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布艺——笔袋 全国通用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六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布艺——笔袋 全国通用

资源简介

布艺——笔袋
一、【教学设计思路】
运用实物、多媒体等多种教学方式和手段,介绍有关中国民间艺术布艺小饰品,创设各种情境,激发兴趣导出主题,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说一说笔袋的材料、造型、功能、封口方式以及使用的体会,让学生通过主动的探究发现和体验、构思方案、设计表达、加工与制作等一系列步骤,体现知识的整合性、综合性和实用性。
本单元教学重点是笔袋的设计与制作,通过教师的适当演示、个别辅导、学生间的协作,分组教学与个别化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运用大量的实例,在积极的情感体验和范例中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采用讨论、交流、协作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自己思考问题,参与知识的获得过程,使每个学生都有主动参与、自我表现的机会,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本单元教学难点是设计的表达和织物与拉链的连接,指导学生运用教具、图示、交流、讨论、尝试操作等自主型教学方法,指导和发展学生的经验,促进学生积极主动有效的学习。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初步学会笔袋设计步骤,编制加工制作工艺流程;
知道常用手针的型号和用途,掌握缝针、缲针、回针的操作方法,学会织物与织物、织物与拉链的连接,独立缝制一个笔袋。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收集到的笔袋资料的分析、整理,根据需求,确定笔袋的设计要求和构思方案。
通过思考、交流,根据自己的构思设计出笔袋图样,制定科学合理的工艺流程。
通过相互交流各自的设计,发现、提出笔袋设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修改意见,不断获得反馈,修正和优化设计方案。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合理排料、裁剪等实践活动,养成质量与效益意识。
(2)具有初步的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养成互助、进取的品质。
(3)深化劳动体验,培养劳动光荣、创造至上的劳动价值观。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笔袋的构造与设计表达;
(2)织物的连接方法继应用;
(3)笔袋的加工工艺设计与制作。
难点:
笔袋的分解图、裁剪图的设计与绘制。
(2)织物与拉链的连接。
四、【教学器材】
1.工具:手工缝纫针、剪刀、尺、铅笔
2.材料:布料、拉链、缝纫针
教具:牛仔布一小块;若干笔袋实物及其裁剪图
五、【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语言、实物引入制作好的各种笔袋。
2、了解三种针法:
平针:是手工缝纫中最基本的针法。
操作方法:手针自右向左按规定线路连续、均匀的进针、出针,操作时可以一针一线,也可以3-5针为一个单位。
(2)回针:常用于凉快面料的缝合。
操作方法:从布的右端进针,向左约0.6cm处出针,拉线后向右退0.3cm再进针,向左0.6cm处出针,这样循环运针即成回针。回针针法向右进针时针距较小,向左出针时针距较大,即“进二退一”,形成的线迹在一直线上,且不重叠。
(3)缲针:又称撬针,常用于贴边的固定和暗处的缝合
操作方法:手针从右端在布的内侧进针,紧接再刺入贴边的边缘,轻轻拉线,使两者缝合。
3、“动手”:(平针法)
思考:笔袋的每个部分用什么针法缝制?如果用拉链封口,拉链与织物怎样连接、缝合?
“试一试”:一块织物、一根拉链,请同学上台尝试用平针的缝制方法。
教师演示。图示1(拉链与织物的明缝);图示2(拉链与织物的暗缝)
1)穿线、捏针、打起针结、打止针结四种手缝的基本手法。
2)拉链封口:拉链背面贴合在牛仔布的边缘,先用平针与袋口固定,然后拉合,检查是否平整,再用平针从右端开始缝合。教师展示图片和实物。
3)笔袋两端封口:缝合拉链后,打开拉链,用手针用平针法缝合住笔袋两端,实物展示。
4)装饰:最后翻出笔袋正面,剪料装饰笔袋。
学生缝制笔袋,教师巡视辅导。
评价与交流
自评互评
体验制作的快乐,为自己精心设计和制作的心爱的笔袋打几颗星?组长组织同学自评互评,推荐优秀、典型作品展示。
实物投影仪:展示、交流、讨论、评价:
说一说最初的构思设计是怎样的?图样交流时,同学对你提出了什么意见?你做了哪些修改?制作时是否遇到了困难?有些什么体会?对你自己目前的作品哪些是比较满意的?自己认为还有哪些不足需要修改的?谈谈改进的方法。
教师点评、总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