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奇正相成》书法教案 学科 书法 年级 五年 执教人编号 课题 《奇正相成》 课型 新授 教材分析 本课是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书法练习指导第10课奇正相成。在字中,奇是指险绝的、反常的笔画与部件;正是指平正的、端庄的笔画与部件。奇正相成是指在字的书写中,笔画、部件有奇有正,奇正相辅相成。本课大体分为三部分:主题讲解部分,以深、瑞、意三字为例,从笔画和结构两方面来认识奇正相成在三个字中的不同体现;看看想想部分通过辅助线对字的结构规律进行细致分析;书法园地部分介绍了智永与《真草千字文》。 学情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小学五年级学生,大部分学生经过两年的写字学习,已经养成了良好的写字习惯,能熟练掌握基本笔画的书写。在五年级重点让学生掌握汉字的间架结构和一些常见的偏旁部首。还有主次分明、奇正相成等构字方法。同时还要加强汉字书写训练,提高汉字书写、审美能力。教师要给学生搭建平台,学生能及时展示自己学习成果,品尝书写一手好字的成就感,从而获得不歇的学习动力。 教学理念 1、面向全体,让每一个学生写好汉字。 3、遵循书写规范,关注个性体验。 4、加强技能训练,提高文化素养。 教学目标 1.掌握奇正相成的基本结构规律。 2.继续学习通过读贴初步掌握“深、瑞、意”三个字中的笔画和结构两方面奇正相成的结构规律,并能正确描写,规范临写。 3、认识书法家智永与《真草千字文》。。 4.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感受中国书法的魅力,激发学生写字的兴趣。 教学重点 1.掌握奇正相成的基本结构规律。 2.通过读贴初步掌握“深、瑞、意”三个字中的笔画和结构两方面奇正相成的结构规律,并能正确描写,规范临写。 教学难点 通过读贴初步掌握“深、瑞、意”三个字中的笔画和结构两方面奇正相成的结构规律,并能正确描写,规范临写。 教学方法及教学具 教法:示范法 对比法、兴趣法 讲解法、故事导入法 教具:1.多媒体课件。2.实物投影。 学具:楷书描红字帖 教 学 环 节 设 计 教 学 流 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时间 一 二 介绍书法文化与军队作战的相似之处。 新课教学 知识拓展 1、介绍书法文化军队作战的相似之处。 2、故事引入。了解官渡之战中曹操取胜的原因,是运用的奇正配合,以奇制胜。书法中的每个字也有奇正的关系。 3、揭示课题。 板书课题:奇正相成 (一)以“深’字为例分析字中奇正的关系。 出示“深’字。让学生找出“深”字的奇和正。 总结:奇是指险绝的、反常的笔画与部件;正是指平正的、端庄的笔画与部件。 从笔画和部件两方面来认识奇正相成在“深”字中的不同体现。 总结书写特点。 (二) 学习深字的书写。 1、观察深字在米字格中的定位。 2、引导学生总结书写方法。 3、师范写。 4、集体描红。临写。 5、互评。 6、再临写。 (三)学习瑞、意两个字。 1、出示瑞、意两个字。 2、指导学生运用学过的方法找出奇正关系。 3、师范写。 4、集体描红。临写。 5、自评。 6、再临写。 (四)知识扩展 欣赏王羲之作品中的奇正关系。 (五)书法园地 1、听智永的小故事。 2.介绍《真草千字文》。 3、说一说小故事带给我们的启示。 观赏书法作品 看屏幕,听故事。 跟随教师一同书空课题。 齐读课题 找出“深”字的奇和正。 学生观察范字。 总结方法。 观察深字在米字格中的定位。总结书写方法。 学生观察、汇报、书写 观察教师范写 练写 听故事,欣赏 《真草千字文》。 学生感受书法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故事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去感受奇正相成的特征。 教师的范写,激发学生的书写热情。 读帖是临帖的前提,有效的观察,才能提高学生的书写能力。激发学生热爱汉字、热爱传统文化,增强爱国情感。 1 2 5 8 10 3 6 三 拓展延伸 临写其它奇正相成的字。 临写其它奇正相成的字。 鼓励学生大胆尝试 5 板书设计: 奇正相成 部件 笔画 奇 倾斜 巧 曲 正 方正 拙 直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