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设想与选择》教学设计说明 一.教材分析? 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的开展,来探讨设计的基本过程,使学生进一步了解,设计的前提要有需求,需求会产生多种设想,而有了多种设想才会作合理的选择,包括材料、造型、功能的选择及加工工具的选择等。这些内容将在后面各单元里反复出现,使学生在学习实践中加以运用并提升能力。? 二.学生分析? 该年段的学生在以往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剪刀、美工刀等工具的使用方法;初步学会看图识图,以及按图操作;初步学会用简单的设计草图表达自己的想法等。学生的自制力较低年级有了提高,自我表现的欲望增强,班级中有几位同学想像力丰富,能举一反三,作品的完成常常带给我惊喜,在班级中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但是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参差不齐,个别学生遇到挫折,缺乏耐心,容易泄气。 ?三.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讨论、比较相架的结构与功能,知道多样化的相架是为了满足人们不同的需求,从而培养根据需求合理选择的意识。? 2.?通过对相架结构功能的认识,设计并制作一个卡纸相架,培养选择合适的工具、材料,完成制作任务的能力。? 3.?在制作过程中,学会倾听、通过交流进行反思,并加以改进设计,培养环保、创新精神,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课的重点:相架的设计与制作;难点:选择适合的废旧材料设计并制作相架。? 四.教学安排? 为了降低难度,便于学生掌握。我把教学内容安排为两教时:第一教时,相架的设计制作;第二教时,相架的支撑方式。? 本课的教学设计以第一教时相架的设计制作为主要内容。 设计思路: 从学生熟悉的生活需要入手,合理选择身边的废弃材料设计并自制一个相架。贯穿整个教学过程采取任务驱动模式,同时设计三个活动并围绕这个任务的实现。? 教学设计与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需求。? 首先布置任务:要求学生“比一比,赛一赛”,合理利用废旧材料制作一个美观实用的相架,选出优秀作品参加学校举办的科技节活动。通过这个要求,使学生知道不同的需求,需要进行不同的选择;经过了解知道各种各样相架的产生,是为了满足消费者不同的需求,从而引出本课的主题。? 观察结构,设计制作? 活动一:观察结构,创新设计? 由于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接触相框的机会不多,运用多媒体,展示各种相架,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相架的基本结构、功能等。学生通过对不同材质,不同功能的认识、了解选择的多样性,活跃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有了自己创作的冲动。? 学生可能不是很清楚选择何种材料设计制作更合适,为此,我和学生在课前共同收集了各种废旧材料如:各种布料、饮料瓶、易拉罐、包装盒、纽扣、画报等,并建立了小小材料站。他们可以自行选取便于加工的合适的材料进行相框的设计。材料站的设置,大大拓宽了学生的选材领域,给学生充分地自由与想象的空间,由于每个人的视角、兴趣、能力、已有的知识经验存在差异,设想的结果也不同,给学生提供了较丰富的想象空间。? 通过引导学生从材料选用、形状设计、功能拓展等方面去进行设计,降低了难度。学生在设计时更有针对性,然后让学生交流各自的设计图,要求结合同学的建议和自己的反思对各自的图纸进行改进,培养学生仔细观察,深入分析,群策群力,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二:变废为宝,巧手制作? 本活动要求学生按照自己设计的图纸,选择合适的工具和材料进行制作。为了方便学生制作,我事先准备了各种形状的像框模版:椭圆形、正方形、长方形和菱形等形状,让学生自由选择。如果不喜欢老师准备的模板,可以自行设计。此外,还包括各种废旧材料的选用等,鼓励学生合理利用,养成环保的意识,培养创新精神。? 教师在学生制作过程中及时发现典型问题并交由大家讨论解决。这种学生间的互相帮助,解决问题的方式更受大家欢迎,不仅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有利于学生尊重他人发言,欣赏他人创意,养成倾听的好习惯。? 活动三:奇思妙想,自主选择? 本活动要求学生观察并讨论相片的固定方法,并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操作。由于学生对相框接触较少,教师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展示一些范作,帮助学生开拓思路、期待学生有更好的创意。学生选择的相框制作材料不同,固定的方法也会不同,这里的设想与选择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与发挥的空间。完成后,让一些有创意的同学上台示范介绍,为大家提供参考。? (三)展示评价,创新拓展? 最后的教学环节,教师选择一些优秀作品加以展示,请学生互相点评,以激发学生进一步的创作欲望,开拓创新思路。在课后拓展任务中,要求学有余力的学生尝试利用废旧材料设计并制作多功能相架,在一段时间后将学生的优秀作品收集起来进行集中展示。? 三个活动围绕着设想与选择,层层递进重点体现,通过活动,使学生进一步知道完成任务要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最合适的一种。在这些活动的实施过程中,我利用了作品展示台,材料站的设立,多媒体的辅助教学,小组合作交流等方法,让学生完成各自的设计与制作。小组成员的座位也做了精心安排,由一位领悟力及动手能力强的学生,配一位较强的,带两位较弱的成为一组,这样学生在合作交流中相互启迪,帮助,促使多种见解、观点产生,不断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在合作交流中实现“互补”。同时,鼓励竞争看哪组学生合作最好,作品最新颖、有特色,以此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相框的结构并不复杂,但可以衍生出多种变化,这就需要学生有丰富的想像力,并且能把设想形成方案,最终呈现出作品。劳技教学的实质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工具制作一个作品,更要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个性获得自主地发展,让学生在创造性地实践活动中感受到想象美、创造美。通过课堂教学,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学会了对废旧材料的改造再利用,养成学生保护环境,勤俭节约的美德。同时,也为下节课支架的制作做了铺垫。? 六.作业设计? 1.相架方案设计与交流。? 卡纸相架设计方案? 1.?我想放()张照片。? 2.?我选择()材料做相框,()做装饰。? 3.?相框和底板的连接方法()。? 4.?相片固定的方法()。? 相架设计图:?????????????? 设计人:? ?相架作品展示? 教学资源? ?各种相架图片? 2.?卡纸相架范作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