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3课 起笔的方式 学情分析: 学生学习书法的态度基本端正,部分学生写字基本功良好,一般学生能把钢笔字写端正、整洁且写字姿势正确,但由于年级低刚接触毛笔不久因此在教学中也要更认真的指导,端正态度,正确书写,培养学生养成良好习惯,力争本班写字水平都能有所进步。 教学目标: 1、进一步了解起笔的方式、方法、关系和作用。 2、正确掌握和应用起笔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 3、让学生体验毛笔书法用笔的动态美,感受书法表现和生动传神的艺术形式美感,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优良品质,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 教学重点:起笔的方式与体验。 教学难点:起笔的表现方法和感受其动态美。 教学准备:录像资料、课件、范作和习作、文房四宝、画毡等。 教学过程: 一、 情境引入: 1、_??????_文化历史悠久,毛笔字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它开放、豪迈,可以说是全世界最漂亮的文字。作为一个中国人,一定要_??????_写毛笔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学世界上最漂亮的字毛笔字的起笔方式。 2、播放录像:书法家书写汉字的两个片段,以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引导学生观察书法家在写字时书写每个字的起笔方式,并谈论交流你所观察到的。 3、学生讨论起笔方式,教师提出起笔的重要性,因为书写每一个笔画都有起笔、行笔、收笔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笔法。起笔又是书写的第一步,所以尤为重要。引导学生理解汉字是由各种笔画交叉搭配组成的。若想写好一个字,起笔必须要写好。因此,练好毛笔字,首先要掌握好起笔的方式。 4、揭题:起笔的方式(板书) 二、课前尝试体验: 请同学们用毛笔在纸上画两组横。(课件呈现书中两组横线)请同学们组内讨论交流每一个横都有什么不同?你最喜欢那个横? 归纳总结:起笔的方式有露锋、藏锋两种。方式不同,产生的笔画形态也不同。它的外观形态分为尖头、圆头、方头三种。 三、导学新授、赏析与体验: ★活动一:露锋尖起 1、幻灯片呈现书中范例,师生讨论作品中的起笔特征,观察运用露锋尖起书写的一个横,想一想它是如何书写出来的?感受书法二维空间感和起笔的质朴生动、变化传神的形式美与动态美。 2、学生讨论,总结归纳:露锋尖起共有四步骤,①露锋入纸。②笔尖在左上角。③向右按笔并逐渐调整笔尖。④铺开笔毫向右运笔。 3、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练习,组内讨论书写过程,组内评出最佳写手。 ★活动二:藏锋圆起 1、观摩领悟:藏锋圆起的起笔方式。 (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和区别露锋和藏锋的起笔区别。 (2)教师一边演示各种起笔技法一边讲解,学生观摩领会。 2、范作欣赏学习:藏锋要把笔锋裹藏在笔画里,不露锋尖,“欲右先左,欲下先上”,只是比露锋尖起多了个逆笔和转折的动作。提醒学生多多注意观察、体会和实践。 3、总结归纳藏锋圆起的步骤,要点:(学生尝试归纳,教师总结) ①逆笔向左(笔尖朝右) ②笔尖由右转向左上方 ③调整笔锋后右行笔 ④笔锋居中(笔尖超左)向右运笔 4、书写小游戏,尝试练习: 组长发号指令,组员一起书写,看看谁在一分钟之内写的藏锋圆起方式的横又多又标准?组内成员互评,纠正不正确的起笔方式。 ★活动三:自学藏锋方起 1、自学教材P9页,(藏锋方起部分)并在组内讨论交流你学到的方法和技巧。(并在组内操作书写)完成后各组选派一名同学到黑板操作书写并讲解。 2、教师适时点拨讲解不到位的地方。学生也可以适时互评。 3、观看大屏幕中图片,并结合学生黑板中展示的字例,共同交流总结藏锋方起的方式方法。 4、总结归纳: ①逆笔向左(笔尖朝右) ②向右下顿笔 ③提笔转向右行笔 ④向右行笔(笔尖朝左) 四、感受、体验与创作: 1、我是火眼金睛小游戏: 同桌的两个同学各自书写三种不同方式起笔的横,相互检查指出对方在用笔上的好与差。 2、临贴练习: 自由练习不同方式的起笔,时间3分钟。(可用方格毛边纸)。 3、教师走进学生中巡视指导,特别是要对个别孩子有针对性的单独示范。同时提示: (1)注重起笔的不同方式的不同表现形式; (2)注意写字姿势,做到速度适中、静心书写; (3)作品注意章法布局和形式美感; (4)鼓励:看谁的进步最大! 五、评价与畅想: 1、展评: 讲台前排拉线布置“书法展厅”,请部分同学将自己本节课中书写的认为最满意的作品,展挂其上。再让同学们欣赏后谈感受和体会。同时老师挑选作品进行点评,指出学生作品中用笔的优劣,如:不同笔画的起收笔、提按转折、笔锋表现。 2、快乐畅想: (1)激励:评选“小小书法家”和“进步小能人”。 (2)巩固强化,建议课后:a、坚持每日一练;b、每周创作一副作品。 (3)小结:孩子们能写出这么好的字,创作出这么美的作品,真能干!大多数同学都能正确掌握了书法“起笔”的特征和技法,大胆心细,生动有趣,你们的作品真棒!美极了! 六、板书设计: 第3课 起笔的方式 露锋尖起(笔尖在左) 藏锋圆起(笔尖朝右) 藏锋方起(笔尖朝右)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