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1张PPT)朱唐庄中学韩海灵第一章 第二节技术的性质苏教版(2009年5月第3版)通用技术必修一第一单元第二节高中一年级 《走进技术世界》一章是全书的起始课,起到使学生明确学习技术的目的、促进学生学习技术课程兴趣的作用。本节是学习通用技术课的基础,对技术性质的理解是技术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节课所讲授的是本小节技术的性质中的前三个性质。教材分析(1)培养学生关注 (2)培养学生团结协作、认真学习的态度和探索新知识的兴趣社会,了解民情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社会道德责任感高一学生在学好《技术的价值》的基础上,对技术还没有深入的了解,学生对技术这个概念模糊不清,对科学和技术的区别与联系似懂非懂,希望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可以加深学生对技术的理解,做好学生走进技术世界的引路人。学情分析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目标知道技术的发展需要发明和革新,理解每一项技术都要综合运用多个学科;理解科学与技术的区别和联系;(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引入旧知和举例,理解技术的目的性是“因人而生,以人为本,为人服务”的具体表现;2、通过小组讨论和举例,理解创新对技术发展的作用和技术的综合性及其与其他学科的相互关系;(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通过交流讲解破除对技术创新的神秘感,培养技术意识;2、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技术活动培养创新意识;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重点与难点1、知道创新对技术发展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创新意识。2、理解技术活动往往需要综合运用多种知识。理解科学与技术的区别和联系。教学方法温故知新法案例分析法小组研讨法探究法归纳总结法教学方法一、目的性1、引入:由旧知引入教师提问:上节课我们讲的技术与人的关系是什么?学生回答:技术都是为了满足人的某种需求,达到某种 目的而产生的。教学过程教学过程2、案例分析-----助听器的发明聋的人需要能将声音放大的助听工具------发明助听器(提问式)满足听到的要求后,人们希望助听器更便携------革新助听器(提问式)二、创新性1、小组研讨法学生活动:分组回答课前搜集的神州六号比五号先进的地方。教学过程个人卫生内容 神州五号 神州六号相同点 两者的大小、重量、设备等基本不变;采用“长征2号F”运载火箭作为动力载体发射时间 2003年10月15日 2005年10月中旬活动范围 仅限返回舱打开返回舱舱门 进入轨道舱 进行科学实验活动宇航服 杨利伟的宇航服始终未能离身有机会脱下重达10公斤的太空服 新的宇航服主要由服装、头盔、手套和航天靴等组成太空时长 21小时 119小时航天员人数 1人 2人食品 即时食品 50种左右:包括四种主食,“鲍鱼”、“咸水大虾”等菜肴以及水果教学过程二、综合性1、 引入:让学生先完成课本P14的“马上行动。从而让学生得出技术活动往往需要综合运用多种知识,体现技术的综合性。这一知识点是本节的重点内容。2、技术与科学的区别与联系 区别 科学 技术概念 科学是对各种事实和现象进行观察、分类、归纳、演绎、分析、推理、计算和实验,从而发现规律,并予以验证和公式化的知识体系 技术则是人类为满足自身的需求和愿望对大自然进行的改造侧重点 认识自然 利用和合理地改造自然目的 有所发现 有所发明回答问题 “是什么?”、“为什么?” “怎么办?”研究方法 通过实验验证假设,形成结论 通过试验,验证方案的可行性与合理性,并实现优化科学活动 技术活动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 瓦特发明蒸汽机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爱迪生发明电灯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 我国将在十月份发射神舟六号化学元素周期表的发现 核能利用教学过程3、技术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例如:艺术、工具、材料、技能、工艺等教学过程教学过程四、小结技术的前三个性质:1、目的性2、创新性:技术发明与技术革新的区别3、综合性:技术与科学的区别与联系朱唐庄中学韩海灵第一章 第二节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