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基 本 信 息 教材版本 人美版 年级册课 五年级下册第十课 课 题 《广字头》 参考资料 《说文解字》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总纲:“中小学书法教育,必须以中国传统经典碑帖与汉字文化为基本内容,加强对祖国文字的理解与热爱,以提高汉字书写能力和书法艺术审美能力为基本目标,以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为基本途径,适当融入中国其他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在书法教育教学中,以“总纲”为基本宗旨,以“经典碑帖与汉字文化”为基本内容,以“九三一”为基本理念,以“廿四法”为基本方法;面向全体,让每一个学生写好简化字、熟知繁体字;遵循书写规范,关注个性体验,加强技能训练,提高文化素养。 在课堂教学中,严格遵循“九大原则”,完成“三个目标”。以“一课一字,一字多得”为主,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根据教学实际,熟练运用“廿四法”,关注学生实际获得,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本课理论简述:书法教育是弘扬传统文化的主要突破口。几千年来,书法的学习方法不外就是通过对中国经典碑帖的临摹。临摹的目的就是从笔画到结构与古人求同求似。根据“先重结构,再重用笔”的原则,首先强调用眼的观察力,其次是手的表现力。只有“察之者尚精”,才能“拟之者贵似”。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教师的作用在于激发学生兴趣,引导方向;学生主动探索发现,并且能够在新旧知识间建立有意义的联系。通过多年的书法教学实践,我认为书法学习必须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通过创设任务情境,将学习目标与问题解决联系起来,充分调动学生主体性,培养学生的自主读帖能力,逐渐形成分析能力、临帖能力、鉴赏能力等。 “点线辅助法”、“摹临复合法”等书法学习方法,是通过任务驱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潜能,完成自我知识体系的建构,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通过课课观察、课课联系、课课积累、课课渗透,形成读帖、临帖、背帖与书法实践的方法建构。通过组织学生自主学习,有效提升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艺术表现力,同时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与挑战性。 教 学 目 标(七要素) 任 务 目 标 基本 1.观察和分析广字旁,掌握书写要领,准确书写。 2.依据书写要领和规律,临摹“庶”字,掌握书写“庶”字的一般方法。 高级 1.运用点线辅助法分析“庶”字,掌握书写特征。 2.临摹“庶”字,把握要领,能够放大缩小或在不同形制的格中书写。 艺术 1.掌握“庶”字的笔法特点,体验“庶”字的点画美、结构美。 2.临摹、欣赏经典碑帖,提高审美情趣、文化素养和人文底蕴。 文化 1.了解广字旁的字源演变和“庶”字的相关文化。 2.欣赏不同书体的“庶”字,感受不同书体的意蕴美与仪态美。 教 学 重点 运用点线辅助法分析法进行临摹分析,掌握广字旁的书写要领。 难点 1.读临“庶”字,把握布白均匀以及笔画的空间位置关系。 2.把握 “庶”字重心,表现“庶”字结体险峻。 教 学 过 程 环节 时间 教学内容与教学思路 教案与学案设计 教学设计特色 实施者复批 情 境 创 设 与 复 习 导 入 3-8 1.出示集字,引导观察 2. 提问启思,引入新课 仔细观察,你发现欧阳询笔下不同的广字旁了吗? 3. 文化渗透,揭示课题 了解广字字源文化 创设情境,文化引领,拓展思维,通过观察、体会和交流,启发学生自主学习,为新知学习做铺垫。 新 知 传 授 与 讲 解 示 范 8-6 引导观察,归纳总结 广字旁的不同写法主要表现在组成广字旁的三个笔画的书写特征及其组合规律上。 观察交流,试写体会 指导练习,强化要领 巩固练习,掌握要领 一是右点坚挺,位置较高,居于横画收笔处。 二是短横短促有力,左低右高,左放右收。 三是撇画于横画左下方断开起笔,行笔舒展,呈兰叶状,姿态优美。 四是广字旁整体呈较窄三角形字形,姿势上扬,结体险峻。 树立观察意识,初步感知“广字旁”的形态特征;培养书写自信和临摹习惯;训练使用书法语言总结书写特征和书写方法,使书法课堂具有文化氛围;在注重技能训练的过程中教师精讲书写要领,学生巩固练习,形成实效。 学 生 实 践 与 作 业 讲 评 15 文化渗透,提高素养 了解: 庶字字源演变 庶字在《九成宫醴泉铭》中出处及含义 读帖分析,试写感知 关键位置 收放有度 布白均匀 中宫紧收 主笔突出 整体字形 教师示范,强化要领 临摹书写,单字通关 组织展评,交流提升 运用摹临复合法、点线辅助法、笔画标尺法、黄金比例法、单字通关法、通临提高法、集字强记法、循环演示法等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强化“庶”字字形特点及结构特征;让教师示范形成偶像作用,强调心摹手追,拟之贵似;在分析、临摹和评价的过程中提高学生观察能力、辨识能力和诊断能力,达到总结规律,掌握技能的目的 拓 展 提 高 与 作 品 展 示 10-8 组织欣赏,提出挑战 巩固练习,感受乐趣 展示交流,分享收获 运用同字大小法、通临提高法、集字强记法等教学方法,鼓励学生善于观察、乐于思考、敢于尝试、勇于创新;在关注学生实际获得的基础上,关注学生的书写差异,优生先达,形成榜样;提高书写兴趣,树立书写自信。 课 堂 小 结 与 下 节 预 设 3-5 指导欣赏,文化渗透 分享交流,增长信心 树立经典为师的学书意识,拓宽视野,博精多样;培养学生书写兴趣,提高书写自信。 课后 反思 在课堂教学中,以“总纲”为基本宗旨,以“经典碑帖与汉字文化”为基本内容,严格遵循“九大原则”,完成“三个目标”。本课以《九成宫醴泉铭》为范本,创造性地使用教材。通过广字旁教学,学习“庶”字。教学设计在鼓励孩子善于观察、乐于思考、敢于尝试、勇于创新的基础上,熟练运用“廿四法”,尤其是“点线辅助法”贯穿于汉字分析、临摹和评价的始终,关注学生实际获得,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在技能训练过程中,突出学生主体性。通过问题引领学生自觉、主动发现为线索,培养孩子的探索精神,促使他们发现和感悟“广字旁”的笔画特点及形态特征;学会发现和探究“庶”字结构要领;学会发现和展示自己的作品;学会发现和欣赏他人的优点……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在讨论中深化认识,在质疑中养成探索精神,在运用中实现能力的提高,在合作中反思中成长、收获,做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 板书设计 4 5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