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长 横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掌握长横的写法和用法 知道笔画的完成过程; 掌握顿笔的起收笔方法。 过程与方法:讲解法、示范法、对比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略祖国传统书法艺术之魅力,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文字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学习书法的科学态度,和上课对待工具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长横的写法 教学难点:1、顿笔的写法;2、长横的弯曲度以及弯曲方向。 学具预备:毛笔、水写布等。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讲一个书法家的小故事(东晋时期,有一位非常有名的书法家,叫王羲之,在他小时候,有一次吃午饭,书童送来了他最爱吃的蒜泥和馍馍,几次催他快吃,他仍然连头也不抬,像没听见一样,专心致志地看帖、写字。饭都凉了,书童没有办法,只好去请王羲之的母亲来劝他吃饭。母亲来到书房,只见羲之手里正拿着一块沾了墨汁的馍馍往嘴里送呢,弄得满嘴乌黑。原来羲之在吃馍馍的时候,眼睛仍然看着字,脑子里也在想这个字怎么写才好,结果错把墨汁当蒜泥吃了。母亲看到这情景,憋不住放声笑了起来。王羲之还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呢!听到母亲的笑声他还说:“今天的蒜泥可真香啊!”)后来王羲之不断勤学苦练,终于成了一位成就很高的书法家。今天,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来练字。 【设计意图:用书法家的故事来让学生放松情绪,毕竟这是他们第一次手执毛笔的写字,同时也给了孩子们一个暗示,要想写好字,刻苦练习,专心致志是必不可少的。】 复习坐姿和执笔方法 你还记得执笔方法吗? 【设计意图:手执毛笔,感受一下毛笔带给手指不一样的感觉,这个姿势容易让学生手部肌肉紧张,所以在真正下笔前让学生摸一下笔很有必要。如果连续讲解孩子们也容易注意力不集中,这一环节既能够复习上次的内容,又是一种适当的活动。】 三、 通过谜语引入新课 同学们把上次课学过的执笔方法记住了,那么我们就来练习写笔画吧。有个笔画真叫棒,它自己可成为一个字,请猜猜它是哪个笔画呀?老师出示横画课件。出示课题:横的写法 三、 讲授新课 1、问:长横有什么特点?(指导学生仔细观察)横画的特点是:1.两头粗中间细;2.起笔方收笔圆;3.有一定的斜度(左低右高)。 观察横的运笔路线。手指和手腕做动作。 从起笔到收笔经历了一个由重到轻,而后由轻到重这样一个变化过程,它的笔画有一个明显的强弱变化,使得笔画显得有生命。 它的下沿线是一条向下弯曲的弧线(注意),上沿线也是一条微微向上弯曲的弧线,但是总的感觉向下弯曲的弧度要大于向上弯曲的弧度,它不仅有刚劲的一面,同时又增加了它的韧度,这样就显得有生气。 斜点起笔,向右下方顿笔。 起笔之后,我们要学中锋运笔,(继续示范,毛笔向右方拉过去)最后要慢一点,笔尖向上提,再向下顿,接着下压向左上方收笔,一个完整的笔画横,就写完了。 5、总结横画的写法:先左上,右下按,转笔右行(边行边提笔,边行边按笔),提笔向上,右下按,提笔回收。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是全课的重点,学生们会接触到一些从未见过的词语,认识一种全新的书写方法,所以,讲解一定详细,示范一定要标准。先用手指书空,在桌子上练习也是因为毛笔不好控制,用手指先体会运笔路线有助于记忆横画的写法。】 四、亲身实践 1、接下来就请同学们在自己的米字格里练习横画的写法,注意坐姿、执笔的姿势。老师行间巡视,纠正同学们书写时出现的错误。(老师纠正同学们书写的错误时,说话声音要小,不要干扰其他同学,除发现全班性的问题时才可请全班同学停笔,及时纠正,在学生书写时,可放一些古典轻缓的乐曲,但音量应控制,不可过大,否则反而影响学生书写。) 2、请同学们观察一下自己写的横,虽然它的名字叫横,但是书写的时候是要有上下起伏的。 在米字格横线上起笔,以竖中线为界,分为左半段和右半段,同学们自己看示意图,然后再写两个横。(提醒学生,不可急躁,慢慢写) 【设计意图:在写字时指导和纠正是非常重要的,要对学生易产生的问题做好提前预设,这样才能更好的处理课堂上出现的问题。】 五、 总结 请同学们停笔,进行总结,写的好的标准是1.临得像;2.要有起笔和收笔;3.要写得自然。把写的好的同学的作品展示给大家看。 今天这节课同学们都学得非常认真,练习了毛笔字笔画“横”的写法。但是要把字写得漂亮还要经常练习,课后请同学们认真完成练习作业。只要我们坚持练习,老师相信你们的字一定会越写越漂亮的。 【设计意图:展示优秀作业,对学生激励,让学生对毛笔书法产生兴趣是非常重要的,一定不能让学生产生畏难情绪。】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