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吉祥结 全国通用(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六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吉祥结 全国通用(表格式)

资源简介

吉祥结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知道绳结符号图。
2、理解吉祥结的特征及操作流程图。
3、学会吉祥结的编织。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教材,共同探讨吉祥结操作流程图;
2、通过三环结的模仿操作和吉祥结(四个小耳)的自主实践,完成吉祥结的编织。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中国结寓意的交流,感受中国结文化之魅力。
教学重点:会看并理解绳结符号图和吉祥结操作流程图。
教学难点:学会吉祥结的整形。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课前了解中国结的寓意。
教师准备:针织绳、吉祥结评价表、标签、多媒体课件、教室里适当的位置挂上中国结。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一、
导入新课

(一)中国结在生活中的应用。
1、知道中国结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吗?
2、展示中国结在生活中应用的图片。
思考、回答。

课前伴着民乐《喜洋洋》,滚动播放中国结图片。
通过课前查找资料、课上交流,了解中国结的寓意,感受中国结文化之魅力。

(二)出示几张中国结图片
师:同学们,刚才图片中出示的中国结,谁能来说说它们的寓意?

看图片,回答结的寓意。


(三)出示吉祥结的图片和实物,请学生说说吉祥结的特征。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图片,吉祥结在外形上有什么特征?
(三个大耳,四个小耳。左右对称)

仔细观察,说出吉祥结的特征。

了解吉祥结的特征,
激发学生制作兴趣。
二、
识读绳结符号图
出示绳结符号
(一)讲解不同的线条表示的含义。
三种符号:双线表示已经完成;单线表示现在要完成;箭头表示穿越路线
板书:
已经完成
现在要完成
穿越路线
(二)引导学生分析交叉点处的位置关系。
师板书: 压 穿
通过看图、思考,识读绳结符号图,说出交叉点处的位置关系。
通过分析,初步了解绳结符号图。知道
双线(红线)、单线(蓝线)、箭头表示的含义,交叉点处的穿、压位置关系。
三、
吉祥结的编制


学生看书P26,讨论书上是如何编制吉祥结的?
看书上步骤,梳理吉祥结的流程。
(一)三环结的编制
1、出示三环结操作流程图。
师:请同学们看图片
2、讲解编制三环结的分解步骤:
师:⑴先做三个大致相等的环排成十字型,环大小与手同宽。
⑵以顺时针方向将上面的绳头向下压住右边的环。
⑶将右边的环向左翻压。
⑷把下面的环翻压到上面。
⑸将左边的环向右穿出绳头的孔。
最后平均施力,将环和绳头向四周拉紧,双线平走不扭转,松紧合适。
3、归纳三环结操作流程图主要步骤。
4、强调操作要点。
小结:
(1)做三个大致相等的环(大小与手同宽)。
(2)双线平走不扭转,松紧合适。
5、布置制作三环结。
6、对巡视过程中的典型作品展示、分析。
师:现在请每组派一名同学来展示一下自己的作品。
1、讲解三环结操作流程图。
2、聆听、观察、思考。
3、小结三环结操作流程图主要步骤。
4、观看操作过程。
5、聆听、观察、思考。
6、学生制作三环结,组内同学相互帮助,相互纠正。
7、修改作品。
看懂和读通三环结操作流程图,使学生具有分析、理解图示的能力。
讲解分解步骤。
观看示范,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整体过程。
做三个大致相等的环,部分学生有困难,教师需要强调、示范、指导。
模仿操作,编制三环结。
循环播放示范录像,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
小组进行互帮式活动,达到互学、互查、互练之目的。
(三)吉祥结(四个小耳)的编制
1、出示吉祥结(四个小耳)的
操作流程图。
的制作过程。
出示图片,根据图片总结四个小耳的制作步骤,总结的过程中可以参照三环结的制作步骤。
(集体交流)
小组总结的制作步骤。
(在三环结的基础上,从绳头开始,以逆时针方向,下面的往上压、右边的往左压、上面的往下压、左边的往右穿出绳头的孔,整形。)
2、教师点评。
3、讲解吉祥结的整形。
在制作的过程中要注意(1)
将环和绳头向四周拉紧;拉出四个小耳,大小耳比例协调;(2)中间双线两两平行,结形正反面一样。
4、布置编制吉祥结(四个小耳)。
循环播放示范录像,教师巡视指导,及时发现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同学们都清楚了吗,那现在就让我们再之前制作的三环结的基础上继续制作四个小耳,完成一个吉祥结。小组合作,每人完成一个吉祥结。

1、学生交流吉祥结(四个小耳)的操作流程图。
2、小结吉祥结(四个小耳)的操作流程图主要步骤。
在三环结的基础上,从绳头开始,以逆时针方向,下面的往上压、右边的往左压、上面的往下压、左边的往右穿出绳头的孔,整形。
3、学生示范
4、聆听、观察、思考。
6、编制吉祥结(四个小耳)。

看懂和读通吉祥结操作流程图,使学生具有分析、理解图示的能力。
通过学生示范,让学生自己发现在编制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及注意点。
强调整形时的要点。
自主实践,编制吉祥结(四个小耳)。
循环播放示范录像,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
四、
评价与
交流 1、出示吉祥结的制作评价表。
2、教师点评
3、要求学生完成吉祥结的制作评价表。 1、学生根据评价表进行自评。
2、学生互评。
3、完成吉祥结的制作评价表。 加强学生的反思与交流。
小组进行互帮式活动,达到互学、互查、互练之目的。
五、
拓展与
延伸
1、提问:我们已经学会了简单的吉祥结的制作,同学们想一想,通过哪些方式可以使吉祥结发生变化?
(改变绳耳的大小、绳的颜色和不同的组合)
2、展示几张吉祥结的变化与组合结的图片,请学生指出。
1、思考、回答。
2、指出。
知识拓展。
六、 课堂小结 吉祥结的特征与编制要点。
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掌握了吉祥结的基本编法,又对吉祥结的变化进行了探究,中国结真是一门博大精深的艺术,我们应该继承这优美的传统艺术,并将它发扬光大。
请同学们尝试一下用多个吉祥结组成环状的大型中国结的编制。
小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