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编织成型——中国结 全国通用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六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编织成型——中国结 全国通用

资源简介

编织成型——中国结
[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设计的内容包括四个方面:一是中国结的相关知识;二是编结方法和技巧的学习;三是实践工作室中的两个范例;四是学习成果交流与评价。??
本节设计要突出的重点:学会分析中国结基本结的结形、特点及用途。识读中国结的操作流程图,正确编织同心结、纽扣结和盘长结。??
本节设计的突破点:正确分析编织时绳带的路线走向。掌握整修中国结造型的技巧。?通过课前收集资料、学生交流、汇总、概括资料,使学生获取中国结的许多信息,知道中国结的历史渊源与内涵寓意、造型特点与种类,了解制作中国结的工具和材料等,从而使学生对中国结有感性认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从结形、特点、用途等方面对常用的基本结进行分析把握,增加对中国结的理性认识。?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识读操作步骤图,指导学生将静态的画面转换为动态的图像,掌握技术学习的方法,形成技术思维。??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知道中国结的概念,了解中国结的起源与发展;掌握中国结的特点与寓意。?
2、了解材料的相关知识,能按需取材。?
3、?识读中国结的编结符号图及操作步骤图;知道中国结的编结技法,掌握编结技巧,正确编织同心结、纽扣结与盘长结。?
4、初步学会分析基本结的结形与特点,知道其作用及用途;掌握组合结的组合方法。?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识读操作步骤图及分析、表达,结合对文字说明的理解,能正确编织中国结作品。?
2、在实践操作过程中,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及时进行技术交流与探讨。??
情感与态度:?
?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审美能力,激发传承传统民族艺术的愿望。??
2、?通过合作学习,形成协作互助精神。??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学会分析中国结基本结形的特点及用途。?
2、识读中国结的操作步骤图,正确编织同心结、纽扣结和盘长结。?
难点:?
能正确分析编织时绳带的路线走向。?
2、掌握整修中国结造型的技巧。??
三、教具、学具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教学范例;教学工具与材料。??
学具:剪刀、绳带、泡沫板、珠针、镊子、打火机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欣赏中国结作品,激发学习兴趣。?
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各种中国结作品,引导学生欣赏中国结,体验中国结古朴、典雅、富于线条美和造型美的艺术魅力,带领学生走入中国结的艺术大门。?
(二)、合作探究?
1、收集、交流与处理资料?
课前指导学生通过不同途径收集中国结的相关资料;组织学生交流信息,分析及加工处理信息。?
(1)了解中国结的相关知识?内容:?
a.介绍中国结的历史起源和发展。?
b.中国结的特点与寓意。通过多媒体欣赏分析中国结的特点;分析中国结的组成与成型;知道它的寓意,理解中国结名字的原由。?
中国结的特点与寓意?
中国结始于上古,兴于唐末、盛于明清,其魅力在于以结传情,以结寓意,结结相连,如意吉祥。中国结以绳线为材料,经过巧妙编织,构成上下一致、左右对称,正反相同、首尾相接的小巧玲珑的织物。每一个中国结从头到尾都是用一根丝线编结而成;不同的结饰互相结合在一起,或用其它具有吉祥图案的饰物搭配组合,就形成了造型独特、绚丽多彩、寓意深刻、内涵丰富的中国传统吉祥装饰物品——中国结。中国结是古代人心灵手巧的表现,?根据形、意而命名,寓意平安吉祥。?
c.中国结可分为基本结和组合(变化)结。介绍常用的基本结,介绍和分析信息库中基本结的结形、特点与主要用途;介绍组合(变化)结和挂件。??
d.介绍制作中国结的工具和材料。??
(三)、操作指导?
1、运用实物投影仪介绍工具的名称及其使用方法;了解材料的相关知识及运用方法。编结的方法与技巧。?
内容:?
(1)中国结的编结步骤:筹、编、整(抽)、饰、定型等。?
中国结编结五步骤:筹、编、整(抽)、修、饰。?筹——周全的筹备是最有效
的工作方法。?
编——形成结体结构的过程,即穿、绕、挑、压。编结有两种编结方式:徒手式编结,平摆式编结。?
抽——抽即调整。穿绕完毕,检查核对是否有错误地方。结体编好会有多余的剩线,呈松散状,需要进行抽的步骤把多余剩线抽到尾端,整个结体才会显现。?
(2)编结技法:压、结、穿、绕、缠、编、抽等多种工艺技法循环有序地变化编结。?
(3)运用实物投影仪简单演示各个编结技法,加强学生对技法的理解。?
2、技能学习
(一)范例A?
师生看图共同分析挂件的组成:同心结(起始结)、盘长结(主体结)、同心结(终止结)、配件、穗子等。?(
1)?编制同心结?
1)?首先复习同心结名字由来与寓意;然后分析它的结形、特点及用途,使学生对同心结有感性认识。?
2)?编制:在识读操作步骤图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先找出前图中所操作的部分,再通过图文结合用语言表述出当前图所要求操作的内容,使静态操作图在脑中转化为动态的图像。提醒和督促学生每完成一步查一查绳带相交部位的前后位置关系。?
3)?整形:收紧绳带,结成型后先对照结形特点查一查。指导学生调整同心结在绳带上的位置。通过抽动绳耳与结体连接的绳带,找到整形的起点,然后沿绳带的路线逐步抽绳调整,最终使同心结达到理想的位置。??
(2)?编制纽扣结?
1)?分析纽扣结的结形、特点及用途。?
2)?观察分析、纽扣结的操作步骤图,找出每一幅图中前一步所操作过的部位,然后根据符号理解本图所要操作的内容,尤其要弄清绳带穿编的区域位置,严格执行查一查的要求,以确保编结的正确。?
3)?技能操作练习:编制纽扣结,调整纽扣结在绳带中的位置。?
3.?复习盘长结,学习跟线技术。?
(3)?编制盘长结?
1)?盘长结名称的由来及其寓意。?
2)?观赏展示作品,分析盘长结的造型特点及其多种表现形式(回盘长结、复翼盘长结等)。?
?3)?技法指导:?
a.?分析最后一幅步骤图,使学生知道绳带横向、竖向各穿编2个来回,明确整个绳带所走的路程。?
b.?绳带的每一次弯折应作到平行、不扭转;固定绳带前要绷紧绳带。?
c.可要求学生控制编结时的大小,初学时可规定每一个回转弯折处的长度,??
以便学生控制结形,减少编制后整形时的困难。?
d.?引导学生分析掌握每一个步骤图中绳带编织的规律,以便正确操作。?
e.?编制完后,先查线路后整形。整形由起始处或终结处向另一端逐步抽拉调整,可借助镊子等辅助工具,直至结形对称、中心菱形结体紧密平整。?
4)通过观看录相了解挂件连接的方法以及抽穗、接穗的方法。根据自己的需求
与设计,采取适合的方法,制作完整的挂件。?
3、?技能学习(二)范例B??
(1)?欣赏与分析?
比较范例A、B,说说它们的异同,明确所要学习的内容。??
(2)组织学生通过分组讨论议一议装饰绳线的加入方法。通过探究、交流与实践,使学生初步掌握跟线的技巧。???
五、课堂小结?
1、适当评价。?
(1)在实践操作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总结编结技巧。?如调整标准:?
a、结体的松紧度要平均,四边必须等宽才能对称,以尺测量即可。??
b、每个回转线的距离相等,横直对称,每个结缝间隙就会整齐,可用钩针尾端调整。??
c、正面的结缝要与背面的结缝对齐,将结体对着光看,可从结缝看到光线。??
(2)组织学生将作品固定在一块展板上展示、评价与交流。通过自评、互评和点评,对作品进行分析;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改进方法,以便完善作品。??
2、检查工具等整理情况,注重学生良好卫生习惯的养成。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