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 三年级下综合实践 2观察小动物 蜗牛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教科版 三年级下综合实践 2观察小动物 蜗牛 教案

资源简介

观察小动物——蜗牛
我根据三年级学生的特点和三年级各学科的教学目标,选择了行动迟缓、外形可爱、在农村易发现、便于进入课堂的蜗牛作为研究对象,设计了蜗牛的系列活动,把常识、语文、美术、等课程内容结合在一起,突出课程的综合性和活动性,着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动手实践的能力。本课题虽然综合性不是很强,活动相对比较独立,但我们能针对小学生的特点,以探究性活动为主,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并试图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方面作逐步的探索。
一、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培养学生对小动物的兴趣和爱心,关注周围其它生命的情感。
2、培养学生观察小动物外形、用自己的语言及图画等进行
3、使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获得一些亲身探究的体验,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 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倾听其他同学的意见。
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收集相关信息,并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简单加工处理和应用的能力。
情感态度及价值观
1、通过小组活动,使学生学会分享共同的劳动成果,学会相互合作。
2、初步培养科学态度,增强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重难点:
能对蜗牛的各个方面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并选择适合自己探究的问题,并进行探究。
教学前准备:
1. 学生课前捉到的蜗牛,盛放蜗牛的透明塑料板。
2.供蜗牛选择的食物,如切成小块的菜叶、火腿肠、饼干等。
3.供学生实验用的干纸、湿纸、特制的黑色纸盒等。
四、教学过程
(一)兴趣话题引入
1、春天来了,蜻蜓、蝴蝶、蛐蛐儿、蚂蚁……越来越多的小动物引起了同学们的兴趣。为了满足大家的好奇心,老师决定带领大家开展一次观察小动物的活动。
2、猜谜语:名字叫蜗牛,不会拉犁头,说它力气小,背着房子走。猜猜我们今天要观察的是什么动物。
3、幻灯片展示蜗牛的神奇之处(种类繁多,牙齿最多),从而引起学生对蜗牛的兴趣。
(二)制订观察计划
和小组同学讨论,确定观察内容和观察方法,共同制订一个具体的观察计划。
1、确定观察内容
(1)先观察蜗牛的外形
(2)蜗牛有没有足?他是怎么运动的?
(3)还要观察它喜欢吃什么?怎么吃。
(4)蜗牛喜欢什么样的生活环境?
(学生讨论后回答想要观察的内容,教师进行总结)
2、选择观察方法
针对观察内容我们需要确定适宜的观察方法。
我们要按顺序观察蜗牛身体的各个部位。
对细微的地方可以借助放大镜观察。
(引导学生用按顺序观察的方法蜗牛的各个部位,并借助相关工具进行观察。)
(三)从三个方面对蜗牛进行观察
(1)蜗牛的身体
按顺序观察蜗牛身体的各个部分,由学生说出蜗牛由哪几部分组成。
蜗牛的构造:由触角、壳、腹足、眼、口等五部分组成。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观察手中的蜗牛,重点观察蜗牛的五个部分,找出蜗牛身体结构的特点。
(学生在观察过程中,老师来回巡视,指导学生正确观察)
蜗牛的运动
主要观察蜗牛是怎样前进的,以及运动的痕迹。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把蜗牛放在透明塑料板上,然后倒翻过来,就能观察到蜗牛是怎么运动的。
观察后,小组请代表来描述看到的蜗牛运动时有哪些变化,留下了什么痕迹。
(3)蜗牛的习性
请同学们说说,你们一般在什么地方,什么天气比较容易抓到蜗牛呢?
从学生给出的答案中,请同学们总结出蜗牛的生活环境是怎样的。(阴暗、潮湿)
老师现在手上有4种颜色的卡片,我想给蜗牛做个小窝,请问,用什么颜色比较合适呢?为什么?
学生回答后,分给学生每个小组一个黑色卡片,让他们为蜗牛做个小窝。做窝的过程中想想,窝里面应该放点什么呢,是干的纸呢,还是潮湿的纸?
另外,窝里面如果要放进蜗牛喜欢吃的食物的话,应该放什么?我们手上有饼干,菜叶,火腿肠,放什么进去才是蜗牛喜欢吃的呢?
在展台上展示各种食物放到蜗牛的面前时,蜗牛的反应。最终得出结论:菜叶才是蜗牛喜欢吃的食物。
(四)归纳总结
总结蜗牛的特点,同时加深学生对观察动物的方法的了解。
进行思想教育,教育学生爱护小动物,保护生态环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