用和突出主笔的方法。
教学评价与反思:
这篇课堂教学设计旨在通过教育资源、现代信息技术与书法教学各环节的融合,在传统书法教育的基础上,探索新的书法教育方式,使书法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更加多样化和现代化,进一步提高教学效率,传承和发展中国书法艺术。
首先,开课通过微课动态展示《多宝塔碑》引出主题,既体现了中国传统书法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崇高地位,又揭示了中国文字独一无二的艺术魅力,对于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其次,注重细节,培养能力。教,关键在于“授之以渔”,教师给予学生的应该是方法。我把握住教材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合理利用教育资源与信息技术,始终围绕教学目标,带领学生通过实践,层层提高认知。通过ppt课件例字中辅助线、动态笔画的提示及书写要领的强调,使学生从独体字主笔的理解与观察,到主笔的写法,再到主笔书写规律的总结,循序渐进,都由学生观察读帖后归纳。学生养成了善于观察的习惯,感受到了书法带来的形式美感,培养了学生的书写能力和审美能力。这种对书法学习的探究意识的培养,才是书法老师的根本任务。
最后,以生为本,结构合理。我们不仅要将学生视为教育的主体,更应切实地将他们看作教育过程的平等参与者、合作者。全课简短精炼、条理清楚、层次分明。我将各种信息技术,灵活运用教学各环节中,有看有练有玩,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使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多样化,激发了学生书写热情和练写兴趣,让学生收获了练写成就感,既增加了教学密度,又提高了学生学习效率。“佳作欣赏---要点提示---练写交流---尝试创作”的教学模式较好地体现了书法课的特点:循序渐进、由浅入深。
中国传统书法文化博大精深,我还应在继续提高自身书法修养的基础上,努力学习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将它们更好地与书法教学融合,进一步探索更科学更高效的书法教育现代化之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