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基 本 信 息 课 题 《收放得宜》 参考资料 《九成宫醴泉铭》等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总纲:“中小学书法教育,必须以中国传统经典碑帖与汉字文化为基本内容,加强对祖国文字的理解与热爱,以提高汉字书写能力和书法艺术审美能力为基本目标,以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为基本途径,适当融入中国其他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在书法教育教学中,以“总纲”为基本宗旨,以“经典碑帖与汉字文化”为基本内容,以“九三一”为基本理念,以“廿四法”为基本方法。面向全体,让每一个学生写好简化字、熟知繁体字!遵循书写规范,关注个性体验。加强技能训练,提高文化素养。 在课堂教学中,严格遵循“九大原则”,完成“三个目标”。以“一课一字,一字多得”为主,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根据教学实际,熟练运用“廿四法”,关注学生实际获得,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本课理论简述: 中小学书法指导纲要中指出: 注重培养学生的书法基本功。临摹是书法学习的基本方式,临摹过程包括读帖、摹帖、临写、比对、调整等阶段。在临写的初始阶段,要充分发挥习字格在读帖和临写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引导学生观察范字的笔画、部件位置和比例关系。在临摹的过程中,养成读帖的习惯,形成“意在笔先”的意识。学生用毛笔临摹楷书经典碑帖,力求准确。部分书写水平较高的学生可尝试较准确的背临。 教 学 目 标(七要素) 任 务 目 标 基本 班级大部分学生能够掌握欧体字中收放有序这一结字特点。 高级 少数学生临写九分像例字。 三 维 目 标 技术 为学生提供米字格白底黑字的例字 强化“双姿”要求。 艺术 欣赏“盛”的原拓字。 文化 左收右放的结字特点带给我们的美感以及“盛”字引发出的人格导向。 教 学 重点 掌握欧体字中收放有序这一结字特点。 难点 欧体字中左收右放的结字特点以及笔画之间的对应关系 教 学 过 程 环节 时间 教学内容与教学思路 教案与学案设计 教学设计特色 实施者复批 情 境 创 设 与 复 习 导 入 3 课件出示《九成宫》中的“盛”字。 自己尝试书写一遍,初次体会《九成宫》中的“盛”字。教师巡视。 认识原贴中的例字 新 知 传 授 与 讲 解 示 范 35 引导学生利用定位法解决汉字的占格和大小问题。 (教师在学生初次书写的作品中找出书写过大或者过小的作品进行展示,提问学生作品在米字格中书写时如何解决汉字或大或小这一问题。) (1)生:根据所学知识,用定位法解决或大或小的问题。 (2)师:课件演示定位法 (3)生:根据定位法提供的线索,学生再次尝试书写。 (4)师:教师巡视指导,找出优秀作品展示。 2.找出布白均匀这一特点在“盛”字中的体现,并运用道书写练习中。 (教师选出“皿字底”布白均匀的作品,引导学生观察,“皿字底”布白均匀,还有哪些地方体现了这一特点?) (1)生:到屏幕前指出布白均匀这一特点在字中的 体现。 师:课件演示布白均匀这一特点。 生:根据布白均匀这一特点提供的线索,学生再一次尝试书写。 (4)师:教师巡视指导,找出优秀作品展示。 3.引导学生发现左收右放这一特点。 师:在“盛”这个字中,其实还隐藏着一个 更大的特点,我们来对比一下欧体中的“盛”字和我们日常书写的“盛”字,作者做了什么夸张的变化? (2)生:作者把斜勾进行了夸张,写的很长。 (3)师:作者为什么要这么处理呢?我们通过一个物理常识来解答。 (跷跷板左右重量相同能保持平衡,若一侧重量变轻,还想保持平衡,在不加重的情况下加长轻的一侧翘板长度,还可保持平衡。作者把所有笔画几乎都写到了左侧,如果想保持这个字中心平稳,就要把斜勾这一笔画加长,以保持平衡。使整个字形成了一个左收右放的姿态) (4)生:根据左收右放的特点,学生书写练习。 (5)师:教师巡视指导,展示优秀作品。 (作者通过左收右放这一特点,使一个平庸的汉字焕发出神奇的色彩和美感,这让我想到,我们每一个都有优点,只要我们不懈的坚持和强化,每一个人都会成功。) 4.引导学生根据笔画关系更准确的书写例字。 (教师利用自制教具,把汉字分解,对照例字,带领学生一笔一笔找对位置进行书写,进一步准确的对例字进行临写。) 5.教师示范书写。 6.学生在无格宣纸上进行书写练习,并可以选择纸张的大小。 7.展示优秀作业,拍照留念。 培养学生的读帖能力,通过定位法解决汉字在米字格中的占位问题。 展示优秀作业,激励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提高课堂效率。 通过分析例字的布白,解决汉字书写时“布白均匀”这一特点在例字中的体现。 展示优秀作业,激励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提高课堂效率。 通过分析例字“左收右放”这一特点,进一步准确的临写例字并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通过生活中的现象解决汉字书写的规律,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增添了课堂的趣味性 文化提升 通过分解练习的方法,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也让学生能够更准确的临习例字。 教师通过示范,树立教师的形象,也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例字的书写要领。 拓展练习,增强趣味性,提升课堂实效。 课 堂 小 结 与 下 节 预 设 2 1.总结本课所学知识 2.利用本课所学知识预习下一课要学的例字。 巩固本课所学知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激发学生热爱书法的兴趣。 课后 反思 板书设计 9、收放有序 说明: 1.“教学过程”中的“第二三项”、“第三四项”或“第二三四项”根据实际情况可以合并写:环节清晰,图文并茂,原拓为艺术目标,置于习字格中的白底黑字为技术目标。 2.教案全市电子共享,最看重的是“实施者复批”部分。 3.此教案作为“北京市书法学科课堂教学师资库”的主要评价内容。 4.页边距:上2厘米,下2厘米,左2.5厘米,右2厘米,页脚0.9厘米。 5.“对称页边距”、“奇偶不同”。正反面打印。 6.内容用“楷体”字,标题用“黑体”与“宋体”。字号“小四”。 附:一、中小学书法教育九三一理念 一)九大原则: 1.健康第一,写字第二。2.软笔写古,硬笔写今。3.经典为师,循序渐进。 4.点画先学,结构为重。5.心摹手追,拟之贵似。6.教师示范,形成偶像。 7.精讲多练,注重实效。8.因材施教,博精多样。9.智慧降本,师古不泥。 二)三维目标: 1.技术目标:三要素:立姿、规范、熟练。四内涵:知识、技能、方法、过程。 2.艺术目标:三要素:靠体、字法、章法。四内涵:情感、态度、陶冶、变化。 3.文化目标:三要素:源流、形制、传统。四内涵:感受、内化、认同、自信。 三)一个目的:普及书法教育,弘扬传统文化 二、中小学书法教育教学廿四法 五指执笔法;坐姿悬臂法;双钩点画法;单钩结构法;汉字趣解法;典故思启法; 教材活用法;同类归纳法;摹临复合法;点线辅助法;笔画标尺法;黄金比例法; 单字通关法;异体区别法;繁简同识法;口诀要领法;通临提高法;集字强记法; 名作再创法;同字大小法;循环演示法;优生先达法;差异资源法;班级特色法。 2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