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基本情况 名称 第14课 贝字底 教学背景 理论依据: 本节课为四年级下册第14课内容。贝字底是由贝字直接作为偏旁引用而来,贝字作为偏旁部首通常呈现两种形态,一种是贝字旁,如:则、账、贬、贩等;另一种是贝字底,如:资、贷、费等。 在原始社会自然经济十分低下,部落首领一般把贝壳作为一种“奖品”奖励给有“功”的部落成员,贝壳成为一种荣耀的象征,深得人们的青睐。后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出现了物物交换,此时,贝壳成为一种固定的物品成为交换的工具,成为当时的“货币”,故有了“宝贝”的说法,所以,通常情况下,在现代汉语字词典中,凡是与物品金钱等事物相联系都有贝字的“影子”。 教学内容: 本课学习的内容是贝字底,分为四部分,即以“贝”字为例,认识贝字在篆、隶、草、楷、行五种字体中的不同形态;贝字底的书写要点与字形;欧体字例“贵”“质”“宝”(繁体字)的字形结构分析与练习;书法园地关于“章法”的知识。 学生情况: 学生经过三、四年级近两学年度的学习,可以说基本上掌握了软笔书法的书写方法与技能,掌握了以“永”字为特例的汉字点画运笔规律;其次,贝字底是经常书写应用的汉字偏旁部首之一,学生比较熟悉,对顺利完成本课书法教学已有良好的基础。 教学方式: 观察法、讲解法、练习法。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正确理解和掌握贝字底的书写方法。 2.认识带贝字底字的形体特征,掌握贝字底与上部的合理搭配关系。 3.了解“贝”在篆、隶、草、楷、行五种书体中的形态变化与特征。 4.了解书法章法的相关知识。 教学重难点: 1.“贝”字底的书写方法。 2.含“贝”字底字形的结构特征。 教学过程 教学 阶段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技术 应用 时间安排 组织教学 清点学生人数 检查学具准备 准备学习用具 坐正姿势,静心听讲 稳定秩序 为上课打好基础 幻灯片 1分钟 认识五体书中的贝字底形态 (一)导入新课 1出示海滩贝壳图片 2展示真实的贝壳 教师:小朋友们看到了老师“收藏”的贝壳,我想孩子们十分的喜欢,今天我们来学习与贝壳有关的偏旁部首——贝字底。(板书课题) 通过投影仪观察贝壳的外象特征、表面纹理。 学生自由发言,激发兴趣。 贝壳对北方的孩子而言是非常少见的,通过对贝壳图片和真实贝壳物象的观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顺理成章的引出了本课课题。 幻灯片 投影仪 2分钟 (二)认识“贝”字的演变: 教师在黑板上用粉笔画出,让学生直观了解贝壳→贝字象形文字→贝字。 学生观察教师作画,并进行自由发言。 通过认识贝字的“来源”,进一步认识繁体字“贝”的形成,使学生加深对贝字底的记忆。 幻灯片 2分钟 (三)贝字的本意: 教师:贝字由象形而来。甲骨文和金文字形,象海贝形。汉字部首之一。古时_???_贝壳为货币,又用作装饰,故_???_“贝”的字多与钱财宝物、装饰品或贸易商品有关。本义:海贝(板书) 学生观看、比较课本中有关贝字的五体书写形态。 通过对贝字的五体书写不同形态的观察与比较,唤起学生对繁体字“贝”字注意,加深欧体“贝”字的印记。 幻灯片 3分钟 贝字底的书写要点 (四)导入新课 教师:请小朋友首先细心观察贝字底,说一说点画之间的关系。 分析贝字底的形态 师:“贝”字在下的时候我们经常称之为“贝”字底。我们发现“贝”字作底的时候一般情况是在字的下面。首先让我们一起来观察贝字底形态特点。 游戏活动:教师示范“木字底”“心字底”与“贝字底”,学生按照老师的示范进行游戏活动。 教师示范贝字底 师:“贝”字底书写的时候有哪些特点?(出示田字格中的“贝”字底) 师:现在老师就按大家说的要求写一个“贝”字底。 (师进行范写) 学生观看课本中的“贝字底”,并进行自由回答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观察分析贝字底的形态特征。 生1:“贝”字底在整个字中偏小。 生2:“贝”字写得有些瘦长。 生3:最后一笔点要写得与左边的竖撇在同一水平面上,这样字就稳。 (活动一)学生进行书写练习——在写字本上写一个“贝”字底。 注意握笔姿势:一抵二压三衬托,指实掌虚腕灵活,角度适宜方向正,笔画轻重细琢磨。 本阶段是课题的重难点部分,教师就要有目的性的引导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因此,首先一开始就要让学生从细处着手,为有效解决重难点做好准备。 对贝字底的点画细微的分析为正确书写贝字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游戏活动,使学生对“木字底”“心字底”与“贝字底”有了比较的认识,加深了对字形的感受。 活动一:让学生在严格遵循“书写要点”下,感悟贝字底的书写要领与方法,对知识点进行有效理解与巩固,顺利的达到对教学目标的突破与实现。 投影仪 5分钟 字例(贵、质、宝)分析与书写练习 师;“贝”字底的字一般都是上大下小我们一起来看字例中的“贵”字,大家观察一下它的上半部分书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师:借笔定位很重要,它能决定所写的字上下是否和谐。 师:仔细观察,只有胸有成竹才能把字写好。现在请大家看老师写这个字。(师通过投影仪进行示范) 教师联系上节课中有关“笔断意连”“避让”等知识,引导学生对字例“质”和“宝”进行分析,并通过投影仪进行示范。 生1:上边的最后一笔最长,是整个字的“分水岭”。 生2:上半部分要控制在米字格的之间以上,为下面的贝字底留下充足的空间。 生3:横折写的时候,上面宽下面窄。收笔时向左下倾斜。 生4:里面的两横要略小写,并且与左(贝字底中的竖画)右(贝字底中的横折)没有连接,显得十分活泼。 (活动二)学生进行字例书写练习。 生:动手仿写。 活动二是本课的重点部分,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关键,教师引导学生对课本字例的分析,为正确认识字例的点画结构打下基础。 教师对字例的示范,为学生进行正确书写打下基础,同时可以激发学生书写的欲望与情趣。 投影仪 18分钟 作业展示与评价 教师挑选几幅有代表性的学生作业进行展示。 师:谁愿意把你写的字展示给大家看。 师:说一说,对自己这次习作满意吗?为什么?你觉得哪件作业比较好,好在哪些方面?你认为哪习作需要改进,怎么改? 谈谈你的想法。 生:展示。 生:对自己的作业进行评价。 生:对同学的作业进行评价。 评价是课堂教学的一部分,教师鼓励学生大胆发言,积极评价。 生生评价,是“横向”学习的有效途径之一,也是有效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和鉴赏能力的手段之一。 投影仪 4分钟 学习大空间——章法 师:刚才有位同学说XXX的写的作业布局很好。那么,布局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又一书法知识——章法。 师:我们通过3幅名家书法作品来分析其章法。 学生对三幅名家书法作品中的章法布局进行比较自由交流、讨论。 生1:第一幅作品中的章法是首尾疏朗,之间茂密。 生2:第二幅作品章法是字字之间是整齐匀净。 生3:第三幅是一幅扇面书法作品,布局是上紧下疏,参差多变。 章法是书法作品的主要元素,是构成书法作品的重要的艺术语言之一。小学生学起来比较抽象难懂,在本课中,教师只要求学生知道章法是书法的布局即达到目的。 幻灯片 3分钟 课堂小结 师:这节写字课,大家学习的很认真,老师相信,只要大家刻苦练习,一定能写出一手漂亮的字。 学生自由发言与交流,畅谈今天的学习收获。 对本课教学内容进行分层小结,再一次的帮助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记忆。 幻灯片 2分钟 教学评价 贝字底是北师大版书法练习指导(实验)四年级下册第14课教学内容。整体而言,教学目标的预设和制定符合学段、学情之要求,整个课的教学流程设计合理,环环相扣一气呵成,并打破常规教学模式的程式化,具有一定的创新之处。首先,课堂导入采用了学生观看贝壳图片到对实物贝壳的欣赏,学生在课堂中感受到了生活的亲近感、亲切感,自然生动,于潜移默化中使学生产生了强烈的探知欲。其次,游戏活动,让学生对“木字底”“心字底”与“贝字底”的字形变化与异同点有了深层次的理解与感悟,加深了对字形的记忆与巩固。再次,教师示范到位,学生练习书写积极认真,回归了课堂教学的本真。最后,师生互动强烈,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性作用,而多元化的评价不但认可了学生的进步,肯定了学生的优点,而且使学生获得了学习中的成就感、获得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热情。 总之,本节课是一堂比较理想的示范课,从对贝字底的字形分析、书写要点的理解及对课本字例的尝试书写,突破了学生对知识重难点的掌握与应用,完全达到了课堂教学的预期目标。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