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书法四年级上册 第9课禾木头 教案(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北师大版书法四年级上册 第9课禾木头 教案(表格式)

资源简介

《禾木旁》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书法练习指导》四年级上册第九课内容《禾木旁》。课本详细的讲解了笔画的书写方法,并配有清晰的图片,旨在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认识禾木旁,掌握禾木旁的特点及书写技巧。并能将其运用于相关汉字中,做到学以致用,提高学生的书写水平。每一课都附加书法常识,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激发了学生学习书法的兴趣,丰富了学生的理论知识。
二、学情分析
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和低年级学生相比具有比较强的自行探究的能力,学生在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方面都有了较好的提高,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与动手操作的能力。他们喜欢在自己的探索中获取知识,喜欢在玩中学,喜欢在做中学,喜欢在想中学,喜欢在用中学。对周边的事物产生着浓厚的兴趣,有着强烈的学习愿望。喜欢受到表扬或赞美,喜欢发表自己的见解。
三、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知晓禾木旁的形状特点,初步掌握禾木旁的书写技巧。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禾木旁的形状,以小组合作形式探究禾木旁与禾字的不同,通过引导,让学生在观察中逐步探索禾木旁及相关字的书写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单人旁的学习,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的习惯,以及学习书法的兴趣,提高自身书写水平,传承并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2、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通过观察,知晓人字变为禾木旁笔画间的粗细、位置、长短变化,用正确的笔法书写禾木旁。
难点:能将禾木旁运用到不同的字中,合理调整所占位置、粗细和长短,使整个字看起来协调,结构合理。
四、教法学法
教法:讲授法、启发法、演示法
学法:探究法、讨论法、练习法
五、用具材料
教师:课件、笔、墨、纸、砚、教材等
学生:笔、墨、纸、砚。
六、教学过程设计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 检查工具准备上课 稳定情绪,做好课前准备

课程引入 老师讲字谜,学生猜想是什么字。
观看禾字的演变过程,了解禾字的含义。
通过禾字,引出禾木旁。
出示课题:禾木旁 根据老师提示,猜字谜,观看禾字的演变过程,了解其含义。 吸引学生注意力,通过观看趣味的汉字演变,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

讲授新课 (一)禾木旁写法探究
1.展示禾木旁,以小组讨论的方式,从三个方面来探究禾木旁的特点:
(1)禾木旁的组成
(2)笔画的长短
2.汇报讨论成果,和同学分享,老师补充。
3.讲解书写禾木旁需要用到的笔法以及书写要点,学生边念口诀边书空。
4.教师临写,学生观察,过程中讲解要点。
5.学生实践
练习禾木旁(要求:起笔明确,粗细变化明显,大小适中。)
6.练习结束,展示学生的练习成果,学生评价,教师小结。
(二)禾木旁的运用
学生列举带有禾木旁的汉字,老师书写在田字格中。
1.老师展示“和”字,小组讨论:
①“和”字左右的宽窄
②“和”字左右的高低
③“和”字各部的位置
2.汇报讨论成果,和同学分享,老师补充。
3.展示“利”字,仍从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①“利”字左右的宽窄
②“利”字左右的高低
③“利”字各部的位置
4.学生汇报讨论成果,和同学分享,老师补充。
5.老师示范“利”与“和”字写法,讲解书写要点。
6.学生练习“利”与“和”字教师巡视。(要求:结构准确,笔画到位)。
7.学生展示练习成果,学生评价,老师小结。 学生观察禾木旁的外形,根据老师的提示,探究其特点,并与小组成员交换意见。讨论结束后,汇报讨论结果。
学生汇报:撇画斜切起笔,撇出尖,横画斜切起笔向右行笔,撇竖画靠横右侧起笔,且撇与竖不挨,横竖交叉处下方撇出,提笔出尖。右侧按笔写点。
学生根据老师的提示,探究并实践禾木旁的书写方法。
学生回答任意禾木旁的字。
学生回答:“和”字整体左宽右窄、左高右低,右边的“口”第一笔在左边禾木旁右侧点画起笔。

“利”字左宽右窄,左低右高,右侧竖钩起笔高于禾木旁。
通过练习巩固已学知识,加深印象。
学生通过评价,了解自己的不足。 通过观察,发散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观察对比比较不同的能力。
通过小组讨论,学生合作探究,交换知识点,有助于学生更加全面的掌握禾木旁的书写特点。
书法的学习要做到学以致用
边讲解边示范,加深理解。
让学生自主探究汉字写法,锻炼学生观察能力,也可以更好的为写好这个字打下基础。
展示环节表扬写的好的同学,鼓励其他同学继续努力,增强积极性。

课堂总结
1、总结禾木旁的书写要点。
2、总结和字的书写要点。
3、总结利字的书写要点。 学生根据老师引导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点。

拓展 图片展示榜书的形式并引出楷体字的大小,通过图片对比小楷、中楷、大楷,用指甲盖比喻小楷。手指比喻中楷,手掌比喻大楷。 思考 通过拓展,让学生了解楷书字体的大小,为以后书法学习打下基础。

板书设计
7.禾木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