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美版五年级下册书法 第13课口字头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美版五年级下册书法 第13课口字头 教案

资源简介

《第13课 口子头》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学会从笔画特征、结构特点、整体布局、落款、印章等方面来评价斗方集字练习作业。
欣赏云龙山石刻,了解石刻与名人故事,提升观赏趣味和审美能力,启发学生对名山大川的深层思考以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掌握口字头的外形轮廓与笔画特征。
观察“足”“呈”“品”,分析口字头形态的细微差别。注意平撇与短撇的差别。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教学重点
掌握口子头的形态特点及其写法。
(二)教学难点
掌握口子头各笔画的组合特点。
教学过程设计:
一、学生书法作品分享
学生一边展示临摹老师的书法作品:“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一边讲述这句话的来历和意思。(既有对全体学生的思想教育,又有对学生个性的书法练习指导,而且为新授课埋下伏笔)
二、课程导入
教师小结过度:这位同学不仅给我们分享了她临摹的书法作品,而且让我们知道了一个深刻的道理:任何目标的实现,都要从眼前的一点一滴小事做起。今天这节课,咱们就从最基础的学起。
三、探究新知
1.趣谈“足”
师:中国最早的文字是甲骨文,我写一个甲骨文请大家猜一猜(教师板书 。
师:这个字分上下两部分,上面的字符表示目的地,下面的字符表示脚,合在一起,表示脚走到了目的地。达到了自己的目的,人会感到满足,这个字就是“足”。
出示ppt,带领同学认识“足”字的不同书体:《说文解字》中的篆书、东汉《鲁峻碑》中的隶书、唐代书法家欧阳询的楷书、宋代黄庭坚的行书、唐代书法家冯承素的草书、印刷字库中的标准宋体。
浏览欣赏不同书法家书写的“足”。
2.探究欧体“足”口字头的写法和特点
师:今天我们重点来探究欧体“足”口字头的写法(出示图片),口字头是怎么书写的?形态上有什么特点呢?
(1)学生带着问题观看视频。
(2)PPT展示原碑中的“足”字和米字格中的“足”字,学生讨论口字头形态上有什么特点呢?
(3)教师PPT演示,并小结:
从整体上看:口字头上开下合、左低右高。
从每个笔画看:口字头左竖起笔顺锋入纸,上细下粗,略有弧度;横折与竖不相连,横轻折重,转折处棱角分明;最后一笔横画左右略出头。
在米字格里看:口字头位于米字格中竖线偏左的位置。
3.师:口字头的字很多,我们重点观看一下“足”“呈”“品”三字中口字头形态上有什么不同?(PPT出示“足”“呈”“品”三字)
(1)学生讨论:请几位同学谈谈自己的看法。
(2)教师小结:在不同的字中,口字头会有细微变化的。
(3)学生观看“呈”“品”的书写视频。
四、书写实践
教师出示ppt(学生书写纸),按照描红口字头、双钩填墨、临摹顺序,练习书写。
强调学生在书写过程中要注意运笔熟练灵活。
指导学生在课本第48页双钩填墨,临写例字。学有余力的同学,可以在课本第72页继续临摹练习。
个别辅导,纠错,示范。
五、展示评价
引导学生进行自评、互评,最后教师点评。
学生自我评价,是否学会了口字头的写法,是否能准确把握口字头的形态特点,以及它在米字格中的位置。
学生互相评价,看谁运笔熟练灵活。
教师点平时,以鼓励性的语言指出学生有进步的地方,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对不好的地方指导学生改正。
六、作品创作
从“丰衣足食”、“知足常乐”、“品学兼优”、“龙凤呈祥”四幅作品中选择一幅进行临摹,并与同学们分享。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