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制作小花伞 综合实践活动具有整体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自主性。本堂课立足于学生的整体性,立足于学生的健全发展,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为基础,以活动为主要方式,强调学生的亲身实践,发现和解决一系列问题。学生在实验、创作、体验、探究、想象、反思等方面都积极参与。? 教学目标:? 1、了解伞的发明,培养民族自豪感。? 2、学习两种伞的折法,并激发学习其他折伞的兴趣。? 3、乐于和同伴交流,并分享成功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学习两种伞的折法,并激发学习其他折伞的兴趣。 教学准备:? 彩色纸、双面胶、美工刀、剪刀?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伞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用品,无论晴天、雨天,我们都要用到它。? 那你可知道,伞是谁发明的呢?? 课前,三维同学搜集了一个有关雨伞的发明故事,请他们来给我们讲一讲。(同学讲)? 4、就这样,伞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 【设计意图:伞是我们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但很多孩子并不知道伞是谁发明的,怎么发明的。一个鲁班发明伞的故事,让孩子们了解了历史,知道了伞的发明过程,感受古代劳动人的勤劳与智慧。(故事见附)】?? 二、制作第一种花伞? 1、今天这节课,咱们用纸来折小花伞吧!? 2、首先,我们一起来制作第一种小花伞。 3、需要的材料见大屏幕,给大家三分钟的时间准备一下材料。??? 4、在老师的带领下,折第一种小花伞。? (1)第一步:将纸对角线折。? (2)第二步:将纸对边折。? (3)第三步:将中间折痕用双面胶粘贴,一个部件完成。其他两个部件类似方法做。? (4)第四步:将三个部件用双面胶粘贴。伞面完成。? (5)第五步:做伞柄,与伞面粘贴。完成。? 【设计意图:学生对于手工的基本折法,都掌握了,所以有些步骤,不需要老师过多讲解。其中第一步,对边折可以借助尺子。第五步需要卷紧实一些。以前做纸花的时候,花柄也是这样的折法。由于这种纸伞的折法比较简单,所以孩子们一下子就折会了,这调动了他们更大的积极性,也让他们有更大的兴趣去学习下一种纸伞的折法。】?? 三、制作第二种花伞? 1、刚才,我们制作了一种比较普通的小花伞,接下去,我们制作一种看上起更洋气的花伞。? 2、需要的材料见大屏幕,也是三分钟的准备时间。???? 3、在老师的带领下,折第二种小花伞。? (1)第一步:对角对折,再对折。? (2)第二步:里面打开,成为正方形。? (3)第三步:选择其中一面,两边都往里面折。? (4)第四步:顶部往下折,并把中间鼓出来。? (5)第五步:将中间折痕用双面胶粘贴,一个部件完成。其他四个部件类似方法做。? 将五个部件用双面胶粘贴。伞面完成。? (6)第六步:做伞柄,与伞面粘贴。完成。? 【设计意图:在第一种纸伞折成功的基础上,再来学习第二种,孩子们兴致很高。第二种纸伞的折法也不难,只是需要的部件有五个,都是采用拼接的方法,将部件粘起来,形成一把小巧可爱的纸伞。】?? 四、小结? 1、今天这节课,我们制作了两种小花伞。? 2、其实,花伞还有更多的折法,如图,我们下次再来研究。?????? 课后反思:? 伞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很常见的物品,雨天晴天都会用到。各种花色好看、样子漂亮的伞吸引着人们的视线。但是,三年级的孩子对制作纸伞方法毕竟知之甚少,需要老师先激发孩子的积极性,再一步一步指引他们制作方法,最后做成两种不同的纸伞。? 本节综合实践课上的还是比较成功的,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学会两种不同伞的部件折法,通过自己的已有经验,制作伞柄并且拼接完成。学生在这节课上有所学,有所得,有所悟,还有所创意。孩子们的动手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当然,合作精神、实践精神、甚至环保意识,都在本堂课上有很多的体现。? 综合实践活动面向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每一个孩子发展的特殊需要。因此,在教学中,尽量不让每一个孩子掉队,发现问题,学生自己探究,一旦他们无法解决,我乐意地帮助他们。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只是起指导、引领的作用,不包揽学生的任何工作。? 附:《伞的发明故事》? 鲁班的爷爷是巧木匠,爸爸也是巧木匠。鲁班从小就跟着爸爸学,他很聪明,又很用心,学了几年,就会造房子了,还会造桥。大晴天,他想,太阳晒着真不好受,得做个东西遮一遮才好;下雨天,他又想,大雨淋着真受不了,得做个东西挡一挡才好。后来他想,要能做个东西,又能遮太阳又能挡雨,那才好呢。? 鲁班动起脑筋来了,他跟几个木匠一起在路边造了一个亭子,亭子的顶是尖尖的,四面用几根柱子撑住。接着,他们隔一段路造一个亭子,造了许多亭子。这样,走路的人就方便多了,雨来了,躲一躲;太阳晒得难受了,歇一歇,喘口气儿。? 鲁班给大家办了件好事,大家都很感激他。可是鲁班自已挺不满意,他想,要是雨下个不停,那该怎么办呢?人总不能老蹲在亭子里不走哇。还得再想办法!鲁班心想:要是能把亭子做得很小,让大家带在身上,该多好啊!可是得用什么法子才能把亭子做得轻轻巧巧呢??? 鲁班想了许多天,还是没有想出来。一天,天气热极了,他一边做工,一边抹汗。忽然看见许多小孩子扑通扑通跳到荷花塘里去玩水,过了一会儿,他们上岸来,一个孩子摘了一张荷叶,倒过来顶在小脑袋上。鲁班觉得挺好玩,就问他们:“你们头上顶着张荷叶干什么呀?”小孩子七嘴八舌地说了起来:“鲁班师傅.您瞧,太阳像个大火轮,我们头上顶着荷叶,就不怕晒了。”? 鲁班抓过一张荷叶来,仔细瞧了一瞧,荷叶圆圆的,上面有丝丝叶脉,朝头上一罩,又轻巧,又凉快。? 鲁班心里一下亮堂起来,他赶紧跑回家去,找了一根竹子,劈成许多细细的条条,照着荷叶的式样,扎了个架子;又找了一块羊皮,把它剪得圆圆的,蒙在竹架子上。“好啦,好啦!”他高兴得叫了起来,“这玩意儿挡雨遮太阳,轻轻巧巧。”? 鲁班的妻子听见他大呼小叫的,赶紧从屋里跑出来问他!“出了什么事了?”? 鲁班把刚做成的东西递给妻子,说:“你试试这玩意儿,以后大家出门去带着它,就不怕雨淋太阳晒了。”? 鲁班的妻子瞧了瞧,又想了想,说:“不错不错。不过,雨停了,太阳下山了,还拿着这么个玩意儿走路,可不方便了。要是能把它收起来,这才好呢.”? “对,对!”鲁班听了很高兴,就跟妻子一起动手,把这玩意儿改成可以活动的,用着它,就把它撑开;用不着,就把它收拢。后来,这玩意儿就是咱们今天都在用着——伞。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