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教学基本信息 课题 《横钩》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指导思想: 本课以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对于写字的要求为指导,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学生为教学主体,着力体现以下基本理念: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参与教学活动,使学生在感受、体验中学习书法知识和技能,提高书写能力,掌握书写规律,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通过欣赏、分析、书写教材中的例字,体会基本笔画的形态美,感受汉字的结构美。 理论依据: 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指独立 活动时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也就是通过教学所获得的潜力。两者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本课教学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带有难度的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潜能,超越其最近发展区而达到其困难发展到的水平,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下一个发展区的发展。 教学背景分析 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隶属小学北师大版《书法练习指导》教材三年级上册。本课的内容是让学生体会两种不同形态的横钩的写法:横后作钩,钩部不向上凸起;横钩作钩,钩部向上凸起。并且让学生体会含有这两种形态横钩的范字“军”和“宫”的结构特点和临写方法。同时本课对“集字”的创作方式进行了介绍和说明。 本课分为两课时: 第一课时内容是:横钩的笔法练习,以及由横钩组成的宝盖头的结构特点;相关范字“宫”的临写,欣赏当代名家作品。 第二课时内容是:秃宝盖在具体汉字中的结构特点,以及“军”的临写,同时了解“集字”的创作方式,作用。欣赏《圣教序》并了解其由来以及其作者怀仁。 学生情况分析: 三年级学生经过一个学期书法课的学习,在知识经验方面:首先,对欧体的笔法特点和欧字的结构特点有了初浅的认识,对《九成宫》的来历以及作者欧阳询有了一定的了解。其次,他们对“笔墨纸砚”的知识、描红、临拓的学习方法等常识有一些了解。在学习兴趣方面:通过以往的教学体会,学生对执笔写字有浓厚的兴趣和自信心,对与书法相关的文化知识和文化背景也有较浓兴趣,学生愿意深入探究事物的本质从而理解文化内涵;有意愿了解笔画和结构“美”,喜欢模仿老师写的字,喜欢临摹字帖。在学习能力方面:三年级学生有较强的观察、分析、探究和表述能力,书写基础好的学生人数较多,但由于接触书法学科仅仅接受半个学期18节课的书法学习,学生笔画质量较弱,九成宫的结构意识,如内紧外松、上紧下松、左紧右松......尚未形成。 教学目标(内容框架) 知识与能力: 认识横钩的基本形态特征,学习横钩的写法。 认识横钩的形态与其在字中的作用。 体会横钩爱宝盖头中的形态和作用,写例字“宫”。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图片,以及拆分横钩模型的方法认识横钩的基本形态,感知横钩的写法。 通过小组讨论交流,自主探究横钩的写法。 通过读帖,认识横钩的不同形态以及在字中的不同作用。 通过观察辅助线,观摩老师范写的学习方式学习“宫”的写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建立书法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热爱书法。 培养学生小组合作的意识。 引导学生体会追求书法艺术之前的平心静气,笃志好学的心理素质。 教学重难点:1.认识横钩的基本形态特征; 2.学习横钩的写法; 3.认识横钩的形态与其在字中的位置关系。 教学过程(表格描述) 教学阶段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置意图 技术应用 时间 安排 一、 带入情境,引出课题。 带入情境,引出“鸟儿”: 播放背景音乐,出示春景水墨画。 谈话引入:同学们,我们告别了冬天,渐渐地,渐渐地,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天地万物被渲染了富有生机的色彩。你知道哪些与春有关的诗句吗? 2.激发想象,引出课题: 引导学生从鸟尾至鸟喙勾勒出鸟的形态。 出示“鸟儿视胸”的图片:播放鸟儿鸣啼的声音,启发式提问:生机盎然,春光无限呀!听!谁在林间啼叫?看!它的姿态!伸出右手勾勒出它的姿态,你联想到了什么笔画? 3.板书课题:横钩。说名课题:横钩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一个新的笔画! 学生活动:吟诵与春有关的诗句,引出春天的“鸟儿”。 动手勾勒鸟儿的形态,由鸟儿的形态联想到笔画横钩。 看板书,知晓课题。 引导学生应着时节赏水墨画,听古筝曲,吟诵诗句,以国学、国画触发学生学习书法的兴趣。 以“鸟儿视胸”的图片带出笔画横钩,可以培养学生从生活中感知书法元素的意识。同时为后面突破横钩方向难点作下铺垫。 PPT演示文稿、音频。 1 二.新授 三.拓展环节 学写横钩 (一)自主分析运笔方法,发现问题。 1.拆分笔画,分析横钩的写法: 教师引导:出示横钩的模型,启发式提问:看!老师这里有一个横钩,谁能把它拆分曾两个独立的笔法呢? 教师顺势追问:你觉得横钩该怎么写呢?大家认同吗?试着写写吧! 交流试写过程中出出现的问题: (1)启发式提问:在试写的过程中,你遇到哪些问题需要大家帮帮你吗? (2)汇总学生提出的问题,引导学生将问题归类 预设问题如下: (二)小组合作,探究运笔方法。 小组合作讨论运笔方法: 教师活动:鼓励并启发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看来大家普遍存在这些问题,相信同学们通过小组合作能够自己探索解决!我们三人一组挑选一个问题,讨论怎样避免写成这样?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 全班交流: 挑选三个小组进行汇报 汇总交流结果 在学生回报的过程中,老师及时板书,记录讨论结果。 (3)评价总结:大家的小组合作能力非常强,分享了智慧,提炼了方法! (三)针对难点,引出“书论”辅助理解,老师示范。 1引出书论经典: 教师活动:出示“鸟儿视胸”图,并出示书论中相关内容:宝盖之钩有如鸟之视胸乃妙。 启发式提问:其实古人对横钩的出钩方向也有过研究,读读这一句,体会钩的方向应该取一个怎样的势呢?谁来解释? 2示范书写: 示范书写,同时说运笔歌谣:写横行笔至末端,提笔后重按,拇指向上捻笔管,向左下方短距离内提笔,驻笔尖。 学写例字“宫”。 1.欣赏不同形态的横钩的形态。 播放含有横钩的字:引导学生在不同的字中找到横钩,进行欣赏。 启发式过渡语:其实,很多字,很多的部首中都含有横钩,比如,读一读这些字,指指横钩在哪里? 重点学习“宫”的结构。 (1)提出分析的顺序。 教师活动:提出分析的顺序:我们从用整体到局部的观察方法分析“宫”字的结构。 (2)从整体到局部对“宫”字的结构进行讨论交流: 分析整体: a教师活动:出示相关辅助线,提问:整体观察,宫字属于什么结构的什么类型? 教师活动:出示宝盖头的甲骨文,以及宝盖头的本意:帽子、覆盖。以此引出宝盖头“天覆”的作用。 b教师活动:出示相关辅助线: 提问:从整体看这些同方向的笔画,你发现了什么? 分析局部: a教师活动:出示宝盖头的相关辅助线:引导学生交流讨论 教师活动:总结后提出重心偏左的结构特点。 b教师活动:出示“吕”的相关辅助线:引导学生交流讨论两个口的异同。 教师活动:评价后出示“宫”的甲骨文以及本义:多窗户的大型建筑物。引导学生理解两口要“两口重心对正”的道理。 讲解中心对正的方法:横的起笔对正宝盖首点的起笔。 3.老师范写 教师活动:范写,提炼要点 4.学生练习、展示评价 播放静心古筝曲,巡视,发现个别问题和普遍问题。个别问题个别面批,普遍问题集中说明。 全班展示 (一)读帖,感知感受不同形态的横钩的作用。 教师活动:出示不同形态的横钩构成的字,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其不同的作用。 (二)欣赏作品,体会横钩、横撇和横折的笔法相近之处。 教师活动:出示书法家董正贺的作品,以及作品出处。讲解作品含义。 引导学生观察作品中横钩、横撇和横折笔法的相近之处。 思考如何将横钩拆分成以前学过的笔法,并回报:分成短撇“啄”和长横“勒”。 全班讨论横钩的笔法,交流并达成一致;试写。 反思试写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全班交流。 小组合作讨论,自主解决问题。 被挑选的三个小组挑选一个主题,合作汇报:第一位同学汇报主题、第二位同学汇报错因、第三位同学汇报避免写错的正确笔法。 (没有被挑选的小组聆听同学的回报,并及时进行补充。) 观看“鸟儿视胸”图,阅读书论中相关经典,体会横钩的出钩方向。 全班交流出钩方向。 观看老师范写,聆听运笔歌谣,记住横钩的运笔方法。 读字,找出其中的横钩,欣赏。 聆听“分析结构的方法”。 学生活动:观察整体结构,看出“上下结构”与“上宽下窄”的字形特点。 学生活动:品读宝盖头的甲骨文,加深对其字形“上宽下窄”的理解。 学生活动:观看辅助线,思考多个同方向笔画存在于一个字中时应该注意什么。 交流(平行、等距、参差) 学生活动:交流讨论宝盖头的结构特点。 学生活动:聆听老师提炼的方法。 学生活动:交流讨论“吕”两个口的异同。 聆听老师讲解布局的方法。 观摩、聆听布局要领 评价后再练习。 学生活动:自主练习、自评互评 学生活动:观赏不同形态的横钩,体会不同形态的不同作用。 学生活动:赏析名家作品,品读含义,体会笔法。 设计意图:通过鼓励学生自主合作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分工汇报讨论结果的能力;培养学生汇总概括和提炼的能力。 设计意图:1.引导学生通过“已学笔法书写”推理分析横钩的书写。2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并将问题归类。 设计意图:通过品读书论中总结的相关文字、观看图片、观摩老师范写以及聆听运笔儿歌,帮助学生突破“出钩方向”的难点。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观察不同形态横钩,体会不同横钩的作用,帮助学生养成读帖的习惯;通过欣赏书法家的作品,建立“横钩”、“横撇”和“横折”在笔法上的联系,引导学生变通学习方法。通过对道德经的学习,帮助学生体会追求艺术的最佳内心境界。 PPT演示文稿 PPT演示文稿 PPT演示文稿 PPT演示文稿 PPT演示文稿 PPT演示文稿 PPT演示文稿 PPT演示文稿 PPT演示文稿 PPT演示文稿 PPT演示文稿 2 2 5 6 4 1 1 1 1 1 1 1 2 1 15 效果评价 评价 学生小组间评价,指出优点与不足,选出小组中的优秀学生并展示作业。 课件 评价标准: 笔画形态基本正确,字体端正。 合格 笔法正确,结构美观。 优秀 笔画形态正确,结构合理。 良好 学生个人、小组根据评价标准进行评比推优。 通过评价创设同学之间互相交流、学习的机会。 PPT演示文稿 3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