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少版四年级上册书法 学习与运用(二) 课件(28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苏少版四年级上册书法 学习与运用(二) 课件(28张PPT)

资源简介

何谓“书法”
书法,从广义讲就是汉字的书写法则。换
言之,书法是指按照汉字特点及其含义,以其
书体笔法、结构和章法写字,使之成为富有美
感的艺术作品。
何谓“书体”
书体是由于汉字的出现,随着字体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最后从汉字中分离出来,独立成义并逐渐丰富的,具有各自独特面目和独特风格的汉 字书写体系。
早期书体即指字体,如篆书、隶书、草书、楷书、行书等。
隋唐以后,书体的意义又扩展到书法艺术的风格上,如唐之欧体、颜体、柳体。
篆书
篆书是大篆、小篆的统称。
大篆指甲骨文、金文、籀文、六国文字,它们保存着古代象形文字的明显特点。小篆也称“秦篆”,是秦国的通用文字,大篆的简化字体,其特点是点画单纯,匀称齐整。在汉文字发展史上,它是大篆由隶、楷之间的过渡。
石鼓文是我国最早的石刻文字,集大篆之成,开小篆之先河。
字形方正大方,横竖折笔之处,圆中寓方,古茂雄秀。
石鼓文
隶书
隶书,又称汉隶,是汉字中常见的一种庄重字体。书写效果略微宽扁,横画长而竖画短,讲究“蚕头燕尾”、“一波三折”。
隶书起源于秦朝,由程邈整理而成,在东汉时期达到顶峰,书法界有“汉隶唐楷”之称。
《曹全碑》
曹全碑是东汉时期
重要的碑刻,是汉代
隶书的代表作。
风格秀逸多姿,结
体匀称,为历代书家
推崇备至。
草书
草书,是为书写便捷而产生的一种书体。
《说文解字》中说:“汉兴有草书”。
其特点是:存字之梗概,损隶之规矩,
纵逸奔放,赴速急就,因草创之意,谓之
草书。
王羲之的草书在
用笔和结构的变
化上,都达到了
极致。
用笔以方折为主,
斩钉截铁,干净
简捷,从容不迫。
楷书
楷书,又称正楷、正书或真书,是汉字书法中常见的一种字体。
其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故名楷书。
《黄庭经》
书圣王羲之的楷书法帖,法度严谨,秀美开朗。
行书
行书在楷书的基础上产生,是介于楷书、
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是为了弥补楷书的书写速度太慢和草书的难于辨认而产生。
“行”是“行走”的意思,因此它不像
草书那样奔放,也不像楷书那样端正。实质上它是楷书的草化或草书的楷化。楷法多余
草法的叫“行楷”,草法多余楷法的叫“行草”。
姨母帖
字体端庄
凝重,笔锋圆
浑遒劲,保留
隶书痕迹较重,
是王羲之早期
的作品。
书法的三大要素
笔法:字的“零件”。也指用笔的方法。
结构:“零件”的安装造型。结构又称结字、 结体或间架。
章法:字的通篇布局,是布置字与字、行与行之间位置关系的方法。
书法的章法
书法作品的款式:
中堂、条幅、条屏、
横幅、长卷、扇面等
书法作品的构成:
(1)正文
(2)落款
(3)钤印
条幅
中堂
横幅
长卷
扇面
师生示范
读帖:就是仔细观察字帖,分析笔法、结构、章法。就是观察字的点画长短、粗细;运笔的轻重、快慢;字的结构疏密、参差;行与行之间的斜正、疏密等,谓之“心摹”
学习书法的 方法
学习书法的 方法
临摹:是指从笔法笔法、结字、章法等方面对书法范本的学习和模仿。谓“手追”。
摹:用透明的纸覆盖在字帖上摹写。易得结构。
临:对照字帖中字的样子仿写。易得笔意。有对临、背临、意临、空临等多种。
关于临帖:1、像(与原帖)
2、坚持(携一贴而走天下)

谢谢指导!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