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撇 教学目标 掌握撇的写法;练习写撇时起笔、行笔和收笔的运笔方法。培养学生的书写兴趣,提高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观察撇画的形态方法和分析撇写法的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书写撇时左侧出锋的笔法。 教学用具:干净的毛笔一支,清水一杯,墨汁一瓶,米字格练习簿。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课程导入 我们前面学习了横和竖的写法,横为左右伸展的笔画,竖为上下伸展的笔画,那么今天我们来学习撇的写法,看一看撇画有什么特点,板书课题《撇》。 二、探究新知 (一)介绍笔画。 本节课我们学习撇的写法。撇是向左下伸展的笔画,是楷书的基本笔画之一。 (二)观察笔画的形态。 1、我来读帖:打开课本P18,观察《九成宫醴泉铭》原碑帖中“太”的形态,注意撇的写法。发现撇的起笔与悬针竖画相似,中间部分粗细较为均匀,末端较尖。撇画大多斜而长,有一定的弯曲。 2、说一说我的发现,并相互交流。 (三)讲解示范。 1、我来分析:出示米字格,请几位同学说一说“太”字撇从哪儿起笔,怎样行笔,哪儿收笔,怎样收笔? 2、观察(见右图): a、自左上角逆锋起笔 b、折笔后向右下顿笔 c、转笔蓄势向下中锋行笔后再向左下方写弧状的撇, 力至笔端。 3、教师示范:示范“太”这的写法,提醒学生注意观 察撇的位置,以及起笔、行笔和收笔的运笔方法,帮助学生巩固用笔,了解字形的特点。 三、书写实践(我来临摹) 1、指导学生打开课本P19,先观察课本中“太”“石”“尤”三个例字中撇的形态,再分析它们的写法,然后再尝试描红。在描红过程中指导学生发现撇的形态的不同之处。 2、强调学生在书写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3、指导学生在课本P20中描红,双钩填墨,临写例字,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在课本P64继续临摹练习。 四、展示评价(我来评价) 1、引导学生自评与互评。 自评时引导学生说出是否掌握撇的写法,从哪儿起笔,怎样行笔,怎样收笔等,描红是否完全盖住红色,双钩填墨昌否填满等。 互评时说说谁书写得好,用具保护得好,书写姿势和执笔姿势正确等。 2、教师点评。 展示几幅学生作品,教师加以点评指导。 五、知识拓展 1、请同学们在《九成宫醴泉铭》原碑帖中寻找一下,哪些字有撇,这些撇都有哪些特点?选择出自己认为写得最好字形的例字,并和同学们分享自己的发现。 2、在生活中发现撇,并将自己的发现与同学们交流分享。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