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二课 双 人 旁 教学内容 本课是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中小学书法练习指导》四年级下册第二课双人旁。 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主要学习偏旁部首中的左偏旁,本课是本册教材第一单元的第二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单人旁的写法,双人旁的写法就是比单人旁多了一个撇,本课的重点是双人旁几个笔画的位置及角度搭配,掌握这些的基础上写好双人旁。 三、教学目标 1、掌握双人旁的书写方法,会写双人旁的写 2、培养学生的书写兴趣,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3、通过读帖、临帖、评价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双人旁的书写方法。 教学难点:双人旁每一笔的位置及角度搭配。 五、课前准备 课件、作品纸、多媒体 六、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明确目标 1、“行”字的字体演变 我国的书法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从最早发现的甲骨文到现在书写德简化字,在这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汉字经历了漫长而又复杂的发展与演变。(教师边讲幻灯片自动播放从甲骨文到草书的书法图片, 下面我们就来做一个有趣的猜字游戏,同学们请看(课件):猜猜这是什么字?(一个个播放,直到学生猜出来) (课件出示甲骨文“行”字,再出示篆书“行”字,再出示隶书的“行”字,最后出示楷书的“行”字。)(设计意图:通过课件展示文字的演变过程来了解书法文化的博大精深。以猜字的形式出现更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延伸到书写态度 我们在出行的时候需要遵守交通规则,学习书法也要遵循规则,这样才能将字写的合乎法度! 3揭示课题 同学们,“行”字是什么旁的? 生:双人旁。 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双人旁的写法。(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找准问题 1、同学们请看大屏幕,仔细观察双人旁,(学生观察)看出门道了吗?想不想尝试写一写?请大家动笔尝试写一个。教师巡视指导。 (设计意图:出示双人旁,让学生自主观察、自主临写,然后与范字进行对比,找出问题。这样可以解决盲目讲解没有重点、没有针对性的问题,并且会节约时间。) 2、展示学生作业,师生评价。 老师从同学中挑选两个有比较典型问题的双人旁,(一种是两撇平行且角度一致的,一种是竖太直太粗的),我们一起评价一下吧,你能从角度、长度、位置这几个方面评价一下他写的怎么样? 生:它的两个撇写的一样长,应该一个长一个短 师:再看一下这个同学的竖写的有什么问题? 生:竖太短,太粗,没倾斜。 师:你观察的很仔细。 (三)、讲解示范,掌握技法 1、观察分析双人旁 师:下面我们认真分析一下双人旁的写法,上面的撇有什么特点? 生:短平 师:概括的真准确简练(大屏幕出示“上短平”) 师:第二个撇有什么特点?你能不能也用两个字概括一下? 生:斜、长(大屏幕出示“下斜长”) 师:竖有什么特点? 生:竖短、弯 师:概括的很简练,竖不光短、弯还向右倾斜,也就是 (大屏幕出示“竖短斜,向右弯”)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将双人旁的写法变成儿歌、口诀的形式,便于记忆,朗朗上口。) 2、教师播放双人旁书写的微课视频 (设计意图:微课的形式讲解双人旁的写法,学生看起来更直观,并且难点部分可以反复观看,还可以解决现场书写浪费时间的问题。) 3、学生再次练习书写 师:请同学们运用书写要领再来写一写这个双人旁。 (四):自主练习,形成技能 经过这一次的书写很多同学们都有很大进步,双人旁的写法大家已经掌握了,那么它是怎样和右边的部首进行搭配的呢? 1、 “德”字小知识 我们通过“德”字来分析一下,大屏幕出示“德”字,你们有没有发现它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 生:四的下面少了一个横。 师:你可真是火眼金睛,一下子就发现了,那么你们觉得他是写错了吗?古人在字的写法、用法及含义上,是非常讲究的,王羲之写德没有横,颜真卿写德有一横,有的是为了文字避讳,有的是表示谦逊。在现行规范字运用上我们还是要写一横。现在明白了吗? (设计意图:学生心很细,会发现德字少了一个横,如果不解释清楚为什么少横,学生可能会产生困惑,以为教材上的字写错了,介绍一下德字小常识,丰富学生的知识量,了解德字的不同书写形式。) 2、分析“德”字书写要领 师:根据左右结构字的结字规律,说一说 “德”字在书写时需要注意什么呢? 生:左低右高,左窄右宽 师:再从上下看,这个字上下宽窄有什么特点? 生:上窄下宽 师:意思对,我们可以换个词来表达,叫上合下开,就是上面往一起挤,下面往外跑,这样写就有了情趣,把字写活了。你能找出下面市那一部分往外伸吗?左边是那一笔? 生:双人旁的竖。 师:右边呢?一起说。 生:卧钩。 师(出示课件)总结:当一个字的右边有捺、卧钩这样相右下方伸展的笔画时,左边也要有一笔向左伸,这样才能左右要对称,达到均衡,并且左边的偏旁有竖,竖不能写太长,因为左右结构字要遵循左收右放的原则。 我们再接着看,大家再看看右边上面的三条横角度有什么特点? 生:向上倾斜。 下面“心”的卧钩往下倾斜,上面的往上斜,下面的往下斜,在平中求险、险中求稳(大屏幕出示),最终达到均衡和谐! 3、播放德字书写视频 4、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表扬坐姿好的同学。 5、教师评价。老师发现大部分同学德字右边横倾斜的角度不够,下面我们一起观察一下横的起收笔位置在哪? (设计意图:当发现学生普遍存在一个共性问题,右边横斜度不够,我及时做出评价,利用在例字横画起手笔画点的方式引导学生观察横的起收笔位置,集体纠错,及时改正。) 生:起笔对准双人旁撇的起笔,收笔写在有些线往做一点。 师:第二个横的位置在哪? 生:起笔在横中线上,收笔在横中线的上面。 师:这就说明这个横斜度很大,第一个横与它平行,所以两个横都要写的往上倾斜。 (五)、评价改进,展评赏析 学生再写 大家再来写写“德”字,注意横的斜度一定要大。 探寻结字规律 德字大家写的差不多了,双人旁的字还有很多,一起看大屏幕,看看“彼、循”在书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师:看彼字右边的第一个撇起收笔位置在哪? 生:起笔对准双人旁第二个撇的起笔,收笔在双人旁竖的上面。 师:第二个撇收笔要比第一个撇短,捺画伸展。因为欧体字的特点是中宫收紧,内紧外松。循字要注意什么? 生:横画竖画间距均匀。 师:下面大家写一下这两个字,不会写的同学可以看一下书写视频。 小组讨论 下面每个小组的同学把你们写的字放在一起,互相评价一下哪里写的好哪里写的不足,每组选出一幅写的最好的作业。 小组汇报 哪组同学愿意上来汇报一下。你们组选谁的作品写的好,为什么选择他? 生1:我们组选的是寇瀚心写的最好,她的双人旁上短平、下斜长、竖短斜,向右弯,她的德字右边部分横向上倾斜,卧钩向下倾斜。 生2:我们组选的宋顺禹写的最好,他的彼字写的内紧外松,循字横与竖布白均匀。 (设计意图:小组评价,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加强交流,而且多人评价,能更全面的评价字的好坏) 拓展练习,书写成语 师:评价的非常不错,宋顺禹和寇瀚心同学不光字写的漂亮,品德也非常好,可谓是德艺双馨的好学生,老师把德艺双馨这四个送给大家,希望每个同学都能成为德艺双馨的好孩子,下面我们就来写一下这个成语,那在写成语时需要注意什么呢? 生:字的大小尽量一致。 师:同意吗? 生:同意。 学生书写,教师指导。 师:大家都写完了,这副作品你可以自己收藏,也可以送给好朋友,或者你的父母,让他们与你一同分享你的学习成果。 (设计意图:设计精美的作品纸,让学生学完一课,都能将所学内容以作品的形式表现出来,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练好字的信心。) 6、教师小结 (1)同学,今天这结课我们学习了双人旁的写法,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生:我学会了写双人旁。 师:那双人旁怎么写? 生:我学会写双人旁的字要左低右高,上窄下宽。 师:那双人旁的规律是什么? 生:上短平,下斜长,竖短斜,向右弯。 (2)师:同学们的收获真不少,把字写得平正是一种美,(大屏幕出示楷体字“勤学苦练持之以恒”。)把字写得险绝是一种更高层次的美!(大屏幕出示欧体字“勤学苦练持之以恒”。)老师都希望大家的字能达到更高层次的美,这就需要大家在练字的时候能够做到勤学苦练,持之以恒。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