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班级团体辅导活动设计基本信息课程名称积极生活、快乐成长教材《心理健康教育》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一、政策依据《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修订)》指出小学高年级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教育内容包括:“帮助孩子客服学习困难,正确面对厌学等负面情绪,学会恰当地、正确地体验和表达情绪。”帮助学生掌握适当表达情绪、调节情绪的方法是小学高年级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二、理论依据情绪是人对客观现实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所产生的一种态度体验。合理情绪理论是由美国临床心理学家阿尔伯特·艾利斯(AlbertEllis)于20世纪50年代首创的一种情绪调节法,又称ABC性格理论。这种理论认为人的情绪的产生是一个被称作ABC的过程。A是指诱发性事件(Activating?events),B是指个体在遇到诱发性事件后产生的信念(Beliefs),即他对这一事件的看法、解释和评价;C是指特定情景下,个体的情绪及行为的后果(Consequence)。通常观点认为是A引起了C,而艾利斯则认为A是引起C的间接原因,更直接的原因是B。也就是说,人们对事物的看法不同,会引起行为和情绪的不同。因此,在受到情绪困扰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改变对事物的看法,来达到调节情绪的作用。美国心理学家马丁·赛里格曼(MartinSeligman)作为积极心理学之父,主张增强个体积极情绪体验,培养乐观、自我决定性等积极人格特质。KarenReivich(宾夕法利亚大学教授,著作有《theResilienceFactor》)的研究表明,如果你教人们积极地,乐观地理解事物,他们就更有可能成功。而积极的人心理、生理都有更好的表现,适应力更强,亦是长寿的其中一个积极的影响因素。同时积极的认知模式是可以学习的。背景分析随着年龄的增加,学生的情绪发展也开始出现了一些新的特征。随着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小学高年级学生的情绪理解能力增强,情绪体验也日益丰富。他们可以根据别人的状态理解别人的情绪。这种理解情绪的能力的增强促使他们正确地运用社会规则表达情绪。而随着学生自我意识明显增强,伴随成长的各种压力如学业压力、人际交往以及自我概念等带来的烦恼越来越多,如果过度体验这种消极情绪,则不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因此,引导学生运用符合社会规则的方式应对消极情绪,并通过一定的调节方法主动调试自己的情绪就显得尤为重要。儿童情绪问题日益严重,已成为一个全球性问题,尤其是现代孩子们所面对的是较为舒适、无忧无虑的环境,他们较多表现为以自我为中心,自我调控能力差,容易产生愤怒、悲伤、恐惧等消极的情绪,不能正确调整和控制自己的心理情绪。通过之前与学生的访谈了解到小学六年级的学生目前承受的压力比较大,在学业任务重、在学业压力大的情况下,学生的情绪波动比较大,烦恼也比原来多得多。在个体咨询的过程中,笔者也发现有很大一部分学生遇到问题的时候,看法以及想法比较消极。虽然她们已经掌握了一些调节情绪的方法,但是还会被自己的想法困住。所以进行情绪辅导势在必行。本学期心理健康课中,设计了情绪辅导专题内容。包括“再识情绪”、“情绪管理有妙招”、“情绪与生活”等部分。学生在一系列活动中体验了认识情绪,表达情绪和调控情绪。活动内容重点:运用所学方法积极、主动地调节消极情绪。难点:运用情绪ABC方法调节消极情绪。活动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到消极情绪的不良影响,掌握调节消极情绪的方法。2.过程与方法目标:运用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方法,体验以及应用情绪管理方法,并将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升情绪管理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积极的认知,调动乐观等积极情绪。活动流程示意1.情绪脸谱:导入主题2.情绪威力:了解消极情绪的影响3.情绪调节ABC:通过情绪产生原因了解并且运用情绪管理ABC方法4.情绪调节PLUS:实践分享更多情绪调节方法5.拓展总结:总结活动准备1、教具类:每组一份情绪脸谱(分别是开心、伤心等不同脸谱)、每人一张任务单(详见附录二)、每人一张课后反馈表(详见附录一)、每组一张大白纸、每组一支记号笔。2、资料类:PPT、视频、音乐等3、场地布置:课桌椅摆成五组活动过程活动序号活动名称活动目的活动内容活动时间1情绪脸谱导入主题,察觉情绪1.导入语同学们,请看小组内有很多情绪脸谱,有高兴、愤怒、伤心、喜悦、苦闷、激动、沮丧、孤独、烦躁、难过、郁闷、愉快等。你这一周的情绪状态怎么样?请大家迅速选择出自己的情绪脸谱,并带在胸前。2.分享与讨论:是什么让你决定选择这个情绪脸谱的?3.教师小结:不同的事件会影响我们产生不同的情绪体验,有的事情会让我们开心,有时候发生的事情也会让我们难过。这就是我们复杂而有丰富的情绪。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探讨情绪这个话题。3’2情绪威力引导学生了解不良情绪的危害刚才我们都带上了自己的情绪脸谱,接下来我们看一个小实验,看看情绪到底对我们有什么影响呢?美国生理学家艾马尔的实验研究发现:将人在不同情绪状态下呼出的气体收集在玻璃试管中,冷却后变成水,同学们你们说说会有什么变化吗?在心平气和状态下呼出的气体冷却后,水是澄清透明的。在悲伤状态下呼出的气体冷却后,水中有白色沉淀。在愤怒、生气状态下胡扯的气体冷却后,将其注射在大白鼠身上,几分钟后大白鼠死亡。3.分享感受4.教师小结:消极情绪对我们身心都会有很多不良影响,我们这节课就要探讨我们如何调控我们的消极情绪。板书:积极生活、快乐成长3’3情绪调节ABC通过探究情绪产生的原因逐步引导学生探索情绪处理的方法。1.那么同学们想一想,情绪到底是谁带给我们的?呈现观点:外界发生什么,所有给我们带来了不同的情绪?还是因为我们自己内在发生什么?2.故事:桐桐几年前跟朋友合伙做生意,运货的船突然遭遇海上的风浪,他们所有的财产与梦想也随之坠入了海底。从那之后,他一直闷闷不乐,觉得自己太倒霉了,之后也没有心思做生意,一直碌碌无为。可是,他发现他的朋友居然生活得有滋有味,现在又做起了大买卖。于是就问朋友,朋友对他说:“你伤心,日子也一天天过,你快乐,日子也一天天过。钱没有了还可以再赚呢,活着就有希望嘛”3.思考发生了同一件事情,两个人的情绪为什么会不同?引导学生思考桐桐和他的朋友在对待同一件事情的想法是什么?引出理论依据:著名临床心理学家阿尔伯特·艾利斯认为:人的情绪来自人对所遭遇的事情的信念、评价、解释或观点,而非来自事情本身。也就是说我们之所以产生不同的情绪反应并不是因为发生的事情是什么,而是我们如何看待他们。引导学生调节消极情绪的方法“换个积极想法看问题”。4.生活情景剧刚才我们学习了调节情绪的方法—换个积极想法看问题,接下来我们用学到的方法帮助我们身边的同学解决她的烦恼吧。播放ppt情景剧。同学们,她原来的想法是什么?你们可不可以帮她想一些积极的想法?教师小结:只是换了个积极想法,我们的情绪就发生了积极的转变。可见在我们生活中我们可以换个积极想法考虑问题,就能让我们拥有好心情。这就是老师教给大家的一个方法。接下来让我们小试牛刀,看看怎么去解决我们自己的问题呢。5.生活实践同学们,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肯定会遇到这样或者那样让我们不太愉快的事情,事情可能发生在学校中,也可能发生在家中,可能是我们和同学之间的小矛盾也可能是我们和其他人之间的,现在请回忆上一周或者更久远的时候,发生了一件让你生气、愤怒或者无奈的事情,填写任务单。当时,我感到,因为我心里这样想。现在让我们应用今天学到的知识重新填写任务单今天我决定换一个积极想法看问题,针对过去发生的那件事,我可以这样想现在,我的感受是。请同学起来分享,当我们换个积极想法思考问题之后,我们的心情是不是变得更加积极了。6.教师小结:这只是调节情绪的一个方法,生活中还有很多调节情绪的方法。22’4情绪调节PLUS通过小组讨论拓展延伸情绪调节的方法接下来让我们小组讨论,把你之前用过比较好的情绪调节的方法记录下来。1.活动规则: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调节情绪的方法;时间:3分钟;把方法写在纸上;看哪个组的方法又多又好;要求方法合情合理,符合生活实际2.分享:每个小组派出一位代表上台展示。所有的方法组内不能重复。3.教师小结:通过刚才的头脑风暴,我们发现其实有很多方法可以让我们及时调控我们的情绪,保持好心情。9’5总结和延展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分享本节课的感受1.回顾本节课的内容重点回顾本节课所学到的情绪调节的方法2.分享分享本节课所学所思所感。3.教师小结;通过同学们的分享老师看到了你们的成长,其实管理好我们情绪的方法有很多,老师希望大家把这节课所学的内容用于平时生活中,控制住你们体内的“洪荒之力”,把它们用在最恰当的位置。4.课下请每一位同学记录自己情绪积极转变的事件,写清楚自己所用的方法。我们下节课进行分析。5.填写课程评估表格。(详见附录)3’效果评估此次课程效果将分为两种方式来进行评估:(一)观察法教师在课堂上及时观察孩子们对于相关问题的看法,以及投入程度,可以了解学生在课堂的参与度、关注度、以及对相关主题的兴趣度、认识水平如何。(二)文字调查法在下课后,老师将给学生发放问卷,了解学生对课程评价。参考资料1.刘视湘,伍芳辉.2015.心理健康教育小学教师用书[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林崇德.《发展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附录(活动过程中所需的问卷、文字材料等)附件一:课后反馈序号题目ABC1你觉得这节课的活动有趣吗?有趣一般没意思2你能够复述这节课的主题吗?能有困难不能3课堂讨论中,你能否主动参与?能有困难不能4上完这节课,你是否掌握了一些情绪管理的方法吗?是一般不是5你是否愿意在以后的学习中,尝试继续运用学到的方法?是一般不是附录二、任务单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