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泠版 三年级书法上册 7.竖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西泠版 三年级书法上册 7.竖 教案

资源简介

第7课 竖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竖,能分辨竖画的形态特征并掌握其写法。
2.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图解、观看范字书写视频,尝试练习、小组讨论等方法,逐步学会书写“上、止、非、十”四个例字。
3.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力求把字写得规范、端正、整洁。
教学分析:
教材编写分析
《竖》是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第二课。本课根据板块包括“试一试、看一看、练一练、找一找和知识链接”五个部分,要求学生通过学习和练习竖画,将“上、止、非、十”等字用正确定的笔法平稳地写在米字格中间。
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掌握竖的书写。
难点:两种竖的写法有所不同,在具体书写中应多加注意。
教具准备:
笔、墨、纸、砚、垫毡、多媒体、视频展台等。
课前复习:微课《起笔、行笔和收笔的方式》
一、欣赏导入。
1.课件出示颜真卿《多宝塔碑》(部分),欣赏有垂露竖和悬针竖的字。
师:首先我们一起来欣赏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的作品《多宝塔碑》的一部分。这幅作品字体工整细致,秀丽刚劲。特别是这几个字中的竖画,形态不同,富有变化。古人说:“竖不直则字不正。”所以写好竖画是很重要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七课竖
板书课题
3.试一试
课件出示两组竖线,请大家仔细观察。说说它们在起笔和收笔的方式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又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指名学生回答,课件相机出示:“露锋收笔”“藏锋收笔”。
学生在练习纸试画,老师指导双姿。看看大家的坐姿,有没有做到头正、身直、臂开、足安。再看大家的握笔姿势,做到掌虚指实了吗?
二、指导书写。
活动(一)看一看
1.师述:竖画有两种形态:(课件出示)垂露竖和悬针竖。要注意两种竖画起笔、行笔和收笔的异同。
2.学写垂露竖
认识垂露竖的形态。(贴板书:垂露竖的影)教师出示课件。
它的收笔部分像垂着的露珠。我们把这样的竖叫做垂露竖。
学生读帖,指名说垂露竖运笔过程。课件显示动态行笔示意图。
师生齐书空。边书空边说运笔过程:藏锋起笔,中锋行笔,藏锋收笔,左起右收。
④看书法家视频,注意观察起笔、行笔、收笔的方式。
⑤生在作业纸上试写3个垂露竖。强调读帖:写完一个以后,和书上的字样对比一下,找出不足,再写下一个,争取一个比一个写得更好。提醒双姿。
⑥生评。根据垂露竖的起笔、行笔和收笔的方式来评一评。
⑦师描影范写,再次强调书写要领。
描影的时候要注意笔随影走,一笔写成。藏锋起笔,调整笔锋,中锋行笔,将笔毫聚向竖画的左侧,再向右下挥笔,最后向上收笔。
⑧学生再写描影写3个垂露竖。边写边体会运笔过程
⑨再次评写。教师用红笔圈出写得好的地方,并修改写得不足的地方。
⑩师小结:同学们要边写边体会垂露竖的运笔方法,就能越写越好。
3.学写悬针竖
认识悬针竖的形态,(贴板书:悬针竖的影)教师出示课件。(悬针竖)。
它的收笔之处悬挂着的缝衣针。我们把具有这种形态的竖画叫做悬针竖。
学生读帖,(板书:悬针竖的书写要领)指名说垂露竖运笔过程,课件动态画出运笔过程示意图。
看书法家视频,注意观察起笔、行笔、收笔的方式。
④指名说,课件出示运笔过程示动态意图。
⑤学生齐书空,边书空边说运笔过程。老师描影范写:藏锋起笔,中锋行笔,渐行渐提,露锋收笔。注意笔随影走,一笔写成。
⑥生试写三个悬针竖,再描影三个悬针竖,强调读帖和双姿。
⑦师生共同评价。悬针竖的起笔、行笔和收笔的方式对吗
⑧ 师小结:悬针竖和垂露竖在起笔、行笔的方式上是相同的,不同的是收笔的方式。大家在写的时候要注意。
活动二:练一练
1.学习带有竖画的字。
①找出“十”“上”“止”“非”“王”五个字中的垂露竖和悬针竖。
②教师解说这些字中竖的书写要点。
千字的竖画是悬针竖,其他的字里的竖画都是垂露竖。这么多的垂露竖,在粗细、长短,起笔、收笔的方式上又有不同。这样才能写出生动、漂亮的字来,大家在写的时候一定要仔细观察用心揣摩。
③老师范写“十”,“非”。
“十”:先写长横,藏锋方起,略向右上中锋行笔,藏锋圆收;再写悬针竖、藏锋起笔,中锋行笔,渐行渐提,露锋尖收。
“非”字左竖粗右竖细,左竖短,右竖长,左竖方起圆收,右竖圆起方收。
2.学生尝试书写四个例字,先描二个,再摹一个(在课本后附的纸上书写),教师巡视指导。提醒写字姿势。
3.展示评讲。学生自荐进行师生互动评价,重点引导学生根据上述书写要点描述对同学作业进行评价,以加强认知。
三拓展延伸
1.通过“找一找”板块,强化学生对竖的认知。
2.通过“知识链接”板块,丰富学生的书法文化知识。
四、整理反思
1.师生问答:今天学习了哪些内容,书写过程中我们最需要注意什么问题?
2.教师小结:今天学习了垂露竖和悬针竖的书写,两种竖主要的区别在于收笔的方式和形态的差异。不论哪种写法,都要注意起、收笔的用笔变化。
3.清洁、整理学具。
板书:
第七课 竖
教师示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