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餐巾设计与制作 全国通用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六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餐巾设计与制作 全国通用

资源简介

餐巾设计与制作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初步学会餐巾的设计步骤,编制加工制作工艺流程;
掌握缝针、回针、缲针的操作方法及用途;
初步学会织物与织物的连接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分析餐巾加工工艺流程,了解图案设计要考虑的因素,了解毛边的处理方式。
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动手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合理排料、裁剪等实践活动,养成质量与效益意识。
具有初步的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养成互助、进取的品质。
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动手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也掌握了一些制作作品的方法和步骤。大部分学生对劳技学科产生了兴趣。了解了劳技这一门学科的特点,为进一步学好该学科打下了一定的基础。六(4)、(5)班的学生学习上比较主动,也有钻研精神,六(3)班的学生这方面比较弱一些,当然,动手能力方面也比原来有了一些提高,但完成高质量作品的同学比较少。(3)班的学生两极分化比较明显,有一部分学生学习积极性高,动手能力强,有创新精神,完成的作品质量高;但还有一小部分学生的学习不主动,动手能力也比较弱,完成作品的质量不理想。
在劳动技术学习过程中既要考虑全体学生都能做到动手制作,又要控制好课堂纪律,做到动而不乱。让学生正确地使用工具,注意安全。学生能在制作过程中感受到快乐。全年级学生的能力还是参差不齐,所以要求学生完成的作品应该设置梯度,让学生都能完成。让他们获得成功的喜悦。
重点难点
餐巾的制作过程
教学过程
活动1【讲授】布艺——餐巾
教师:
引入:用多媒体展示各式各样的餐巾图案。让学生了解餐巾艺术。
介绍各种餐巾折叠方法和餐桌礼仪。
学生:观看课件
了解餐巾艺术,并了解餐桌礼仪。
新课:
如何来制作餐巾呢?
我们一起来学习加工与制作的方法。
一、手工缝纫的工具
常用的手针型号和用途(阅读P58页内容)。
工具使用方法:
(1)穿线
(2)捏针
(3)打起针结
(4)打止针结
二、加工技能
(1)缝针(又称攻针):
是手工缝纫中最基本的针法。
操作方法:
手针自右向左按规定路线连续、均匀地进针、出针,操作时可一次一针,也可一次数针。
请看视频
(2)缲针(又称撬针)
常由于贴边的固定和暗处的缝合。
操作方法:(缲针有明缲针和暗缲针)
手针从右端在布的夹层中向上进针,向前约0.3厘米处挑起下层的布料,紧接着再刺入贴边的边缘,轻轻拉线,使两者缝合。
请看视频
(3)回针(又称勾针)
提问:常用于两块布料的缝合。
操作方法:
从布的右端进针,向左约0.6厘米处出针,拉线后向右退0.3厘米再进针,向左0.6厘米处出针,这样循环运即成回针。
请看视频
一、餐巾加工工艺流程
1、选择餐巾图案
思考:设计餐巾的图案应考虑哪些因素?
学生:讨论、交流。
①?图案设计是运用对称、均衡、重复、对比、节奏等形式美的法则,对依附于某种器物上的装饰图样的设计。
常用的图案内容有人物、动植物、建筑、卡通、文字、几何等。在继承民族传统的前提下,可增加现代造型意识和趣味。如图案的简化、夸张等。同时,要注重图案的色彩设计。合理运用色彩的配合(同种色、类似色、对比色、互补色)、色彩的调和(同一调和、近似调和、面积调和、间隔调和、渐变调和等)、色彩的对比(色相对比、,明度对比、纯度对比、冷暖对比、面积对比等)、色彩的情感(兴奋与沉静、轻色与重色、前进与后退、华丽与朴素等)、色彩的联想等。
②?设计时也要考虑作品是在什么场合、什么人使用?
要适当了解餐巾的使用方式、餐巾的折法。
学生:
小组讨论,在纸上设计自己喜爱的餐巾图案。
按小组交为单位进行设计的图案的交流。
教师评价、指导,让学生修改设计。
使学生的设计的图案更美观。
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