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8张PPT)我居然从21世纪初穿越到了20世纪初,我现在的身份是民国一个初中生,名叫小英,生活在一个大家庭里,爷爷非常疼爱我。今天,爷爷带我去街上了,忽然听到轰隆隆的声音,原来是一辆火车开过来了,我正想仔细看看当时的火车是怎样的,爷爷惊慌地拉住我说:孩子快跑,吃人的怪物又来了!20世纪初星期六晴下午,我正闷闷不乐的呆在家里,又听到有隔壁小灵吹嘘说她家有“德律风”,还有人吹嘘说吃过一种叫“交各梨”的糖,不晓得她们说什么,讨厌,为什么身边有这么多稀奇古怪的词汇!你知道吗?通讯工具上的变化:驿站、飞鸽传书-----电报、电话等新型通讯工具出现20世纪初星期六晴我国古代有领先世界的四大发明,那么为什么近代以后,许多发明都是西方传进来的?中国:清政府自关闭守,拒绝西方文明;推行科举制,压抑了创造力;殖民者的侵略和掠夺,影响中国经济发展。西方:积极开展工业革命,发明许多新事物,并通过殖民侵略等方式传播工业文明成果。昨天因为那火车,搞的我在家闷了一天,今天爷爷只好再带我出来,这儿可真热闹,报童们在卖报,露天戏台上有人在唱戏,不过最吸引人群的还是西洋镜啦,爷爷还说下次要带我去看电影。哦,他还花了大价钱给我照了一张相,你看!20世纪初星期日晴围着西洋镜的儿童早期的相机上海电影院文化生活上的变化:看戏———街头阅报今天是该上学的日子了。学堂里居然要学缝纫,还有我一贯讨厌的数学,唉,我还以为这个时代只用背背八股文就可以参加科举考试了。20世纪初星期一晴在体育课上,我看到操场边坐着个缠足的女孩,目不转睛地望着我们跳绳,好可怜。社会风俗上的变化:缠足-----放足、天足出大事了,邻居沈姐姐离家出走了,说是效仿娜拉,要争取婚姻自由!我见过沈姐姐喜欢的那个刘先生哦,短头发、中山装、文质彬彬的,可是沈伯伯硬要把女儿嫁入什么大户人家,根本不顾她的感受。沈姐姐说她现在在报社工作,生活自由而充实。祝福她!20世纪初星期四晴社会生活物质生活文化生活生活习俗思想观念科学思想民主观念火车、电车、电报电话、轮船、铁路看电影、读报纸等穿洋装、剪发、禁缠足等废科举、上新学称呼变化、婚姻观变化(提倡婚姻自由)归纳与总结:将近代我国社会生活新变化归类填表物质生活中 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中国古代主要的交通工具近代由西方传入的交通工具交通工具观看视频,想一想当时的人们是怎样接受新事物?人们对新事物从排斥到接受--中西方文明的从碰撞到交汇1882年,上海外滩开办了中国第一家电话局.最初的电话用户极少,不用拨号码,摇几下摇柄,拿起话筒告诉接线生要谁家的电话就可以了。到了20世纪30年代,拨打号码的自动电话才逐渐取代了人工接线电话。根据英文Telephone的译音,人们称电话为“德律风”。想一想: 还有哪些日常用品称呼的来历类似于电话。chocolateSandwichSofaCartoonmicrophone1912年中国初中课程表修身 国文 外国语 历史 地理 数学 博物 理化 法制经济 图画 乐歌 体操 手工 家事(女) 园艺(女) 缝纫(女)观察下表,说说当时初中学生的学习内容与过去有什么不同 与实行科举制的朝代相比,民国时期的课程增加了科学和技术方面的课程。因为近代教育要培养的是具有专业知识的人才。1912年中国初中课程表修身 国文 外国语 历史 地理 数学 博物 理化 法制经济 图画 乐歌 体操 手工 家事(女) 园艺(女) 缝纫(女)在教育制度上的变化:废科举,建立现代教育制度科举制、八股文------缠足-----中国古代的一种陋习,即把女子的双脚用布帛缠裹起来,使其变成为又小又尖的“三寸金莲”。维新运动兴起后,康有为等就疾呼“放足”,并在上海成立了不缠足总会,部分开明官僚也支持,不缠足之风激荡一时。辛亥革命后,孙中山领导的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禁止缠足的法令,缠足的陋习在广大农村也开始摈除。人们开始崇尚 的观念。自由、平等婚姻观的变化:古代的“包办婚姻”逐渐改为--婚姻自由。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