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认识自己 一、课题 认识自己 二、授课对象 中小学生在自我意识的发展具有三大特点:独立性和自主性明显增强、强烈关注自己的外貌和体征、开始趋向于自己的内心世界。在自我概念方面则有自我概念的抽象性和理想化、自我概念在结构上更加分化等特点。正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同时也处于自我意识的第二次飞跃的时期,也是第二次反抗期,即对一切外在力量予以排斥的意识和行为倾向。与此同时中学生的自我同一性处于探索与发展过程中。在这一充满能量和矛盾的阶段,中小学生对自我的认识开始不断深入的,但同时也存在自我认识不足的普遍现象,并因此产生诸多心理与行为问题。此时引导中学生学习更全面、客观地认识自我对其自信心的建立、自我发展和同一性的建立都是有积极作用的。 三、 教学方式 教师讲授式、讨论式、活动参与式。 四、教学媒体 黑板板书、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目标 1、能基本说出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心理自我的含义和特点; 2、能说出全面、客观认识自我的重要性; 3、能掌握和运用从主观、客观两方面认识自我的主要方法。 六、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能认识到全面、客观认识自我的重要性。 2、教学难点:能掌握从主观、客观两方面认识自我的主要方法。 七、教学内容 1 自我的概念(略讲) ①弗洛伊德把人格分为超我、自我、本我、本我。自我处于本我和超我之间, 代表理性和机智,具有防卫和中介职能;它按照现实原则来行事,充当仲裁者,监督本我的动静,给予适当满足。任何能成为意的东西都在自我之中,但在自我中还有仍处于无意识状态的东西。 ②威廉·詹姆斯把自我分为主体我与客体我,主我是对自我进行认识与知觉 的主体,执行自我的功能, 支配自我的活动,客我是自我的客体,是自我观察的对象。 自我:个体对自己以及对自己与周围事物的关系的认识和把握,是整合和统一个人人格的核心。 自我是一个由多种成分组成的自我调节系统,它是通过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三个环节的相互作用控制着个体的心理活动和行为。 2 认识自我:自我认识是在自我感觉、自我表象的基础上对自己的洞察和理解。 3 认识自我的重要性: ①正确认识自我可以获得自信,我国文化的谦虚传统下,个人往往妄自菲薄,胆小自卑; ②正确认识自我促进个人发展,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先有自知,才能自省,进而自我完善; ③正确认识自己可以对自己准确定位,既不自视过高也不妄自菲薄,找准定位有利于自我发展和社会适。 4 全面认识自我,自我分为心理自我、社会自我、心理自我。心理自我是自己对自己身体的认识和评价; 社会自我是自己对自己在社会生活中所担任的各种角色的认识和评价;心理自我是自己对自己思想、态度、价值观的认识和评价。 5 客观认识自我。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孙昭远) 最困难的事情就是认识自己。(希腊) 自知之明是最难得的知识。(西班牙) 要想了解自己,最好问问别人。(日本) 只有在人群中间,才能认识自己。(德国) 天上的繁星数得清,自己脸上的煤烟却看不见。(马来西亚) 客观认识自我主要的方法:①他人评价;②自我反省;③客观成就。 八、教学过程与方法 1导入教学 “认识你自己”相传是刻在德尔菲的阿波罗神庙的三句箴言之一,也是其中最有名的一句,出自古希腊七贤士之一,斯巴达的喀隆,也有人说是苏格拉底。早在古希腊,哲人们就开始探索自我的奥秘,那在21世纪的今天,老师也要给同学们提出几个问题:你认识自己吗?你认识真实的自己吗?你知道如何认识自己吗?请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并做下面这件事,我们来做一个简单的游戏,老师手上有班级中两名同学的对自己的简要自述,老师念给大家,请你们猜猜这两个同学是谁。 2揭示教学、 3强化教学 从这个小游戏可以看出,一个人对自己定义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你所了解的自我往往不是完整的、准确的除了你明确意识到的那一部分自己,还有一部分被你忽略的自己,找到它们,你才能看到真正的自己、才能找到那个较完整的自我。因此,学习认识自我是非常重要的。 呈现玛丽的案例,引出没有正确的自我认识会影响个人的正常生活、发展,从而引出认识自我的重要性。 ①正确认识自我可以获得自信,我国文化的谦虚传统下,个人往往妄自菲薄,胆小自卑; ②正确认识自我促进个人发展,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先有自知,才能自省,进而自我完善; ③正确认识自己可以对自己准确定位,既不自视过高也不妄自菲薄,找准定位有利于自我发展和社会适应。 那什么是自我?(简略从弗洛伊德的理论和威廉·詹姆斯的理论入手阐述自我的感念。) 全面认识自我要从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心理自我、自身优缺点几个方面进行。自我分为心理自我、社会自我、心理自我。心理自我是自己对自己身体的认识和评价;社会自我是自己对自己在社会生活中所担任的各种角色的认识和评价;心理自我是自己对自己思想、态度、价值观的认识和评价。 4反思教学 学习了如何全面认识自我,让每个学生写“我的自白书”尝试从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和心理自我三方面全面地分析自我。同桌分享对方的自白并进行补充,同时引出要客观地认识自我。 5延伸教学 刚才的活动,同学们都积极地和同桌分享了自白书,大多数同学都通过同桌的补充进一步完善了自己的自白书,同学们在这个活动中有什么体会呢?你有没有发现那部分未知的自己呢?请几个同学和全班分享自己的体会。 引导学生发现认识自我的过程中从他人那里得到的信息非常重要,可以补充自己未发现的方面也能纠正自己不准确的自我认识,从而引出要客观认识自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