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教学反思 -迷宫 全国通用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五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教学反思 -迷宫 全国通用

资源简介

迷宫
教学目标:?
⒈通过调查和交流,了解迷宫的基本结构和特点。?
⒉学会根据迷宫的特点设计简单的迷宫,并用图示表达想法。?
⒊通过交流,能对原有的设计进行修改使之更加合理,并选择合适的材料和工具按图制作。??
教学重点:?
学会根据迷宫的特点设计简单的迷宫,并用图示表达想法。??
教学难点:?
通过交流,能对原有的设计进行修改使之更加合理,并选择合适的材料和工具按图制作。?
教学过程:?
一、介绍迷宫游戏的来历?
⒈述:迷宫游戏是一种古老的智力游戏,传说它是受希腊·米诺斯王宫建筑设计的启发而制成的。迷宫游戏,有利于开发我们的智力,培养我们克服困难的精神。今天,我们就要学习设计制作一个“迷宫”。?⒉出示:实物制作“迷宫”。?⒊齐读课题:《迷宫》??
二、游戏比赛(1):?
⒈现在,老师这里就有一个迷宫游戏,Leo心爱的小狗不见了,谁,能帮他找一找?(看清楚“迷宫”的入口和出口)?
⒉比赛:(指名2个学生)?
完成的时间与走的通道有关系吗?(最快通道,所花时间最短)??
三、游戏比赛(2):?
⒈这是一个同学在自己的电脑里设计的一个迷宫图,谁,能第一眼,看到“入口、出口和最快通道??
⒉指名游戏。?
3.观察:?
是唯一的通道吗?(唯一通道)??
了解迷宫的基本结构和特点,并根据迷宫的特点,用图示设计简单的迷宫:?
⒈通过游戏,我们同学已经知道了迷宫设计,可以是一条通道,也可以是若干条通道;也知道了除通道外,迷宫还有一个——,一个——和多条——?
板书:一个入口?????????
一个出口???????????
通道?????????
多条?
迷道?
①?质疑:同样位置的“入口和出口”,同一条通道,只有一种迷道设计方案吗???????
②?实物投影出示:同样位置的“入口和出口”,同一条通道,3种迷道设计方案。
③?迷道的多样性,你还能想出哪几种?(隐蔽、多层、旋转)??
板书:多样?板书:跳出思维定势?过渡:?
理清了思路,我们设计起迷宫就容易了,请大家看书上有一个迷宫图,并讲述了“制作迷宫的方法”,谁,能来读一读??
④?指名读。?
⑴先在方格内确定一条从入口高出口的通道,并在通道内画上前进符号,在通道方格边画隔离栏。?
⑵在剩余方格部分添画障碍栏,形成迷道,并注意与通道相连接。?
⑶去掉部分通道边的隔离栏,增加游戏的难度。
?⑷精确测量隔离栏、障碍栏的长度。?
⑸切割木条并打磨,用双面胶在底板上固定。?再一次观察“老师的迷宫图”,突破难点:?
●设计迷宫图时,怎样区分通道和迷道(通道上有前进符号,迷道用阴影表示)?
●通道和迷道之间用什么隔离?(隔离栏—用粗线条勾画,制作时用木条隔离)?
●通道进入迷道,用什么方法进入?(去掉部分——隔离栏)?
●一个迷道,有一个口,还是2个口?为什么??
●迷宫四周,除了哪2个部位,都要添上“隔离栏”??
●怎样让迷道的难度“升级”?(隐藏在暗盒??多层??光线变暗??掉入悬崖)?
五、个人或小组合作,在图纸上设计“迷宫”。??
六、制作“迷宫”。?
七、实物投影上介绍自己小组设计的“迷宫”。??
利用废弃材料(如:瓦楞纸板、纸盒),形成更有趣的迷宫。
《迷宫》教学反思?
课堂教学中的提问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好的提问”是高效率教学的一个重要特征。为使提问取得最好的效果,教学设计中提出的问题必须与教学目标、学生的需要相适应。提问效果的好坏取决于问题是否与学习者的特点和学习内容相适应。?
五年级劳动技术学科《迷宫》一课,就是通过层层提问来完成“简单迷宫玩具的设计与制作”的一个课例,学生在“提问的递进”中学会运用系统的观点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一、提问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教学设计的第一环节是通过两个“走迷宫游戏”的比赛——谁走出的迷宫时间最短?提出聚合性问题:⑴迷宫有几个入口?几个出口?几条通道?几条迷道?⑵选择哪条通道最快?通道与迷道的关系是什么?以此了解迷宫的基本结构。了解了迷宫的基本结构,学生设计起迷宫就顺理成章,学习动机也就被激发了出来。?
二、提问与学生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提问能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借助小组合作形式,以自学、互帮、释疑、反思等基本环节,增强学生互动,实现学生主动探究知识,发展学生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在本次课例中,我抓住“如何制作迷宫”的五个提示:①先在方格内确定一条从入口到出口的通道,并在通道内画上前进符号,在通道方格边画隔离栏。②在剩余方格部分添画障碍栏,形成迷道,并注意与通道相连接。③去掉部分通道边的隔离栏,增加游戏的难度。④精确测量隔离栏、障碍栏长度。⑤切割木条并打磨,用双面胶在底板上固定。以此突破本课难点。通道和迷道为什么要连接?用什么来连接?用“去掉部分通道边的隔离栏”来连接通道和迷道,只有一种方法吗?通过让学生观察实例,数一数,比较不同的方法得出“迷道不仅可多条还可以是多样。”一个入口,一个出口,就有好几种方案。任意的入口和出口,那就有上百种的方案。此时,课堂气氛一下子由发散性问题带来了活跃,学生学习兴趣被激发了出来,体现在“设计迷宫”的方案各种各样——有掉入悬崖型,有纵横交错型,有重复走道型,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有效教学的“教学”,指教师引起、维持和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和策略。教师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教学在学生“想学,愿学,乐学”的心理基础上展开。通过层层深入的提问,学生更明确了教学目标,知道“学什么”,“学到什么程度”。?
有效教学的“教学”,是有生成的课,有师生之间真实的情感、智慧、思维能力的投入,整个教学过程中有资源的生成,又有过程的生成。?
三、提问与学生差异、因材施教原则:?
提问让学习任务随学生差异自然分化,引导学生针对自己存在的问题进行学习,“顺势为学”是从学生实际出发,创造条件使学生主体性更好地发挥出来,学生能做的一定让他自己做,不会做的要指导他做。?
“释疑”是用提问来引导的。如:教学环节中第四环节——了解迷宫的基本结构和特点,并根据迷宫的特点,用图示设计简单的迷宫。我还是利用了以下层层深入的提问:
①在剩余方格部分添画障碍栏,形成迷道,并注意与通道相连接。迷道与通道不连接可以吗?用什么连接?学生通过观察黑板上的图例,得出用“去掉部分通道边的隔离栏”的方法。再请学生指一指去掉了哪几根?得出去掉几根就是设计了几处迷道。
②仅仅只有一种去掉的方法吗?再出示相同入口和出口的另外几种迷道设计,让学生得出迷道不仅是多条的而且是多样的。
③你还能利用一些废弃的材料添加背景和障碍,形成更有趣的迷道吗?(如:雨蓬、暗盒)学生的差异使答案层现多样化,各个层面的学生都有所提升。??
四、提问与认知风格、教学策略的关系:?
学生认知风格的类型特征是混合的,教师只有根据观察分析提出假设和尝试,才能进一步验证探索。如本课中,“同一入口和出口的不同迷宫设计”的演示案例,通过系列提问,帮助分析加工型、图象表征型的学生获得信息;而对于整体加工型学生,教学设计则用“走迷宫游戏比赛”得出“迷宫的基本结构”?,并“根据迷宫的基本结构,用图示设计简单的迷宫”。另外,利用演示法呈现相同入口和出口的几种迷宫图设计,也帮助了班中的困难学生减少了信息负荷,更快掌握教学重点、难点。?
改变教学观,把重点放在如何解决可能出现或已经出现的课堂教学问题上,调整教学策略,保证教学目标的明确性,就能找到更合理更巧妙的教学方法,就能使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感情与知识得到双向互动与激励。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