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废弃材料小制作 全国通用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废弃材料小制作 全国通用

资源简介

废弃材料小制作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把废旧材料动手制作成可利用的资源,学会剪裁、粘贴等基本的操作。?
2、过程与方法:在动手制作的过程中,清楚自己制作的各个步骤,能够把自己作品制作的方法、特色、用途在同学面前清楚的用语言表达出来。?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废弃材料小制作的活动,让学生体验创作成功的喜悦,体会废旧材料的利用价值,在变废为宝的过程中提高孩子们的环保意识。?
2)初步认识生活中废弃材料的财富,在今后的生活中善于动手把不用的物品制作成有价值的资源。?
3)通过手工制作来提高学生的动手和审美能力,一起感受创作作品的美,对同学的作品能够做出简单的评价。
?二、学情分析:?
九年义务教育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提出:3-6年级学生在劳动与技术教育方面“提倡用可感而形象的技术作品来引导、来组织学生的劳动与技术学习活动。技术作品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可以是一个模型、一件工艺品,通过作品的制作,学生可以获得材料认识、工具运用、操作要领、技术原理等方面的知识与技能,还可以通过作品引导学生开展设计、评价以及作品交流等活动”。结合日常生活中许多被废弃的材料还有利用价值的实际,指导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三、?重点难点:?
1、?重点:学会利用废弃材料制作出有生活价值的小制作。?
2、?难点:能准确大方地与同学交流并展示自己的小制作,说出自己独到的见解;锻炼口语能力,感受生活中的美。?
四、教学过程:
情境创设法、任务驱动法、作品制作法、自主探究法、互评法?
课前活动准备:冰棍棒、剪刀、彩色卡纸、胶水、双面胶、丙烯、图片。把学生分成个组,每组四个同学。?
第一阶段:
导入,激发学生对本课教学内容的学习兴趣。?
问:同学们,我们在每天的生活中都会扔掉一些觉得没有用的东西,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垃圾、废弃物品。那么,这些被扔掉的东西是不是真的都没有用处了呢??
其实,生活中我们通常认为是垃圾、废弃的东西,我们是可以开动一下聪明的脑筋、动动灵巧的双手,然后就可以制做成一些别样的、可爱的小物品,既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了一些乐趣和方便,又节约了资源,减少了垃圾,真是一举多得的。?
3、问:同学们,谁能说一说我们的生活中究竟有哪些废弃的材料呢??
答:一次性物品(纸杯、纸碟、纸碗、桌布等)、塑料瓶(水瓶、饮料瓶)、?报纸、易拉罐、吸管、冰棍棒???
4、带领学生一起欣赏用废弃材料制作成的小制作图片。?
5、教师展示自己的创作作品,简单讲解制作过程及制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6、部分同学已经受到启发,分组讨论、提问:你们组要制作哪个作品??
二、第二阶段:学生制作作品阶段,教师进行指导?
下面我们就以组为单位,或是两个同学一起合作,用你灵巧的双手制作作品。?
三、第三阶段:展示和介绍评比阶段:看一看、说一说、评一评?
1、展示作品。?
教师:同学们,看着你们五花八门的作品,老师真高兴!现在,请你们把做好的作品摆在桌子上,由各组组长介绍一下你们的制作创意,然后,我们大家比一比,看看哪组的作品不但做得好,说得也最好??
2、学生介绍作品。自荐或者小组推荐或者老师指明选一部分同学介绍作品。?
?作品介绍:我们组制作的作品名称是(??),是用(废弃的冰棍棒)做的,它的用处是(???),它的优点是(????),制作方法是这样的:先(????),然后(????),然后(????),最后(?????)。?
评出“优秀作品”:以投票的方式评出优秀作品组,每人奖励皇冠帽一顶。?
四、拓展延伸?
1、同学们,你们都是心灵手巧的“能工巧匠”。?
2、课后,老师希望你们在今后的生活中要多观察,并注意收集生活中的废旧材料及物品,看谁能够发现更多的“变废为宝”。?
五、课后反思:
学生的思维比较活跃,喜欢直观的教具以及图片等,对新鲜事物有极强的好奇心,希望得到别人的赞赏和鼓励。学生喜欢通过“动手”活动进行学习,喜欢约束较少的学习环境。但学生整体缺少独立思考的能力,自控能力比较差,在今后的课堂上还需多收集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外知识,并多以教师的自制作品导入新课,提出问题,以此引导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作欲望。分组协作,互相交流,在交流中学会制作方法,在创作中体验成功的喜悦。这节制作课,我觉得设计得还算合理,即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又教育孩子从小树立环保意识,让孩子们知道经过他们的双手,一些废品也可以变成宝贝,从而让他们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增加了他们的自信心。但是也有许多不足之处,要努力改正,向有经验的老师学习,使自己的业务水平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